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及其制成的不锈钢绑扎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6918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公开了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及其制成的不锈钢绑扎带,其不锈钢绑扎带包括带体和镀锌膜层,不锈钢绑扎包括多个弯角部,带体由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制得;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由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C:0.49‑0.65wt%,Cr:14‑16wt%,Si:0.35‑0.75wt%,Al:4.00‑5.00wt%,Mn:0.60‑1.00wt%,Ni:4.00‑5.00wt%,B:0.01‑0.02wt%,V:2.00‑3.50wt%,Mo:1.00‑1.80wt%,W:0.05‑0.08wt%,N:0.09‑0.15wt%,S≤0.004wt%,P≤0.014wt%,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添加方式为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1.3:1,所得不锈钢带,镀锌附着紧密,弯折过程对镀锌膜层附着力影响小,镀锌膜层不易起泡或剥落,使不锈钢绑扎带使用寿命增长。

A kind of galvanized stainless steel strip with close adhesion and its stainless steel binding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及其制成的不锈钢绑扎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特别涉及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及其制成的不锈钢绑扎带。
技术介绍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现有一种不锈钢绑扎带,包括不锈钢制成的带体1以及电镀附着在带体1表面的锌层镀膜。不锈钢绑扎带的两端衔接固定成环,且不锈钢绑扎带还带有至少四个弯角部3,此处弯角部3数量为四,弯角部3直接通过长条形的直连部4连接。该不锈钢绑扎带主要使用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组和储能电池组,用于绑扎单个电池模块以形成电池组。同时为适应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绑扎带的生产,现有的不锈钢绑扎带生产加工方式采有先电镀附着锌层镀膜,再弯折加工成不同形状和规格的不锈钢绑扎带。使用过程中发现不锈钢绑扎带位于弯角部3处较直连部4易发生锌层镀膜起泡和锌层镀膜剥落,通过对镀锌的测试与检查得知,锌层镀膜起泡和锌层镀膜剥落是由于弯角部3处锌层镀膜拉伸损坏以及锌层镀膜附着力下降导致的,现有方法是加厚锌层镀膜厚度,但其效果有限,锌层镀膜厚度加厚后电镀控制难度增加,对不锈钢绑扎带的表面平整降低,故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镀锌附着紧密,弯折过程对镀锌膜层2附着力影响小,镀锌膜层2不易起泡或剥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由包含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C:0.49-0.65wt%,Cr:14-16wt%,Si:0.35-0.75wt%,Al:4.00-5.00wt%,Mn:0.60-1.00wt%,Ni:4.00-5.00wt%,B:0.01-0.02wt%,V:2.00-3.50wt%,Mo:1.00-1.80wt%,W:0.05-0.08wt%,N:0.09-0.15wt%,S≤0.004wt%,P≤0.014wt%,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添加方式为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1.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Al的添加可降低不锈钢的弯曲强度,便于不锈钢的弯折加工;同时Al添加方式为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1.3∶1,其中非碳化铝形状存在的碳含量以及其他非金属元素含量低,生产过程中未凝固的钢水中非金属夹杂物含量少,减少钢水中溶解气体在非金属夹杂物表面析出,从而提高不锈钢带表面和内部的致密性,提高其拉伸强度、镀锌膜层的均匀程度以及附着力;还添加有V:2-3.5wt%,V利用钒的析出强化,增强晶体析出,增强不锈钢带的韧性,弥补Al添加对不锈钢带韧性的降低,并且提高不锈钢带的抗爆裂性,避免不锈钢带冷热交替下表面产生裂痕,提高不锈钢带表面致密性,提高镀锌膜层的附着力;V、金属铝和碳化铝同时在不锈钢带中存在,在不锈钢带表面氧化后形成一层混合有V、碳化铝和氧化铝的膜层,其具有耐酸耐盐性,当在不锈钢带表面电镀锌层时,得到的镀锌膜层结合紧密,附着力强,综上所述,所得的不锈钢带镀锌附着紧密,弯折过程对镀锌膜层附着力影响小,镀锌膜层不易起泡或剥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5-1.28∶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5-1.28∶1时,不锈钢带由不锈钢带自身对镀锌膜层的附着力增强效果达到最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溶解在钢铁内的[H],所述[H]≤0.0003wt%。