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具及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94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其中,至少部分侧壁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通过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一方面具有导热快,受热均匀的优点,另一方面有利于储存热量。通过设置炭质基体的侧壁中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厚度大的地方热阻相对减小,进而热量可从锅具的底部快速传递到侧壁上厚度加大的部位,对该区域相对应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可显著改善位于锅具内远离底壁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使其与靠近锅具底部的靠近热源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保持一致,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

Pots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ot, which is used for cooking utensils. The pot includes a pot matrix, a pot matrix is a carbon matrix, and a pot matrix includes a bottom wall and a side wall, in which at least part of the side wall is thicker than the bottom wall. By setting pot matrix as carbon matrix, on the one hand,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heat conduction and uniform heating,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conducive to heat storage. By setting the thickness of at least part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carbon matrix is bigger than the thickness of the bottom wall, the thermal resistance of the place with large thickness is relatively reduced, and then the heat can be quickly transferred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ot to the place where the thickness of the side wall is increased. Timely compensation of heat for the corresponding rice in this area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heating effect of the rice located far from the bottom wall of the pot and make it close to the pot. The heating effect of rice with bottom near heat source is consistent, which improves the taste and fullness of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锅具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具和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的锅具,一般选用铝、铁或不锈钢材质,拉伸成型。但铝、铁及不锈钢的传热性能较差,且热源大多集中在锅具的底部,这就导致锅具内上部的热量只能通过锅壁逐渐传递,导致在炊煮过程中,锅具内部的米饭,尤其是位于中上部的米饭无法吸收足够的热量,出现浸泡时间长,吸水过多,米饭易破裂等问题,且在烹饪结束后,也无法补充足够的热量对该区域的米饭进行烘干,致使锅具中上部的米饭又湿又烂,食用口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出一种锅具。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器具。有鉴于此,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锅具包括:锅具基体,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其中,至少部分侧壁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本技术提供的锅具,通过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一方面具有导热快,受热均匀的优点,另一方面有利于储存热量。具体地,通过设置炭质基体的侧壁中至少一部分区域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厚度大的地方热阻相对减小,进而热量可从锅具的底部快速传递到侧壁上厚度加大的部位,对该区域相对应的米饭及时补偿热量,可显著改善位于锅具内远离底壁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使其与靠近锅具底部的靠近热源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保持一致,使得锅具内部的米饭等食材可以均匀受热,从而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有效避免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而在烹饪结束后,锅具基体内仍然具有大量热释放,尤其是侧壁加厚的部分,侧壁储存的大量热能够对位于锅具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进一步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另外,设置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也有利于锅具基体的成型加工,无需像铝内锅及不锈钢内锅那样拉伸成型,而导致整体壁厚基本一致,炭质基体可通过压制、CNC等加工成型,加工方便,适合制备结构复杂且不等厚的锅具。另外,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锅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包括过渡部和主体部,过渡部与底壁相连接,主体部与过渡部相连接,主体部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侧壁至少由两部分组成,与底壁相连接的过渡部和与过渡部相连接的主体部。通过限定主体部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即限定相对远离底壁的主体部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使得烹饪过程中,热量能够快速地传递到较厚的主体部上,并逐渐渗透到锅具内位于中上部的米饭处,可及时为该区域的米饭补充足够的热量,使其与靠近锅具底部的靠近热源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保持一致,避免该区域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另外,在烹饪结束后,由于主体部的厚度较厚,进而主体部上储存了大量热,可对位于锅具内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有利于该处米饭的烘干,提高米饭口感与饱满度。