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盒及应用有该冷凝盒的蒸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94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22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凝盒,包括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盒体,竖向设置在盒体内的进汽管,设置在盒体内并套设在进汽管上的冷凝盘,出水口位于盒体的底部;进汽管的上端通至盒体的顶部并在盒体的顶部形成进汽口,进汽管的下端靠近盒体的底部,冷凝盘上开设有多个小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还涉及一种蒸箱,包括冷凝盒、水箱、真空泵,水箱的出水口与冷凝盒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通道,水箱的进水口和冷凝盒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回水通道,冷凝盒的出汽口与真空泵相连接,真空泵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冷凝盒及蒸箱的蒸汽冷凝量大、工作能耗少,工作效率高。

A condensation box and a steaming box with the condensation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densation box, which comprises a box body with an inlet and an outlet, a steam inlet pipe vertically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 condensation plate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and arranged on the inlet pipe, and a water outlet loca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the upper end of the steam inlet pipe leads to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and forms a steam inlet at the top of the box body, the lower end of the steam inlet pipe is close to the bottom of the box body, and the condensation plate. There are many small holes.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lates to a steam box, which comprises a condensation box, a water tank and a vacuum pump.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inlet of the condensation box. The water inlet of the water tank and the water outlet of the condensation box are connected with a backwater channel. The steam outlet of the condensation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vacuum pump, and the vacuum pump and the water tank are connected with a backflow channel. The steam condensation capacity of the condensation box and the steaming box in the utility model is large, the work energy consumption is low, and the work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盒及应用有该冷凝盒的蒸箱
本技术涉及冷凝
,特别涉及一种冷凝盒,还涉及应用有该冷凝盒的蒸箱。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大多数蒸箱在蒸制食物时,将产生的蒸汽通过排汽管直接排除到大汽中,如此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损耗,影响整机的能效,同时排除的高温蒸汽携带了大量的热量,容易烫伤用户。授权公告号为CN205433401U(申请号为201521104504.4)的中国技术专利《电蒸箱排汽冷凝结构》,其中公开的冷凝结构包括排汽座、设置在排汽座内的冷凝板,冷凝板上方设置排汽盖,通过排汽盖和冷凝板的作用,减缓蒸汽上行速度,进而加快蒸汽在冷凝板上的冷凝,减少电蒸箱中水汽向箱体外的扩散,节约了水分和能源。但是该结构并不能保证对所有的蒸汽进行冷凝,仍然会有蒸汽溢出,对蒸汽的冷凝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蒸汽冷凝效果的冷凝盒。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热能利用率的蒸箱。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盒体的底部;进汽管,竖向设置在所述盒体内,所述进汽管的上端通至所述盒体的顶部并在盒体的顶部形成进汽口,所述进汽管的下端靠近盒体的底部;冷凝盘,设置在所述盒体内并套设在所述进汽管上,所述冷凝盘上开设有多个小孔。优选地,进汽管的下端对应于所述出水口设置。为了方便盒体内的水能够更好的排出,所述盒体底部的上表面自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为了增强冷凝效果,所述冷凝盘设置有两个,两个冷凝盘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在所述进汽管上。为了方便安装,限制两个冷凝板之间的间距。所述进汽管的外壁上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凸棱,位于上方的冷凝盘的上表面抵在所述凸棱的下表面上;所述进汽管外还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抵在位于上方的冷凝盘的下表面上,所述套筒的下端抵在位于下方的冷凝盘的上表面上,位于下方的冷凝盘固定连接在所述进汽管上。为了方便冷凝盘上冷凝水的收集,两个冷凝盘沿径向向外的方向相对倾斜设置。为了方便对冷凝盘进行定位,每个冷凝盘的边缘上沿径向凸设有凸起部,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上沿竖向设置有能供所述凸起部置入的导向槽。为了方便对未实现冷凝的蒸汽进行进一步的冷凝,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出汽口。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前述的冷凝盒的蒸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冷凝盒,还包括水箱、真空泵,所述水箱的出水口与冷凝盒的进水口之间连接有进水通道,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和冷凝盒的出水口之间连接有回水通道,所述冷凝盒的出汽口与真空泵相连接,所述真空泵与水箱之间连接有回流通道。