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帅专利>正文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937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工程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包括底座板,底座板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振动缓冲机构,底座板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度升降机构,两组振动缓冲机构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平台板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架,横架左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通过皮带轮、连杆、滑动杆和导轨滑块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实现往复带动打桩头上下进行打桩,相比于一般的提拉式打桩机,本装置进行打桩的速度更快且更加稳定,并且底部设置有高度升降机构,可在打桩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降低底座板上的打桩机构进一步将桩孔打深。

A Stable Pile Driver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stable pile driver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plate, a vibration buffer mechanism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a height lifting mechanism fixed on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ase plate, a platform plate fixed on the top of two groups of vibration buffer mechanisms, and symmetrically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ront and back of the platform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stable pile driver for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The driving head is driven up and down by reciprocating driving through the structure of pulley, connecting rod, sliding rod and slide block of guide rail. Compared with the general pull-up pile driver, the device is faster and more stable in piling. And a height lifting mechanism is set at the bottom, which can reduce the pile driving mechanism on the base plate to further deepen the pile hole when the pile driving is to a certain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程施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
技术介绍
地面交通建筑物如果要建在地面上,地面要承受很大的压力,就必须保证地面有足够的抵抗压力的强度,这个往往很难做到,所以就必须对承受建筑物的地面进行加固或者改善地面的承受方式,所以就想到在地基上打桩,让建筑物的大部分重量通过桩传到地面以下很深的位置,因为这个位置的地基比地面承受能力大得多,现有的打桩大多通过人工抡着大锤实现对物体的打桩,效率低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620250027.0的一种土木工程用升降自下垂打桩机,包括壳体、拉杆、支架、钳臂、转轴、弹簧、导轨槽、限位块、打桩重块和夹持提块,所述钳臂为两个,两个所述钳臂各通过一个所述转轴对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限位块位于所述支架上,且位于两个所述钳臂的中间,所述钳臂的上端为弧形,所述弹簧位于两个所述钳臂之间的中段,所述拉杆的下端与所述支架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架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的上端设置有通孔,所述拉杆的上端通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壳体外,所述壳体内的上端设置所述导轨槽,所述打桩重块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打桩重块上设置所述夹持提块,所述拉杆的上端连接动力装置,具体地,所述动力装置为液压动力装置、电动动力或燃油动力的一种。上述技术装置通过钳臂在弹簧的作用下实现对打桩重块的夹持和释放,从而对被打桩物进行施力,虽然该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被打桩物的高效打桩,但是该装置每次施力结束后需要拉杆往下移动再次拾起打桩重块,这就使得打桩效率大大降低,不能满足大批量复杂的打桩需要,因此亟需研发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通过皮带轮、连杆、滑杆和导轨滑块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实现往复带动打桩头上下进行打桩,相比于一般的提拉式打桩机,本装置进行打桩的速度更快且更加稳定,并且底部设置有高度升降机构,可在打桩进行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降低底座板上的打桩机构进一步将桩孔打深。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包括底座板,所述底座板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振动缓冲机构,所述底座板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度升降机构,两组所述振动缓冲机构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所述平台板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架,两组所述横架左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两组所述横架右侧固定安装有滑轨块,所述滑轨块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底部固定安装有打桩头,所述滑动杆上端右侧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轨中滑动连接有导轨滑块,所述导轨滑块上铰接有连杆A,所述连杆A左下端铰接在支座前侧面上,所述连杆A右上端铰接有连杆B,所述连杆B下端铰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A上,所述皮带轮A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前侧面的底端,所述支座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板顶面的右端,所述平台板顶面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所述一号电机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B,所述皮带轮A和所述皮带轮B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优选的,所述振动缓冲机构包括上块、滑杆、上滑块、连杆、下滑块、弹簧和下块,所述上块内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连接有所述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下端铰接有所述连杆,所述连杆下端铰接有所述下滑块,所述下滑块凸出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下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块的内侧。