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5376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6: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先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再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接着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最后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通过铸坯边部倒角,使铸坯角部的温度得到了明显的升高,倒角铸坯角部的温度比直角结晶器角部的温度大约提高了110℃,避免了板坯边角部温度过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F钢后边部翘皮缺陷的技术问题,大大避免了板坯烧损,从而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大大改善了最终成品的成型性能。通过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应用,使低温出炉IF钢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0%降低到现在的1.5%,因而大大提升了IF钢的表面质量。

A Production Method of IF Stee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oduction method of IF steel. The chamfered slab is obtained by chamfering the slab, then the chamfered slab is heated, then the heated slab is rolled, and finally the rolled coil is coiled. By chamfering the edge of the slab, the temperature at the corner of the slab is obviously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at the corner of the chamfering slab is about 110 C higher than that at the corner of the right-angle mould, which avoids too low temperature at the edge and corner of the slab, thus re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flaw warping at the back edge of the IF steel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greatly avoids slab burning and thus improves the surface quality of the strip steel. The formabil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vention, the occurrence rate of edge warping defect of low temperature tapping IF steel is reduced from 20% to 1.5%,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surface quality of IF ste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IF钢生产的
,尤其涉及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一流钢企如新日铁、浦项等企业的主流产线生产深冲、超深冲IF钢产品的加热温度都在1180℃-1200℃。这是因为IF钢需要低的加热温度,从而保留连铸过程的析出物,尽量减少析出物的回溶。在后续热轧过程中,这些析出物不断粗化,从而弱化其钉扎晶界和位错的能力,从而改善最终成品的深冲性能。IF钢低温出炉,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冲压性能,对降低能耗、改善产品表面质量也有非常有益的作用。但是,IF钢低温出炉后边部翘皮缺陷高发,现其已成为了制约各大钢厂进一步降低出炉温度的最大瓶颈,亟待解决。从缺陷形成的机理分析来看,主要是由于低温出炉时边角部温度低,从而在精轧时边部两相区轧制造成边部翘皮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通过提供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F钢后边部翘皮缺陷的技术问题,获得了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包括: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进一步地,所述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包括:对铸坯的四个角均进行倒角,得到所述倒角板坯。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包括: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包括:将所述倒角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预热段加热、一加热段加热、二加热段加热和均热段加热;其中,将所述预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00℃-600℃,将所述一加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0℃-1050℃,将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180℃。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之后,还包括: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除鳞;将粗除鳞后的板坯的宽度缩减到指定宽度。进一步地,所述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包括:对所述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和精轧。进一步地,所述对所述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包括:通过第一粗轧机对所述加热后的板坯轧制一个道次,并采用1道次除鳞;通过第二粗轧机对所述板坯轧制五个道次,并采用1、3、5道次除鳞。进一步地,将所述第二粗轧机出口的中间坯的厚度控制在40mm-44mm。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所述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之后,还包括:对所述板坯进行保温。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所述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精轧的过程中,将终轧温度控制在910℃-930℃。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先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再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接着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最后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通过铸坯边部倒角,使铸坯角部的温度得到了明显的升高,倒角铸坯角部的温度比直角结晶器角部的温度大约提高了110℃,避免了板坯边角部温度过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F钢后边部翘皮缺陷的技术问题,大大避免了板坯烧损,从而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大大改善了最终成品的成型性能。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使低温出炉IF钢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0%降低到现在的1.5%,因而大大提升了IF钢的表面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IF钢的生产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F钢后边部翘皮缺陷的技术问题,获得了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先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再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接着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最后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通过铸坯边部倒角,使铸坯角部的温度得到了明显的升高,倒角铸坯角部的温度比直角结晶器角部的温度大约提高了110℃,避免了板坯边角部温度过低,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IF钢后边部翘皮缺陷的技术问题,大大避免了板坯烧损,从而提高了带钢的表面质量,大大改善了最终成品的成型性能。通过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应用,使低温出炉IF钢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率由原来的20%降低到现在的1.5%,因而大大提升了IF钢的表面质量。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IF钢的生产方法,包括:步骤S110: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对本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步骤S110包括:对铸坯的四个角均进行倒角,倒角的直角边长度分别为25mm、30mm、30mm和35mm,得到倒角板坯。步骤S120: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对本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步骤S120包括: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具体地,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包括:将倒角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预热段加热、一加热段加热、二加热段加热和均热段加热;其中,将预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00℃-600℃,将一加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0℃-1050℃,将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180℃。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IF钢的生产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在对倒角板坯进行加热之后,还包括: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除鳞,除掉板坯表层的氧化铁皮;将粗除鳞后的板坯的宽度缩减到指定宽度。具体地,通过侧压机将粗除鳞后的板坯的宽度缩减到指定宽度,将侧压机的侧压下量控制在50mm-200mm。通过侧压量控制中间坯狗骨形状,一方面可以降低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不至于减宽量太大而造成板形变差。步骤S130: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对本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步骤S130包括: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和精轧。其中,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包括:通过第一粗轧机对加热后的板坯轧制一个道次,并采用1道次除鳞;通过第二粗轧机对板坯轧制五个道次,并采用1、3、5道次除鳞。为了增加粗轧区域的变形量,从而提高中间坯的表层温度,进而避免翘皮缺陷的发生,将第二粗轧机出口的中间坯的厚度控制在40mm-44mm。为了提高中间坯的温度,进一步避免翘皮缺陷的发生,在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粗轧之后,还包括:对板坯进行保温。具体地,将第二粗轧机出来的中间坯,经输送辊道向前运输,辊道上方使用保温罩以提高中间坯的温度,从而减少边角部的温降。为了避免板坯在精轧区域轧制时,其边角部温度低落入两相区轧制,进一步降低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几率,在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精轧的过程中,将终轧温度控制在910℃-930℃。在本实施例中,粗轧后的中间坯到精轧区域,经过7机架连轧,将终轧温度(末机架出口温度)控制在910℃-930℃。步骤S140: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对本步骤进行具体说明,步骤S140包括:精除出口的带钢经层流冷却区域,采用前段密集冷却的冷却方式冷却至指定的卷取温度,到卷取区域进行卷取成卷。利用上述方法在迁钢2250生产线进行1256卷IF钢的数据测试。具体地,铸坯四个角均进行倒角,倒角的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0和35。将预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20℃-584℃,平均预热段加热温度为403℃。将一加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8℃-1043℃,平均一加热段加热的温度为1021℃。将出炉温度控制在1153℃-1179℃,平均出炉温度为1171℃。将侧压机的侧压下量控制在64mm-180mm,平均侧压量为132mm,通过侧压量控制中间坯狗骨形状,一方面可以降低边部翘皮缺陷的发生率,另一方面不至于减宽量太大而造成板形变差。粗轧采用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F钢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对加热后的板坯进行轧制;对轧制后的板卷进行卷取。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倒角铸坯,得到倒角板坯,包括:对铸坯的四个角均进行倒角,得到所述倒角板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包括: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倒角板坯进行加热炉加热,包括:将所述倒角板坯在加热炉中进行预热段加热、一加热段加热、二加热段加热和均热段加热;其中,将所述预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300℃-600℃,将所述一加热段加热的温度控制在1000℃-1050℃,将出炉温度控制在1150℃-1180℃。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所述倒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会立霍光帆曹恒辛艳辉刘志王明哲曹瑞芳武巧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