为了方便控制进水通道、回水通道以及回流通道的工作情况,所述进水通道上设置有进水泵和进水阀,所述回水通道上设置有回水泵和回水阀,所述回流通道上设置有回流泵和回流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中的冷凝盒中通过设置进水口、出水口能够实现向冷凝盒中的通水和排水,并且将进汽管的下端通至到冷凝盒的底部,如此在对蒸汽进行冷凝作用时,可以在冷凝盒内通入水,而自进汽管进入冷凝盒中的蒸汽直接进入到冷凝盒底部的水中,增大了蒸汽的冷凝量。在此基础上,通过冷凝盘的作用,有效阻挡未冷凝的蒸汽,使得未冷凝的蒸汽在冷凝盘上进一步冷凝,提高了蒸汽的冷凝效果。本技术中的蒸箱,将冷凝盒、真空泵以及水箱连接在一起,水箱在能够回收冷凝盒冷凝的蒸汽的基础上,还能回收自真空泵冷凝的蒸汽,同时水箱自身还可以对未冷凝的蒸汽进行进一步的冷凝,如此实现对蒸汽的充分冷凝。水箱中的水在吸收蒸汽的热量的基础上,能够供给蒸箱中的蒸汽发生器,减少了工作能耗,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凝盒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凝盒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冷凝盒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蒸箱的连通通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中的冷凝盒可以应用在需要对蒸汽进行冷凝处理的装置中,为了方便描述,本实施例对应用有冷凝盒的蒸箱进行描述,同时实现对冷凝盒以及蒸箱进行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蒸箱在包括现有蒸箱的具有蒸汽排汽口的箱体、蒸汽发生器等基本结构外,还包括两个冷凝盒100、水箱200以及真空泵300。两个冷凝盒100分别定义为一级冷凝盒101和二级冷凝盒102。每个冷凝盒100包括盒体1、进汽管2和两个冷凝盘3。其中盒体1包括能够对合连接在一起的上壳15和下壳16,上壳15和下壳16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进汽管2竖向设置在盒体1内,进汽管2的上端伸出盒体1的顶部并一体连接在盒体1的顶部上,进汽管2的上端则在盒体1的顶部形成进汽口21,进汽管2向下伸至靠近盒体1底部的位置。另外盒体1的顶部还开设有进水口11和出汽口14,盒体1的底部开设有出水口12,并且出水口12和进气管的下端端口相对应。为了方便盒体1内的水自出水口12排出,本实施例中所述盒体1底部的上表面自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即出水口12位于盒体1底部的最低位置。两个冷凝盘3沿径向也倾斜设置,本实施例中,两个冷凝盘3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在进汽管2上,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自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向下倾斜,位于下方的冷凝盘3自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进而使得两个冷凝盘3的倾斜方向相对设置。每个冷凝盘3上呈发散状均匀分布开设有多个小孔31,为了提高两个冷凝盘3对蒸汽的阻挡作用以提高冷凝效果,两个冷凝盘3上的小孔31相对交错设置。为了实现该交错效果,每个冷凝盘3的边缘上径向向外凸设有凸起部32,盒体1的内侧壁上对应于每个冷凝盘3分别设置有竖向的导向槽13,不同的导向槽13沿盒体1的内侧壁周向分布。安装时,分别将两个冷凝盘3上的凸起部32置入到对应的导向槽13中,进而套设在进汽管2外,如此实现冷凝盘3上的小孔31相对交错的效果。另外,为了保证两个冷凝盘3之间的间距,本实施例中在进汽管2的外壁上径向向外凸设有凸棱22,还在进汽管2外套设一个套筒4。安装时,先将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自进汽管2的下端套设在进汽管2上,使得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的上表面抵在凸棱22的下表面上。然后再将套筒4套设在进汽管2上,使得进汽管2的上端面抵在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的下表面上,然后再将位于下方的冷凝盘3自进汽管2的下端套设在进汽管2上,使得位于下方的冷凝盘3的上表面抵在套筒4的下端上,进而再将冷凝盘3固定连接在。如此实现两个冷凝盘3在进汽管2上的安装,套筒4的长度则保证了两个冷凝盘3的间距。另外在水箱200的出水口12与两个冷凝盒100的进水口11之间分别连接进水通道400,在水箱200的进水口11和两个冷凝盒100的出水口12之间分别连接有回水通道500。一级冷凝盒101的进汽口21与蒸汽排汽口相连接,一级冷凝盒101的出汽口14与二级冷凝盒102的进汽口21相连接,二级冷凝盒102的出汽口14与真空泵300相连接。并且在真空泵300与水箱200之间连接有回流通道600。在每条进水通道400上设置有进水泵401和进水阀402,在每条回水通道500上设置有回水泵501和回水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位于所述盒体(1)的底部;进汽管(2),竖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进汽管(2)的上端通至所述盒体(1)的顶部并在盒体(1)的顶部形成进汽口(21),所述进汽管(2)的下端靠近盒体(1)的底部;冷凝盘(3),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并套设在所述进汽管(2)上,所述冷凝盘(3)上开设有多个小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盒,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1),设置有进水口(11)和出水口(12),所述出水口(12)位于所述盒体(1)的底部;进汽管(2),竖向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所述进汽管(2)的上端通至所述盒体(1)的顶部并在盒体(1)的顶部形成进汽口(21),所述进汽管(2)的下端靠近盒体(1)的底部;冷凝盘(3),设置在所述盒体(1)内并套设在所述进汽管(2)上,所述冷凝盘(3)上开设有多个小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进汽管(2)的下端对应于所述出水口(12)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1)底部的上表面自中心向外的方向上向上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盘(3)设置有两个,两个冷凝盘(3)沿上下方向间隔套设在所述进汽管(2)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汽管(2)的外壁上径向向外延伸设置有凸棱(22),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的上表面抵在所述凸棱(22)的下表面上;所述进汽管(2)外还套设有套筒(4),所述套筒(4)的上端抵在位于上方的冷凝盘(3)的下表面上,所述套筒(4)的下端抵在位于下方的冷凝盘(3)的上表面上,位于下方的冷凝盘(3)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卡卡曹骥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