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代君专利>正文

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90660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29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海绵、集液袋、负压机,所述海绵顶部设有无菌贴膜,海绵的底部设有高分子敷料层,引流管横穿整个海绵,位于海绵内的引流管侧壁及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引流管的一端穿透海绵后用堵头封堵,另一端与集液袋的入口连接,集液袋的顶部通过导管与负压机连接,集液袋前方的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负压引流装置采用高分子敷料层及PU海绵,吸收渗出能力好,主动清创,防止伤口干燥,促进肉芽生长,不浸渍正常皮肤,不粘连,减少疤痕产生;且保证引流通畅,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创伤后或外科手术后,经常遇到伤口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并发症,很多伤口有时很复杂,不但深,而且渗出量多,愈合时间较长。另外,由于伤口周围皮肤常浸泡于渗出液中,使伤口周围健康皮肤水肿、溃烂。如果没有有效的引流和外力拉拢,这种伤口即便经过很长时间后愈合,内部也将由许多瘢痕充填,极大地影响美观。负压引流装置是用于各种皮肤及软组织创面的负压引流操作,负压引流创面治疗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用于治疗创面的一项新技术,封闭式负压引流是一种高效引流,全方位、持续负压吸引下被引流区的“零积聚”使创面处于相对干净的环境,有效预防伤口积液还同时清除坏死组织,加快感染腔隙闭合和感染伤口的愈合,防止污染和感染。负压引流治疗时,一般间隔3-5天换一次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渗出物的增多与干涸容易堵塞海绵间的孔隙,引起海绵引流不通畅,最终造成医用海绵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流通畅、有效清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疤痕产生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海绵、集液袋、负压机,所述海绵顶部设有无菌贴膜,海绵的底部设有高分子敷料层,引流管横穿整个海绵,位于海绵内的引流管侧壁及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引流管的一端穿透海绵后用堵头封堵,另一端与集液袋的入口连接,集液袋的顶部通过导管与负压机连接,集液袋前方的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具体地,所述引流管从海绵的中上部横穿海绵。具体地,所述无菌贴膜的面积大于海绵的面积。具体地,所述海绵为医用PU海绵。具体地,所述海绵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保证高分子敷料层与创伤面全面接触,不留死腔。具体地,所述堵头通过连接带固定于引流管上,堵头内侧的引流管内固定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为硅胶材质。具体地,所述集液袋上还设有排液口,排液口与入口均设置于集液袋的顶部。具体地,所述高分子敷料层由藻酸钙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制成。所述高分子敷料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重量比为4-8:1-3:3-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性壳聚糖重量百分比为3-10%的纺丝溶液,超声1h,调节纺丝电压为15-30kV,纺丝液流量为0.5-2ml/h,用藻酸钙纤维覆盖在收集筒上,藻酸钙纤维距喷丝头距离为10-15cm,藻酸钙纤维收集纺丝后即为高分子敷料层。藻酸钙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具备高吸收率、吸收渗出能力强,主动清创,调节伤口湿度,防止伤口干燥,不粘连,创面无残留,加快伤口愈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负压引流装置采用高分子敷料层及PU海绵,吸收渗出能力好,主动清创,防止伤口干燥,促进肉芽生长,不浸渍正常皮肤,不粘连,减少疤痕产生;且保证引流通畅,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引流管,2、海绵,3、高分子敷料层,4、堵头,5、密封盖,6、无菌贴膜,7、通孔,8、单向阀,9、集液袋,10、负压机,11、连接带,12、导管,13、排液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凡是不背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改变或等同替代均包括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如图1所示,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1、海绵2、集液袋9、负压机10,所述海绵2顶部设有无菌贴膜6,无菌贴膜6的面积大于海绵2的面积,海绵2的底部设有高分子敷料层3,引流管1从海绵2的中上部横穿整个海绵2,位于海绵2内的引流管1侧壁及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7,引流管1的一端穿透海绵2后用堵头4封堵,堵头4通过连接带11固定于引流管1上,堵头4内侧的引流管1内固定有密封盖5,所述密封盖5为硅胶材质。另一端与集液袋9的入口连接,集液袋9的顶部通过导管12与负压机10连接,集液袋9前方的引流管1上设有单向阀8,集液袋9上还设有排液口13,排液口13与入口均设置于集液袋9的顶部。所述海绵2为医用PU海绵,海绵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所述高分子敷料层3由藻酸钙纤维、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制成。其制备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例1将重量比为5:3:11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性壳聚糖重量百分比为5%的纺丝溶液,超声1h,调节纺丝电压为30kV,纺丝液流量为1ml/h,用藻酸钙纤维覆盖在收集筒上,藻酸钙纤维距喷丝头距离为15cm,藻酸钙纤维收集纺丝后即为高分子敷料层。实施例2将重量比为4:2: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性壳聚糖重量百分比为8%的纺丝溶液,超声1h,调节纺丝电压为25kV,纺丝液流量为0.5ml/h,用藻酸钙纤维覆盖在收集筒上,藻酸钙纤维距喷丝头距离为10cm,藻酸钙纤维收集纺丝后即为高分子敷料层。实施例3将重量比为6:1: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性壳聚糖重量百分比为3%的纺丝溶液,超声1h,调节纺丝电压为15kV,纺丝液流量为2ml/h,用藻酸钙纤维覆盖在收集筒上,藻酸钙纤维距喷丝头距离为12cm,藻酸钙纤维收集纺丝后即为高分子敷料层。实施例4将重量比为8:3:7的羧甲基纤维素钠、聚丙烯酸钠、水溶性壳聚糖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成水溶性壳聚糖重量百分比为10%的纺丝溶液,超声1h,调节纺丝电压为20kV,纺丝液流量为1.5ml/h,用藻酸钙纤维覆盖在收集筒上,藻酸钙纤维距喷丝头距离为15cm,藻酸钙纤维收集纺丝后即为高分子敷料层。使用时,将创面清洁干净,根据创面大小覆盖或填充高分子敷料,然后将穿透引流管的PU海绵置于敷料正上方,用无菌贴膜粘覆于皮肤上进行密封固定,此时堵头将引流管的一端密封,打开单向阀,引流管的另一端通过集液袋与负压机连通,负压控制在125mmHg-450mmHg,开启负压进行引流。如发现有硬块出现,关闭负压,打开堵头,用医用注射器穿透硅胶密封盖向引流管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待有无菌生理盐水流至集液袋时关闭单向阀,堵上堵头,辅料主体软化后打开单向阀,开启负压引流。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专利技术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专利技术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专利技术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海绵、集液袋、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顶部设有无菌贴膜,海绵的底部设有高分子敷料层,引流管横穿整个海绵,位于海绵内的引流管侧壁及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引流管的一端穿透海绵后用堵头封堵,另一端与集液袋的入口连接,集液袋的顶部通过导管与负压机连接,集液袋前方的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包括引流管、海绵、集液袋、负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顶部设有无菌贴膜,海绵的底部设有高分子敷料层,引流管横穿整个海绵,位于海绵内的引流管侧壁及底部均设有多个通孔,引流管的一端穿透海绵后用堵头封堵,另一端与集液袋的入口连接,集液袋的顶部通过导管与负压机连接,集液袋前方的引流管上设有单向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从海绵的中上部横穿海绵。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无菌贴膜的面积大于海绵的面积。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为医用PU海绵。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的底部设有弧形凸起。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面修复用负压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代君罗高兴梁毅高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周代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