优选的,所述高度升降机构包括丝杆、顶支板、外壳、转轴、齿轮A、齿轮B、二号电机、轴承座A、轴承座B和支撑脚,所述丝杆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板的底面上,所述顶支板底部安装有所述外壳,所述丝杆穿过所述轴承座B、所述顶支板和所述外壳中设置有的开孔,所述顶支板设置的开孔底面上固定安装有所述轴承座B,所述轴承座B底面转动连接有所述齿轮A,两组所述齿轮A下端啮合连接有所述齿轮B,所述齿轮B内侧与所述丝杆相螺纹连接,两组所述齿轮B之间设置有所述转轴,左侧设置的所述齿轮B固定安装于所述二号电机的输出端,所述丝杆底部转动连接有所述轴承座A,所述轴承座A底部固定安装有所述支撑脚。优选的,所述二号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的,所述外壳外侧前侧面左端上设置有控制开关,且所述一号电机和所述二号电机均通过所述控制开关与外部电源相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皮带轮、连杆、滑杆和导轨滑块等相互配合的结构实现往复带动打桩头上下进行打桩,相比于一般的提拉式打桩机,本装置进行打桩的速度更快且更加稳定。2、通过底部设置有由二号电机通过齿轮对丝杆位置进行调节的高度升降机构,在打桩机构打出一定深度的桩孔后,可降低底座板上的打桩机构进一步将桩孔打深。3、通过在平台板和底座板之间设置安装有振动缓冲机构,使得本打桩装置在进行交通施工打桩作业的时候,能够稳定摆放在地面而不会引起过大的颠簸振动而影响到进行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A的放大图。图中:1-底座板、2-振动缓冲机构、21-上块、22-滑杆、23-上滑块、24-连杆、25-下滑块、26-弹簧、27-下块、3-高度升降机构、30-支撑脚、31-丝杆、32-顶支板、33-外壳、34-转轴、35-齿轮A、36-齿轮B、37-二号电机、38-轴承座A、39-轴承座B、4-平台板、5-横架、6-配重块、7-滑轨块、8-滑动杆、9-打桩头、10-导轨、11-导轨滑块、12-连杆A、13-支座、14-连杆B、15-驱动杆、16-皮带轮A、17-一号电机、18-皮带轮B、19-传动皮带、20-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包括底座板1,底座板1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振动缓冲机构2,底座板1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度升降机构3,两组振动缓冲机构2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4,平台板4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架5,两组横架5左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6,两组横架5右侧固定安装有滑轨块7,滑轨块7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滑动杆8底部固定安装有打桩头9,滑动杆8上端右侧设置有导轨10,导轨10中滑动连接有导轨滑块11,导轨滑块11上铰接有连杆A12,连杆A12左下端铰接在支座13前侧面上,连杆A12右上端铰接有连杆B14,连杆B14下端铰接有驱动杆15,驱动杆1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A16上,皮带轮A16转动连接在支座13前侧面的底端,支座13底部固定安装在平台板4顶面的右端,平台板4顶面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7,一号电机17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B18,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振动缓冲机构(2),所述底座板(1)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度升降机构(3),两组所述振动缓冲机构(2)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4),所述平台板(4)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架(5),两组所述横架(5)左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6),两组所述横架(5)右侧固定安装有滑轨块(7),所述滑轨块(7)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底部固定安装有打桩头(9),所述滑动杆(8)上端右侧设置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中滑动连接有导轨滑块(11),所述导轨滑块(11)上铰接有连杆A(12),所述连杆A(12)左下端铰接在支座(13)前侧面上,所述连杆A(12)右上端铰接有连杆B(14),所述连杆B(14)下端铰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A(16)上,所述皮带轮A(16)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13)前侧面的底端,所述支座(13)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板(4)顶面的右端,所述平台板(4)顶面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电机(17)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B(18),所述皮带轮A(16)和所述皮带轮B(18)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包括底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板(1)顶面上左右对称设置有振动缓冲机构(2),所述底座板(1)底面上固定连接有高度升降机构(3),两组所述振动缓冲机构(2)顶部固定安装有平台板(4),所述平台板(4)顶面前后两侧对称固定安装有两组横架(5),两组所述横架(5)左端固定安装有配重块(6),两组所述横架(5)右侧固定安装有滑轨块(7),所述滑轨块(7)中滑动连接有滑动杆(8),所述滑动杆(8)底部固定安装有打桩头(9),所述滑动杆(8)上端右侧设置有导轨(10),所述导轨(10)中滑动连接有导轨滑块(11),所述导轨滑块(11)上铰接有连杆A(12),所述连杆A(12)左下端铰接在支座(13)前侧面上,所述连杆A(12)右上端铰接有连杆B(14),所述连杆B(14)下端铰接有驱动杆(15),所述驱动杆(15)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皮带轮A(16)上,所述皮带轮A(16)转动连接在所述支座(13)前侧面的底端,所述支座(13)底部固定安装在所述平台板(4)顶面的右端,所述平台板(4)顶面的左端上固定安装有一号电机(17),所述一号电机(17)输出端固定安装有皮带轮B(18),所述皮带轮A(16)和所述皮带轮B(18)之间设置有传动皮带(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通工程施工用稳定式打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缓冲机构(2)包括上块(21)、滑杆(22)、上滑块(23)、连杆(24)、下滑块(25)、弹簧(26)和下块(27),所述上块(21)内侧固定安装有所述滑杆(22),所述滑杆(22)上滑动连接有所述上滑块(23),所述上滑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帅印琳
申请(专利权)人:刘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