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424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5: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包括:支柱,所述支柱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面板,所述圆形面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与圆形面板垂直,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面板与第四面板相互垂直;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有一底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升降轨雷达卫星轨道特点和本地入射角情况,调整矩形面板位置和高度,优化角反射器的反射效率,在反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达到减小角反射尺寸的目的,可节约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
本技术涉及变形监测
,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
技术介绍
角反射器是指利用金属板材,根椐不同用途做成的不同规格电磁波反射器。当雷达卫星所发射的电磁波到达角反射后,通过镜面反射可将电磁波从来波方向原路反射回去,从而得到增强回波信号强度的作用。随着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InSAR)的快速发展,角反射器常被用来在植被较为茂密的地区加密监测点,考虑到角反射器所反射的电磁波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和稳定性,其在干涉图中具有较高的相干性,可提高InSAR变形监测的精度。现有技术中的角反射器,多为单一朝向,仅适用于同一种轨道的SAR卫星,无法同时用于反射升轨和降轨雷达卫星的电磁波信号,使用效率较低,由于仅能够获取单一轨道卫星的信号,导致其仅能对某些特定方向的变形敏感,不利于监测点三维变形分析。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角反射器由于朝向单一导致使用效率低的问题。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支柱,所述支柱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面板,所述圆形面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与圆形面板垂直,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面板与第四面板相互垂直;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有一底座。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为矩形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为扇形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为三角形面板。优选地,所述第二面板与第三面板之间的角度等于升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降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的两者之和再加上90度。优选地,所述支柱设置成方形或圆形。优选地,所述底座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螺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能够有效的提高角反射器的使用效率,同时,基于升降轨雷达卫星轨道特点和本地入射角情况,调整矩形面板位置和高度,优化角反射器的反射效率,在反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达到减小角反射尺寸的目的,可节约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较佳实施例中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较佳实施例的部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较佳实施例中的底座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又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如图1和图2所示,支柱6,所述支柱6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面板1,所述圆形面板1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所述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皆与圆形面板垂直,所述第一面板2与第二面板3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面板4与第四面板5相互垂直;所述支柱6底部设置有一底座7。该角反射器用于反射电磁波信号,该圆形面板1的半径与矩形面板的宽度相等,该圆形面板1的厚度略高于矩形面板的厚度,以增强结构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皆为矩形面板。所述圆形面板1与第一面板2和第二面板3所形成的角反射结构可用于降轨雷达卫星电磁波信号的反射,所述圆形面板1与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所形成的角反射结构可用于升轨雷达卫星电磁波信号的反射。支柱6需要一定的宽度,以保证角反射器的稳定性,支柱6需要一定的长度,以减弱地面杂波对信噪比的影响,底座7可由金属板制成。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皆为扇形面板,如图5所示。相比矩形面板,使用相同内径扇形面板的角反射器的反射效率虽然较低,但是,该技术方案使整体结构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同时更加美观。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面板2、第二面板3、第三面板4和第四面板5皆为三角形面板,如图6所示。相比长方向面板和扇形面板,使用相同内径三角面板的角反射器反射效率较低,假设面板的内径尺寸为6λ(λ为电磁波波长),相比原技术方案,可替代的技术方案理论上反射强度会降低约10dB,但是,该技术方案使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更高,所需耗材更少。此外,三角形面板的反射器可在较宽的入射角范围内取得稳定的回波强度,更适用于SAR影像的定标。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面板3与第三面板4之间的角度等于升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降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的两者之和再加上90度。如图2所示,第二面板3与第三面板4之间的角度为α,α=升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降轨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90°,以适应升降轨雷达卫星轨道的特点,提高反射强度。以目前处于服役期的雷达卫星(TerraSAR、COSMO-SkyMed、Sentinel-1等)为例,并以深圳当地纬度为参考,升轨雷达卫星轨道与北方向的夹角约为11°00′,降轨雷达卫星轨道与北方向夹角约为以11°40′,则夹角α可设为112°40′。如图3所示,其中a为圆形面板1的半径,b为矩形面板的高度:假设雷达卫星电磁波的入射角为θ,在a一定的情况,b的最优长度为a/tan(θ),以增强角反射器的雷达散射截面。若入射角θ为45°,则面板为正方板最优。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支柱6设置成方形或圆形,支柱6用于支撑角反射器的圆形面板1。本技术进一步较佳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底座7的边缘设置有多个螺孔8。通过多个螺孔8可用于将该角反射器固定于观测墩上。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能够有效的提高角反射器的使用效率,同时,基于升降轨雷达卫星轨道特点和本地入射角情况,调整矩形面板位置和高度,优化角反射器的反射效率,在反射强度一定的情况下达到减小角反射尺寸的目的,可节约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所述支柱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面板,所述圆形面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与圆形面板垂直,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面板与第四面板相互垂直;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有一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所述支柱顶部设置有一圆形面板,所述圆形面板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与圆形面板垂直,所述第一面板与第二面板相互垂直,所述第三面板与第四面板相互垂直;所述支柱底部设置有一底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三面板和第四面板皆为矩形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持双轨多卫星多入射角的小型角反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面板、第二面板、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洲李陶龚春龙熊寻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北斗智星勘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