优选地,主体部的厚度各处保持一致,便于加工,当然主体部各处的厚度也可不同或不完全一致,只要满足任一处厚度均大于底壁即可。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过渡部的厚度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底壁所在方向逐渐减小;或过渡部的厚度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底壁所在方向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或过渡部包括与底壁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与主体部相连接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的厚度等于底壁的厚度,第二区域的厚度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第一区域所在方向逐渐减小。在该技术方案中,除与底壁连接处外,过渡部的其余部位的厚度可大于底壁的厚度,也可部分小于底壁的厚度。具体地,过渡部的厚度可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底壁所在方向逐渐减小,方便生产加工,且厚度的逐渐变化,也有利于热量快速且均匀的传递,同时,过渡部的厚度较厚,也有利于对位于中下部的米饭进行加热,减小该区域的米饭的受热效果与位于内锅下部的米饭的受热效果的差距。过渡部的厚度也可从主体部所在方向至底壁所在方向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此时,过渡部中存在厚度小于底壁的部位,节省炭质基体的用料,节约成本。过渡部也可部分与底壁等厚,部分大于底壁的厚度,通过限定过渡部的与底壁相连接的第一区域与底壁等厚,与主体部相连接的第二区域的厚度大于底壁的厚度,使得位于第二区域所在高度处的米饭,能够得到第二区域储存的热量的补充,均衡米饭在第一区域处和第二区域处的受热情况,提高米饭的受热均匀性,提高米饭口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的最大厚度与侧壁的最小厚度的比值范围为1至4。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侧壁的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比值的取值范围为1至4。当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比值为1时,此时,侧壁等厚度,进而侧壁整体的厚度均大于底壁的厚度,考虑到棱角处米饭不易盛出及集中受热等问题,在两者的连接处,优选地,在锅具基体的内表面弧形过渡,而在锅具基体的外表面阶梯性连接,避免锅具内部出现棱角而影响米饭的受热效果。当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比值为4时,此时侧壁的厚度变化较大,壁厚更厚的地方可储存大量的热,从而可更好地补偿米饭,减小与底壁处米饭的受热效果的差距。当然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比值也可在1与4之间的任一值,可根据热盘的加热情况及具体规格,设定侧壁各处的厚度,及自身厚度的变化幅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的最大厚度范围为5mm至20mm;和/或侧壁的最小厚度范围为5mm至20mm。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侧壁的最大厚度在5mm至20mm之间,侧壁的最小厚度也在5mm至20mm之间,一方面避免侧壁的最小厚度过小,小于5mm而不利于热量传递与热量存储,另一方面避免侧壁的最大厚度过大,大于20mm而导致锅具整体重量过重,浪费资源。且在炭质基体的侧壁的厚度在5mm至20mm之间的情况下,不仅锅具受热性好,热储存量大,而且也不会出现锅具过重的问题,便于用户使用,节约生产成本。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侧壁中厚度大于底壁的部位为加厚部位,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总长度H1与侧壁的高度H0的比值范围为0.2至1。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限定侧壁中厚度大于底壁厚度的部位为加厚部位,并限定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总长度H1占侧壁的高度H0的0.2至1,有效避免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延伸长度较小,小于侧壁整体的0.2倍,而导致加厚部位的导热和蓄热效果不明显,无法显著对锅具内的米饭补充热量。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总长度H1与侧壁的高度H0的比值大于0.5。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延伸的总长度H1占侧壁整体高度H00.5倍或更多,使得侧壁能够储存足够的热量并实现热量的快速传递,保证足够多的加厚部位来对内部的米饭补充热量,确保米饭的口感与饱满度。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分布。在该技术方案中,具体限定加厚部位在高度方向上连续分布,方便生产加工。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加厚部位至少位于侧壁的中上部。在该技术方案中,加厚部位至少位于侧壁的中上部,可着重针对锅具内部位于中上部的米饭补充热量,避免位于锅具中上部的米饭因浸泡时间过长而破裂,且有利于烹饪结束后的烘干,提高米饭的饱满度与口感。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锅具为石墨锅。在该技术方案中,锅具可选用石墨粉制作成型,以形成石墨锅,也可以以其他种类的炭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具基体,所述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所述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其中,至少部分所述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底壁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用于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具包括:锅具基体,所述锅具基体为炭质基体,所述锅具基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其中,至少部分所述侧壁的厚度大于所述底壁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包括过渡部和主体部,所述过渡部与所述底壁相连接,所述主体部与所述过渡部相连接,所述主体部的厚度大于所述底壁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厚度从所述主体部所在方向至所述底壁所在方向逐渐减小;或所述过渡部的厚度从所述主体部所在方向至所述底壁所在方向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或所述过渡部包括与所述底壁相连接的第一区域和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等于所述底壁的厚度,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从所述主体部所在方向至所述第一区域所在方向逐渐减小。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李洪伟李兴航曹达华杨玲刘小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