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溶解在钢铁内的[H]含量低,减少[H]析出并在不锈钢带内的细小缝隙中结合成氢分子,以此减少在不锈钢带的细小缝隙内因压强发生穿晶脆裂,提高不锈钢带的韧性,减少不锈钢带因弯折的强度降低和减少弯折导致不锈钢带表面变化对镀锌膜层结合力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不锈钢带生产步骤如下:S1:将用铁水和废钢转炉中,进行常规顶底复合吹炼控制吹炼氧压0.85-0.88MPa,当出钢温度在1645-1650℃时,检测钢水内含碳量,控制转炉终点碳为0.05-0.08wt%,再向钢包内出钢;S2:转炉向钢包内出钢过程中全程吹氩,向钢包中加入碳化铝晶须、铝锭、硅锰合金、高碳铬铁、钒铁合金粉末、镍铁合金、钴合金等,待钢包内钢水达到钢包内钢水最大容量时将钢水吊送至LF炉,冶炼至以钢水成分后连铸成不锈钢板坯,C:0.49-0.65wt%,Cr:14-16wt%,Si:0.35-0.75wt%,Al:4.00-5.00wt%,Mn:0.60-1.00wt%,Ni:4.00-5.00wt%,B:0.01-0.02wt%,V:2.00-3.50wt%,Mo:1.00-1.80wt%,W:0.05-0.08wt%,N:0.09-0.15wt%,S≤0.004wt%,P≤0.014wt%,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S3:在封闭加热炉中将不锈钢板坯加热到1240-1260℃,保温1.5-3小时;S4:在不锈钢高速钢板热连轧机上,不锈钢板坯轧制成厚度为3-8mm,宽度为1000-1300mm的不锈钢板;S5:在卷取机上将不锈钢板卷成钢卷;S6:不锈钢卷冷却到室温后,冲裁获得不锈钢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化铝晶须在S2钢水出包时加入,同时S1熔炼中复合吹炼控制转炉内钢水较低的含碳量,实现在转炉中使钢水内的S、P与氧气高温下充分发生反应形成气态氧化物并从钢水中除去,同时由此避免碳化铝晶须受复合吹炼而氧化。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S2中当钢包内钢水达到钢包内钢水最大容量的1/4时,向钢包中加入碳化铝晶须、铝锭、硅锰合金、高碳铬铁、钒铁合金粉末、镍铁合金、钴合金等,并且在钢包被钢水达到钢包内钢水最大容量的3/4时之前加完上述添加物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碳化铝晶须、铝锭、硅锰合金、高碳铬铁、钒铁合金粉末、镍铁合金、钴合金与钢水混合,尤其便于碳化铝晶须在钢水中分散,提高镀锌膜层的附着紧密,同时提高LF炉冶炼钢水成分准确性。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锈钢绑扎带,其镀锌膜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落或气泡,使用寿命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不锈钢绑扎带,包括带体和镀锌膜层,所述不锈钢绑扎包括多个弯角部,所述带体由上述的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制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锈钢绑扎带的镀锌膜层附着紧密,不易剥落或气泡,使用寿命长,且其弯曲加工方便,同时拉伸强度高。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镀锌膜层厚度的0.15-0.25μm,所述弯角部半径为不小于0.8cm。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镀锌膜层厚度的0.15-0.2μm,所述弯角部半径为不小于0.8c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抗盐蚀效果的同时,减小镀锌膜层厚度,降低成本。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V、金属铝和碳化铝同时在不锈钢带中存在,在不锈钢带表面氧化后形成一层混合有V、碳化铝和氧化铝的膜层,其具有耐酸耐盐性,当在不锈钢带表面电镀锌层时,得到的镀锌膜层结合紧密,附着力强,使所得的不锈钢带镀锌附着紧密,弯折过程对镀锌膜层附着力影响小,镀锌膜层不易起泡或剥落;2.溶解在钢铁内的[H]含量低,减少[H]析出并在不锈钢带内的细小缝隙中结合成氢分子,以此减少在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C:0.49‑0.65wt%,Cr:14‑16wt%,Si:0.35‑0.75wt%,Al:4.00‑5.00wt%,Mn:0.60‑1.00wt%,Ni:4.00‑5.00wt%,B:0.01‑0.02wt%,V:2.00‑3.50wt%,Mo:1.00‑1.80wt%,W:0.05‑0.08wt%,N:0.09‑0.15wt%,S≤0.004wt%,P≤0.014wt%,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添加方式为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1.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C:0.49-0.65wt%,Cr:14-16wt%,Si:0.35-0.75wt%,Al:4.00-5.00wt%,Mn:0.60-1.00wt%,Ni:4.00-5.00wt%,B:0.01-0.02wt%,V:2.00-3.50wt%,Mo:1.00-1.80wt%,W:0.05-0.08wt%,N:0.09-0.15wt%,S≤0.004wt%,P≤0.014wt%,其余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Al添加方式为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1.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铝和碳化铝晶须添加的质量比为1.25-1.28: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不可避免的杂质包括溶解在钢铁内的[H],所述[H]≤0.0003wt%。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镀锌附着紧密的不锈钢带,其特征在于,其生产步骤如下:S1:将用铁水和废钢转炉中,进行常规顶底复合吹炼控制吹炼氧压0.85-0.88MPa,当出钢温度在1645-1650℃时,检测钢水内含碳量,控制转炉终点碳为0.05-0.08wt%,再向钢包内出钢;S2:转炉向钢包内出钢过程中全程吹氩,向钢包中加入碳化铝晶须、铝锭、硅锰合金、高碳铬铁、钒铁合金粉末、镍铁合金、钴合金等,待钢包内钢水达到钢包内钢水最大容量时将钢水吊送至LF炉,冶炼至以钢水成分后连铸成不锈钢板坯,C:0.49-0.65wt%,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国挺褚华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致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