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711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括车体,车体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并且车体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车轮,并且驾驶室的右侧连接有拖斗承载板,拖斗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配重块,并且拖斗承载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架,第一限位架的左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限位架。并且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中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竖立液压伸缩杆,并且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总缸,第一平行板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摊平耙。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整摊平耙对混凝土堆进行来回的第一步的摊平,并通过横向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运动让摊平刮板在混凝土面上进行第二次摊平。

High Efficiency Concrete Level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fficient concrete flattening device for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which comprises a car body, a cab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car body, a plurality of wheels under the car body, a trailer bearing plate connected to the right side of the cab, a counterweight block fixed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railer bearing plate, and a first limit bracket fixed and weld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trailer bearing plate. The left side of the positioning frame is fixed and welded with a second positioning frame. The movable sleeve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limit fram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parallel plate and the second parallel plate. The lower surfaces of the first parallel plate and the second parallel plate are fixed and welded with vertical hydraulic expansion rods. A hydraulic main cylind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parallel plate and the second parallel plate, and a spreading rake is fixed on the front and lower surfaces of the first parallel plate. The invention levels the concrete stack in the first step by adjusting the leveling rake, and levels the leveling scraper on the concrete surface for the second time through the expansion movement of the transverse hydraulic expansion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装置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发展,私家轿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并且随着物流业的发展迅猛,货车的数量也越来越多,这样就给高速公路在一定从程度上增加了较大的负担,许多高速公路的路面由于车辆的碾压而破损,这些破损的路表需要使用混凝土进行修补。然而现有的摊平主要是通过多个人工手持铁锹等工具将运输过来的混凝土进行耙平,这样效率非常的低下,并且人工摊平路面的平整度也难以控制,一些摊平装置的结构设计也很复杂,重量很重,容易给路面造成二次损坏,而且摊平效率低,平整度控制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并且车体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车轮,并且驾驶室的右侧连接有拖斗承载板,拖斗承载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配重块,并且拖斗承载板的上表面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架,第一限位架的左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限位架,并且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中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竖立液压伸缩杆,并且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之间设置有液压总缸,液压总缸的下表面与拖斗承载板上表面固定安装,第一平行板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摊平耙,并且摊平耙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多个耙齿,第二平行板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行程架,并且行程架的内壁固定焊接有横向液压伸缩杆,横向液压伸缩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活动平板,活动平板的下方固定焊接有摊平刮板,并且活动平板的前后侧固定焊接有多根连接杆,行程架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行程槽,并且行程槽中滚动卡设有滑动轮,滑动轮与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拖斗承载板的上表面左侧固定焊接有平行架,并且平行架的前侧下方固定焊接有多根弹性伸缩柱,并且弹性伸缩柱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有摊平辊。优选的,上述方案中,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并且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的前后两端的竖直柱分别穿插于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表面的矩形通孔中。优选的,上述方案中,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下方的竖立液压伸缩杆以及横向液压伸缩杆的右侧均连接有液压管,并且液压管一端与液压总缸连通。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滑动轮包括内圈和外圈,并且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有多个轴珠,内圈内壁与连接杆的一端表面固定焊接。优选的,上述方案中,弹性伸缩柱由上套柱和下套柱相互套合组成,并且上套柱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与下套柱上端固定焊接。优选的,上述方案中,弹性伸缩柱设置有一组共两个,并且摊平辊可转动设置于两个弹性伸缩柱之间。优选的,上述方案中,连接杆设置有两组共四个,并且四个连接杆关于活动平板的中轴线中心对称。优选的,上述方案中,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下方的竖立液压伸缩杆均固定设置于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下方的正中位置。优选的,上述方案中,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之间相互平行,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之间相互平行。优选的,上述方案中,横向液压伸缩杆设置于行程架内部的居中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调整摊平耙对混凝土堆进行来回的第一步的摊平,第一步摊平只需要将混凝土大致摊平于需要填充的区域,通过横向液压伸缩杆的伸缩运动让摊平刮板在混凝土面上进行第二次摊平,通过摊平辊在第二次摊平的混凝土表面上进行来回的压实滚动,使混凝土表面更为平整充实,使效率得到显著提升。