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膜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322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膜除尘装置,涉及除尘设备领域,包括: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有通槽,在所述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槽连接的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和所述外箱体的底部用于容置水,在所述进气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脱雾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外箱体和进气箱连通,在外箱体和进气箱的底部设置有液态水,通过进气撞击水体的方式,使得废气中的尘杂能够充分与水体反应,结构简单,避免了使用喷淋设备带来的成本高和不便,同时在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使得维修十分方便。

A Water Film Dust Removal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 film dust removal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dust removal equipment, including an outer box body, a through groove on the bottom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ox body, an air intake box connected with the through groove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ox body, a bottom part of the air intake box and the outer box body for holding water, an air intake port on the top of the air intake box and an air intake port on the outer box body. An air outlet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box, and a defogg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box body, wherein an overhaul do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ox body. By adopting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because the outer box and the intake box are connected, liquid water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uter box and the intake box, and the dust in the exhaust gas can fully react with the water body by the way of the intake impacting on the water bod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the high cost and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use of spraying equipment are avoided. At the same time, an overhaul doo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outer box, which makes the maintenance very difficult.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膜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尘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膜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在废气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废气中含有一定量的尘杂,若未经去除直接进入后续处理设备,极易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导致后续设备堵塞。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在前端设置预处理器,进行尘杂的滤除。通常,会使用喷淋除尘设备,但是喷淋除尘设备成本高,且水泵和喷嘴容易阻塞,维修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膜除尘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喷淋除尘设备成本高,维修不便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膜除尘装置,包括: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有通槽,在所述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槽连接的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和所述外箱体的底部用于容置水,在所述进气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脱雾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其中,在所述脱雾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初滤板。其中,在所述进气箱上与所述外箱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补水槽,所述补水槽与所述进气箱底部连通。具体的,在所述补水槽和所述进气箱之间设置有阀门。其中,在所述外箱体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排污口。具体的,所述检修门的数量为3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外箱体侧壁上所述脱雾装置所对应位置的上方、下方以及初滤板所对应位置的下方。其中,在所述外箱体的底部还设置有将所述外箱体撑离地面的支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外箱体和进气箱连通,在外箱体和进气箱的底部设置有液态水,通过进气撞击水体的方式,使得废气中的尘杂能够充分与水体反应,结构简单,避免了使用喷淋设备带来的成本高和不便,同时在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使得维修十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水膜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剖视图;以及图3为本技术水膜除尘装置中的空气流向图。图中=,1-外箱体,2-进气箱,3-补水槽,4-进气口,5-出气口,6-脱雾装置,7-初滤板,8-第一检修门,9-第二检修门,10-第三检修门,11-排污口,12-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作为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提出一种水膜除尘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外箱体1和与进气箱2,进气箱2固定设置在外箱体1的侧壁上,并且在进气箱2和外箱体1连接的侧壁底部开有通槽,使得进气箱2和外箱体1底部设置的液态水连通,在进气箱2上与外箱体1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补水槽3,补水槽3的底部与进气箱底部连通,补水槽3的顶部设置有进水口,使得在外箱体1底部的水位过低或在外箱体1内的水排空后,可以通过补水槽3对外箱体1和进气箱2进行补水。为了防止进气箱2的废气进入补水槽3,而从补水槽3泄漏,在补水槽3和进气箱2的连接处设置有阀门(图中未示出)。在进气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4,在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5,在外箱体内设置有脱雾装置6,如图3所示,废气从进气口4进入进气箱2,从进气箱2底部与外箱体1连接的通槽进入外箱体1,再通过脱雾装置6将多余的水汽脱附,最后从出气口5排出,完成废气尘杂的滤除。继续如图1、2所示,为了增加废气中水汽的脱附效果,而在脱附装置6的下方三分之二处设置有初滤板7。同时为了方便设备的维修,在外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3个检修门,第一检修门8的位置位于出气口5和脱附装置6之间的外箱体1侧壁上,第二检修门9位于脱附装置6和初虑板7之间的外箱体1侧壁上,第三检修门10位于初虑板7下方的外箱体侧1侧壁上。由于设置有多个不同位置的检修门,检修更加方便。进一步的,在外箱体1底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能够将外箱体1内液态水排空的排污口11,用于外箱体1内液态水的更换以及杂质的排空。在外箱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将外箱体撑离地面的支架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将外箱体和进气箱连通,在外箱体和进气箱的底部设置有液态水,通过进气撞击水体的方式,使得废气中的尘杂能够充分与水体反应,结构简单,避免了使用喷淋设备带来的成本高和不便,同时在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使得维修十分方便。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有通槽,在所述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槽连接的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和所述外箱体的底部用于容置水,在所述进气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脱雾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箱体,在所述外箱体的底部侧壁上开有通槽,在所述外箱体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通槽连接的进气箱,所述进气箱和所述外箱体的底部用于容置水,在所述进气箱的顶部设置有进气口,在所述外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气口,在所述外箱体内设置有脱雾装置,其中,在所述外箱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检修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脱雾装置的下方还设置有初滤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膜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进气箱上与所述外箱体相对的一侧设置有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清净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