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6464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在工作台内竖直叠装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二者之中任意一个单元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且能带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一起运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上端面放置托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竖直推顶单元实现托盘的升降,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实现托盘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加工时,按照先放行或先放列的要求,使托盘按要求进行移动,使下料盘输送的成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掉落到托盘内,使成品码放比较整齐,基本上无需进行人手接触,而且托盘的移动可避免成品在堆叠、滑动时的摩擦和碰撞,保证了批次性成品电气性能的一致性,对后续工艺提供了质量高的原料。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Product Pallet Mo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inished product tray moving device, which vertically stacks transverse moving unit and longitudinal moving unit in the workbench. One of the two units is located above, the other is located below and can drive the unit above to move together,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unit above is placed with a tray.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vertical pushing unit realizes the lifting of the pallet, the vertical moving unit and the horizontal moving unit realize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moving of the pallet. When processing, the pallet is mov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first release or first placement, so that the finished product conveyed by the discharging tray can fall into the pallet in accordance with a certain arrangement, so that the finished product codes are relatively neat and basic. There is no need for manual contact, and the movement of pallets can avoid friction and collision during stacking and sliding of finished products, which ensures the consistency of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batch finished products and provides high quality raw materials for subsequent proces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
本技术属于非晶或纳米晶带材生产设备改进
,涉及一种自动卷绕机改进结构,尤其是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非晶或纳米晶带材生产过程中较常使用自动卷绕机,其将带材按照一定的规格卷绕成型,其大致结构是:盘带材6、主机4和托盘11,主机一侧设置支架5,在支架上端设置旋转的盘带材,在支架下方设置多个用于转轮,主机另一侧的工作台7上放置托盘,盘带材的带材经过转轮后进入加工单元3,加工单元将带材卷绕成型后通过下料盘12输送到托盘内,除了上述盘带材供料的形式以外,还可以将散带材通过上料盘13送入加工单元中完成加工,在主机上端设置有控制单元1,该控制单元包括人机交互的按键2、显示屏等操作部件。在实际生产中发现,由于加工单元的加工速度非常快,大概5~6秒一个成品,这些成品掉落在下料盘后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自动向下运动,然后掉落到托盘内,由于托盘固定位置放置,不停掉落的成品会集中的堆积在一起,需要人工进行整理后摆放平整,但是人手过多的接触对成品表面造成一定污染,即使带上手套也存会存在污染的问题,而且成品在码放过程中还会出现摩擦、碰撞过多的问题,不利于成品批次性电气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由步进电机控制的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完成托盘的双向移动,使掉落的成品大致排列整齐,降低人手的接触次数以及成品之间的摩擦和碰撞的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包括主机、工作台、下料盘和托盘,主机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下料盘设置在主机的另一侧,在下料盘下方设置托盘,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内竖直叠装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二者之中任意一个单元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且能带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一起运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上端面放置托盘。再有,所述纵向移动单元位于下方,横向移动单元位于上方,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在纵向移动单元底面设置有竖直推顶单元,竖直推顶单元带动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竖直上升或下降。再有,在主机另一侧的侧表面上设置一个缺口,该缺口下方的工作台前端和后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缺口用于横向移动单元带动托盘移动到一侧的极限位,所述开口用于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和托盘移动到前端和后端的极限位。再有,所述横向移动单元包括卡盘、导柱、丝杠、电机和基板,在基板上由前端至后端间隔设置两个导柱,两个导柱之间设置丝杠,丝杠由电机驱动,在丝杠和导柱上分别套装有丝母和导套,丝母和导套与卡盘底面连接,卡盘上的凹陷内用于容纳所述托盘,在基板底面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再有,所述纵向移动单元包括导柱、丝杠、电机和基板,在基板上由一侧至另一侧间隔设置两个导柱,两个导柱之间设置丝杠,丝杠由电机驱动,在丝杠和导柱上分别套装有丝母和导套,丝母和导套与横向移动单元的基板底面连接,纵向移动单元的基板底面连接所述竖直推顶单元。