2、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的表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并且第一限位架和第二限位架的前后两端的竖直柱分别穿插于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表面的矩形通孔中,这便于第一平行板和第二平行板能够进行高度的调整,使摊平耙能够对不同高度的混凝土堆进行来回拨动。3、弹性伸缩柱由上套柱和下套柱相互套合组成,并且上套柱内部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下端与下套柱上端固定焊接,能够使摊平辊在混凝土表面进行弹性滚动压平。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C方向侧视图;图3为图2中D方向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正视平面图;图5为图2中A处区域放大图;图6位图3中B处区域放大图。主要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2-驾驶室,3-车轮,4-拖斗承载板,5-配重块,6-第一限位架,7-第二限位架,8-第一平行板,9-第二平行板,10-竖立液压伸缩杆,11-液压总缸,12-摊平耙,13-行程架,14-横向液压伸缩杆,15-活动平板,16-行程槽,17-摊平刮板,18-滑动轮,19-连接杆,20-弹性伸缩柱,21-摊平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若本申请中出现使用“第一”-“第二”等术语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由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区分一个元件和另一个元件。因此,下文所讨论的“第一”元件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而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教导。应当理解的是,若提及一元件“连接”或者“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其可以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地,当提及一元件“直接地连接”或“直接地联接”到另一元件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在本申请中出现的各种术语仅仅用于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出,否则单数形式意图也包括复数形式。请参考图1-6,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2,并且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车轮3,并且驾驶室2的右侧连接有拖斗承载板4,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配重块5,并且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架6,第一限位架6的左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限位架7,并且第一限位架6和第二限位架7中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竖立液压伸缩杆10,并且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之间设置有液压总缸11,液压总缸11的下表面与拖斗承载板4上表面固定安装,第一平行板8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摊平耙12,并且摊平耙1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多个耙齿,第二平行板9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行程架13,并且行程架13的内壁固定焊接有横向液压伸缩杆14,横向液压伸缩杆1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活动平板15,活动平板15的下方固定焊接有摊平刮板17,并且活动平板15的前后侧固定焊接有多根连接杆19,行程架1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行程槽16,并且行程槽16中滚动卡设有滑动轮18,滑动轮18与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拖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2),并且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车轮(3),并且所述驾驶室(2)的右侧连接有拖斗承载板(4),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配重块(5),并且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架(6),所述第一限位架(6)的左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限位架(7),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架(6)和所述第二限位架(7)中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所述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竖立液压伸缩杆(10),并且所述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之间设置有液压总缸(11),所述液压总缸(11)的下表面与所述拖斗承载板(4)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平行板(8)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摊平耙(12),并且所述摊平耙(1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多个耙齿,所述第二平行板(9)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行程架(13),并且所述行程架(13)的内壁固定焊接有横向液压伸缩杆(14),所述横向液压伸缩杆(1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活动平板(15),所述活动平板(15)的下方固定焊接有摊平刮板(17),并且所述活动平板(15)的前后侧固定焊接有多根连接杆(19),所述行程架(1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行程槽(16),并且行程槽(16)中滚动卡设有滑动轮(18),所述滑动轮(18)与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左侧固定焊接有平行架,并且所述平行架的前侧下方固定焊接有多根弹性伸缩柱(20),并且所述弹性伸缩柱(20)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有摊平辊(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左侧设置有驾驶室(2),并且所述车体(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车轮(3),并且所述驾驶室(2)的右侧连接有拖斗承载板(4),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配重块(5),并且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右侧固定焊接有第一限位架(6),所述第一限位架(6)的左侧固定焊接有第二限位架(7),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架(6)和所述第二限位架(7)中分别活动套设有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所述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的下表面均固定焊接有竖立液压伸缩杆(10),并且所述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之间设置有液压总缸(11),所述液压总缸(11)的下表面与所述拖斗承载板(4)上表面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平行板(8)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摊平耙(12),并且所述摊平耙(12)的下表面固定焊接有多个耙齿,所述第二平行板(9)的前侧下表面固定安装有行程架(13),并且所述行程架(13)的内壁固定焊接有横向液压伸缩杆(14),所述横向液压伸缩杆(1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活动平板(15),所述活动平板(15)的下方固定焊接有摊平刮板(17),并且所述活动平板(15)的前后侧固定焊接有多根连接杆(19),所述行程架(13)的前后两侧开设有行程槽(16),并且行程槽(16)中滚动卡设有滑动轮(18),所述滑动轮(18)与所述连接杆(19)的一端铰接,所述拖斗承载板(4)的上表面左侧固定焊接有平行架,并且所述平行架的前侧下方固定焊接有多根弹性伸缩柱(20),并且所述弹性伸缩柱(20)的下端可转动连接有摊平辊(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摊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行板(8)和第二平行板(9)的表面均开设有矩形通孔,并且所述第一限位架(6)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华疆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华祥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