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51929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桶和与承载桶连接的悬挂组件,其中:承载桶形成用于承载引流鼓的腔体;悬挂组件包括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的弯钩,悬挂组件上还设有用于搭接引流管的搭接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方便摆放、携带,便于护理,避免床旁操作及家属看护造成引流管、引流器剐蹭,引流鼓密封帽脱落,确保整个伤口引流装置的密封性,防止感染发生。另外便于家属的看护,同时能够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使得引流过程更加的通畅,有利于伤口的恢复。

Wound drainage fixato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ound drainage fix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The wound drainage fix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loading barrel and a suspension component connected with the loading barrel, in which the loading barrel forms a cavity for carrying the drainage drum; the suspension component includes a bending hook for hooking on an external object, and the suspension component is also provided for lapping. Overlap assembly of drainage tube. The fixing device of the wound drainage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place, carry and care, avoiding the bedside operation and the care of family members causing the rubbing of the drainage tube and the drainage device, the falling off of the sealing cap of the drainage drum, ensuring the sealing of the whole wound drainage device, and preventing the occurrence of infection. In addition, it is convenient for the care of family members, and can avoid the bending of drainage tube in the process of drainage, making the process of drainage more smooth and conducive to wound recov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伤口引流管引流是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常用技术手段。在手术后为了促进伤口的愈合,需要使用引流装置将伤口中的积血积液引出。传统的引流装置中包括引流管和与引流管连接的引流鼓,但是传统的引流装置在使用时,通常利用普通金属别针固定在床旁,其上的引流管与引流鼓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弯折,导致引流管内的血液不能通畅的流入引流鼓内,影响伤口的愈合;另外,医护人员床旁操作及家属看护易造成引流管、引流器剐蹭,使引流鼓密封帽脱落,导致整个伤口引流装置的密闭性受到破坏,极易引发伤口感染;并且当患者需要行动时,需要家属手持引流鼓,极不便于家属对患者的看护,而且在患者行动过程中易引起引流鼓倾斜,导致引流液逆流,引发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方便摆放、携带,便于家属的看护,同时能够避免引流密封帽脱落,防止伤口感染发生,还可以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使得引流过程更加的通畅,有利于伤口的恢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包括承载桶和与所述承载桶连接的悬挂组件,其中:所述承载桶形成用于承载引流鼓的腔体;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的弯钩,所述悬挂组件上还设有用于搭接引流管的搭接组件。进一步地,沿着所述承载桶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所述承载桶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再变小。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桶具有用于所述引流鼓放入所述腔体中的开口,所述开口呈长方形。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悬挂板和第二悬挂板,其中:所述第一悬挂板一端与所述承载桶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所述弯钩;所述第二悬挂板一端与所述承载桶连接,另一端也设有一个所述弯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挂板和所述第二悬挂板相对平行设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悬挂板和所述第二悬挂板通过连接件与所述承载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搭接组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悬挂板和所述第二悬挂板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搭接组件包括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和移动杆,其中:所述第一横杆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横杆上设有第二滑槽,且所述第二横杆的延伸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横杆的延伸方向;所述移动杆伸入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中,且所述移动杆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引流管卡接的卡扣。进一步地,所述悬挂组件的材料为塑料。进一步地,所述承载桶的材料为塑料。本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中,承载桶用于承载引流鼓,保证引流鼓稳定的设于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中;悬挂组件中的弯钩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便于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的携带;搭接组件用于搭接引流管,使得引流管内的血液可以通畅的流入引流鼓内。在使用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引流鼓放置在承载桶中,并将引流管搭接在搭接组件上,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及引流鼓密封帽脱落,随后通过悬挂组件上的弯钩将承载桶挂设在患者的床边。当患者需要下地行走时,可以将弯钩钩在患者的衣服上或者输液架上,不需要家属手持引流鼓。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技术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能够承载引流鼓,承载桶还可以通过悬挂组件中的弯钩钩在外界物体上,方便摆放、携带,特别是患者下地行动时,可以将弯钩钩在患者的衣服上或者输液架上,便于家属的看护。同时其中的搭接组件能够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及引流鼓密封帽脱落,使得引流过程更加的通畅,有利于伤口的恢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标:1-承载桶;2-悬挂组件;21-弯钩;22-第一悬挂板;23-第二悬挂板;3-搭接组件;31-第一横杆;32-第二横杆;33-移动杆;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承载桶1和与承载桶1连接的悬挂组件2,其中:承载桶1形成用于承载引流鼓的腔体;悬挂组件2包括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的弯钩21,悬挂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搭接引流管的搭接组件3。本实施例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中,承载桶1用于承载引流鼓,保证引流鼓稳定的设于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中;悬挂组件中的弯钩21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便于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的携带;搭接组件3用于搭接引流管,使得引流管内的血液可以通畅的流入引流鼓内。在使用上述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工作时,首先将引流鼓放置在承载桶中,并将引流管搭接在搭接组件上,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及引流鼓密封帽脱落,随后通过悬挂组件上的弯钩将承载桶挂设在患者的床边。当患者需要下地行走时,可以将弯钩钩在患者的衣服上或者输液架上,不需要家属手持引流鼓。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能够承载引流鼓,承载桶还可以通过悬挂组件中的弯钩钩在外界物体上,方便摆放、携带,特别是患者下地行动时,可以将弯钩钩在患者的衣服上或者输液架上,便于家属的看护。同时其中的搭接组件能够避免引流过程中引流管发生弯曲及引流鼓密封帽脱落,使得引流过程更加的通畅,有利于伤口的恢复。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够承载引流鼓的结构都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承载桶1的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上述承载桶1更加的美观,沿着承载桶1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承载桶1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再变小。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承载桶1的横截面也可以为圆形,使得承载桶1能够更好的配合引流鼓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桶(1)和与所述承载桶(1)连接的悬挂组件(2),其中:所述承载桶(1)形成用于承载引流鼓的腔体;所述悬挂组件(2)包括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的弯钩(21),所述悬挂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搭接引流管的搭接组件(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桶(1)和与所述承载桶(1)连接的悬挂组件(2),其中:所述承载桶(1)形成用于承载引流鼓的腔体;所述悬挂组件(2)包括用于钩在外界物体上的弯钩(21),所述悬挂组件(2)上还设有用于搭接引流管的搭接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着所述承载桶(1)底部指向顶部的方向,所述承载桶(1)的横截面积逐渐变大再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桶(1)具有用于所述引流鼓放入所述腔体中的开口,所述开口呈长方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2)包括第一悬挂板(22)和第二悬挂板(23),其中:所述第一悬挂板(22)一端与所述承载桶(1)连接,另一端设有一个所述弯钩(21);所述第二悬挂板(23)一端与所述承载桶(1)连接,另一端也设有一个所述弯钩(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伤口引流器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悬挂板(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莹杨旭王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