再有,所述竖直推顶单元包括导向柱、电动推杆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内,在固定板上端面安装朝上设置的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运动端上端面通过推板与纵向移动单元的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底面设置至少两个导向柱,每个导向柱的下端滑动穿装在所述固定板内。再有,所述竖直推顶单元包括导向柱、油缸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内,在固定板上端面安装朝上设置的油缸,该油缸的活塞杆上端面通过推板与纵向移动单元的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板底面设置至少两个导向柱,每个导向柱的下端滑动穿装在所述固定板内。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中,工作台内设置竖直推顶单元,在竖直推顶单元上端连接纵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上端连接横向移动单元,横向移动单元上端放置托盘,竖直推顶单元实现托盘的升降,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实现托盘的纵向移动和横向移动,加工时,按照先放行或先放列的要求,使托盘按要求进行移动,使下料盘输送的成品可以按照一定的排列方式掉落到托盘内,使成品码放比较整齐,基本上无需进行人手接触,而且托盘的移动可避免成品在堆叠、滑动时的摩擦和碰撞,保证了批次性成品电气性能的一致性,对后续工艺提供了质量高的原料。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侧局部放大图,托盘位于右侧极限位;图3是图2的左侧局部放大图,托盘位于左侧极限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主机4、工作台1、下料盘12和托盘11,主机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下料盘设置在主机的另一侧(左侧),在下料盘下方设置托盘,本技术的创新在于:在工作台内竖直叠装横向移动单元8和纵向移动单元9,二者之中任意一个单元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且能带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一起运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上端面放置托盘。本实施例优选的方案如图2、3所示:纵向移动单元位于下方,横向移动单元位于上方,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在纵向移动单元底面设置有竖直推顶单元,竖直推顶单元带动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竖直上升或下降。在主机箱体17另一侧(左侧)的侧表面上设置一个缺口16,该缺口下方的工作台前端和后端设置有开口15,缺口用于横向移动单元带动托盘移动到一侧(右侧)的极限位,开口用于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和托盘移动到前端和后端的极限位。横向移动单元如图2所示:包括卡盘10、导柱21、丝杠20、电机27和基板14(位于图中上方处),在基板上由前端至后端通过导柱座18间隔设置两个导柱,两个导柱之间通过丝杠座19设置丝杠,丝杠由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在丝杠和导柱上分别套装有丝母24和导套23,丝母和导套与卡盘底面连接,在基板底面连接所述纵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单元如图3所示:包括导柱、丝杠、电机和基板14(位于图中下方处),在基板上由一侧至另一侧通过导柱座间隔设置两个导柱,两个导柱之间通过丝杠座设置丝杠,丝杠由电机通过齿轮箱驱动,在丝杠和导柱上分别套装有丝母和导套,丝母和导套与横向移动单元的基板(位于图中上方处)底面连接,纵向移动单元的基板(位于图中下方处)底面连接竖直推顶单元。上述丝母应该在丝杠轴向上稍微宽一些,以提高运行时的稳定性,而每个导柱上设置两个导套,以提高导向的平稳性,卡盘上端面设置一个凹陷,该凹陷尺寸略大于托盘下端部的尺寸,便于托盘放入和取出,卡盘选用绝缘的硬塑料材料制成。电机为步进电机且内置旋转编码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齿轮箱的输入端,齿轮箱内的齿轮实现了电机输入的换向和减速,齿轮箱的输出通过联轴器25连接丝杠端部。在卡盘两侧的工作台上还可以设置微动开关34,当卡盘运动到左侧或右侧的极限位时,可以碰触该侧的微动开关,微动开关给出一个状态变化量,使主机上的控制单元驱动步进电机换向。同样的,在工作台前端和后端处的开口处也可以设置两个微动开关,目的也是测量横向移动单元的基板(位于图中上方处)的前端和后端的极限位。竖直推顶单元如图2、3所示:包括导向柱32、电动推杆30和固定板33,固定板固定设置在工作台内,在固定板上端面的基座31内安装朝上设置的电动推杆,该电动推杆的运动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包括主机、工作台、下料盘和托盘,主机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下料盘设置在主机的另一侧,在下料盘下方设置托盘,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内竖直叠装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二者之中任意一个单元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且能带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一起运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上端面放置托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包括主机、工作台、下料盘和托盘,主机设置在工作台上端面,下料盘设置在主机的另一侧,在下料盘下方设置托盘,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台内竖直叠装横向移动单元和纵向移动单元,二者之中任意一个单元位于上方,另一个位于下方且能带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一起运动,位于上方的单元上端面放置托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移动单元位于下方,横向移动单元位于上方,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纵向移动,在纵向移动单元底面设置有竖直推顶单元,竖直推顶单元带动纵向移动单元和横向移动单元竖直上升或下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主机另一侧的侧表面上设置一个缺口,该缺口下方的工作台前端和后端设置有开口,所述缺口用于横向移动单元带动托盘移动到一侧的极限位,所述开口用于纵向移动单元带动横向移动单元和托盘移动到前端和后端的极限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卷绕机成品托盘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移动单元包括卡盘、导柱、丝杠、电机和基板,在基板上由前端至后端间隔设置两个导柱,两个导柱之间设置丝杠,丝杠由电机驱动,在丝杠和导柱上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海路周小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三环奥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