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5209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输液瓶针、空气过滤器、滴管、输液管、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的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的下方增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为固定式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由导向座、滑轮组成,所述导向座内卡装有滑轮,所述导向座背部设有可套装在操作人员手指背部的指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在操作中实现单人操作、有效的降低了人力浪费。

A fixed double-tone siphon disposable infu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xed dual siphon disposable infusio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ransfusion bottle needle, an air filter, a dropper, a transfusion tube, a first flow regulator and a syringe needle. A second flow regulator is added below the first flow regulator on the transfusion tube. The second flow regulator is a fixed flow regulator, and the second flow regulator is said to be a fixed flow regulator. The guide seat is composed of a guide seat and a pulley. The guide seat is clamped with a pulley. The back of the guid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nger sleeve which can be set on the back of the operator's fing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fast operatio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realizing single operation in operation, and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waste of man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本技术属于输液器
,涉及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
技术介绍
医用的一次性输液器是目前常用的医疗器具之一,其基本构造由输液瓶针、空气过滤器、滴管、输液管、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头,在静脉注射时,当被穿刺者血容量不足、穿刺静脉过细、过深及选用留置针时,穿刺不易回血、回血量少,难以确认针头是否进入静脉,按以往的处理方法是注射器接穿刺针头回抽助回血法,此法需二人合作,且回抽力的大小及回抽的早或晚不易把握,稍有不慎针头易刺进静脉周围组织造成穿刺失败,即使穿刺成功,还需要将针头换接于输液器上,在换接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少量空气进入穿刺针软管,构成潜在的不安全隐患,上述诸多原因,即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延误了治疗时间,虽现有双调节器式一次性输液器,但因第二流量调节器不宜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因其操作不方便,需两人以上配合使用,造成了人力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虹吸负压现象,使静脉穿刺易见回血且量增多,易于观察,既减少了患者痛苦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的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为了达到上述设计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输液瓶针、空气过滤器、滴管、输液管、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的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的下方增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为固定式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由导向座、滑轮组成,所述导向座内卡装有滑轮,所述导向座背部设有可套装在操作人员手指背部的指套。所述指套可由魔术带、橡胶带和卡夹制成。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的内部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滑道,所述滑道的右端顶部设有U型限制卡槽,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的内部右端下方设有与所述滑道内滑轮相配合的滚轴。所第二流量调节器的内部右端下方可设有与滚轴两侧轴柱相配合的弹性支座。本技术有益效果: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的下方增设的第二流量调节器可通过调节器本体背部设置的固定带固定于医护人员手指上,便于医护人员的单身操作,在原有技术中的第二流量调节器上的滑轮在锁紧后,由于医护人员的一系列的操作晃动,锁紧后的滑轮很容易出现松动现象,在后期的静脉注射时不能起到所需的作用,而本新型中第二流量调节器内部右端下方设置的滚轴与滑道的右端顶部设置U型限制卡槽相配合后,可将滑道内滑轮限位于U型限制卡槽内,使输液管上下管壁紧密压合后还可以上下移动,并在移动的同时有效的防止锁紧后的滑轮出现松动回退的现象发生,在注射针头刺入静脉血管中后可通过下压开启第二流量调节器上的调节滑轮,这时输液管上下管壁开启,开启的同时形成负压使注射针头回血量增多加快,易于医护人员的观察,既减少了患者痛苦也提高了穿刺成功率,还能够赢得治疗时间。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在操作中实现单人操作、有效的降低了人力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排气前静脉穿刺进皮前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排气后静脉穿刺进皮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流量调节器闭合后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第二流量调节器开放后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第二流量调节器带弹性支座闭合后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流量调节器带弹性支座开放后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如图1-6所示的: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包括输液瓶针1、空气过滤器2、滴管3、输液管4、第一流量调节器5和注射针头6,所述的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5的下方增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7,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7为固定式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7由导向座8、滑轮9组成,所述导向座8内卡装有滑轮9,所述导向座8背部设有可套装在操作人员手指背部的指套10。所述指套10可由魔术带、橡胶带和卡夹制成。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7的内部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滑道11,所述滑道11的右端顶部设有U型限制卡槽12,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7的内部右端下方设有与所述滑道11内滑轮9相配合的滚轴13。所第二流量调节器7的内部右端下方可设有与滚轴13两侧轴柱相配合的弹性支座14。本技术使用时:使用时按正常操作方法先将输液管4内的空气排除,使药液充实整个输液管4内,随后将第一流量调节器5调至距滴管31-3cm内关闭,再将第二流量调节器7根据医护人员自身的需求调制到合适的位置后关闭,完毕后将第二流量调节器7背部设置的指套10固定于医护人员手指上,随后把注射针头6穿刺进皮后,下压第二流量调节器7滑道11内卡装的滑轮9进行开启,若注射针头6已刺入静脉,则回血量多易见;若注射针头6未刺入静脉,则可把注射针头6沿静脉方向继续穿刺,直至出现回血,再打开第一流量调节器5完成穿刺成功,以上操作一个医护人员即可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针、空气过滤器、滴管、输液管、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的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的下方增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为固定式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由导向座、滑轮组成,所述导向座内卡装有滑轮,所述导向座背部设有可套装在操作人员手指背部的指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瓶针、空气过滤器、滴管、输液管、第一流量调节器和注射针头,所述的输液管上第一流量调节器的下方增设有第二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为固定式流量调节器,所述第二流量调节器由导向座、滑轮组成,所述导向座内卡装有滑轮,所述导向座背部设有可套装在操作人员手指背部的指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固定式双调虹吸一次性使用输液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炯薛浩天田源张洪亮吴艳王希重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市久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