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19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5:24
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降水系统包括支架、降水管和供水管路,支架的顶部固定有降水管,降水管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降水管上固定有喷头;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和风机箱,风机箱和整流箱通过波纹软管连接,整流箱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风机箱的左侧开口,风机箱中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上固定有扇叶,整流箱和风机箱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上。该装置结构简单,可自行组装加工制作而成。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研究不同坡度下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的土壤侵蚀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风力同时耦合作用下的响应。

A Simulator for Studying Soil Erosion of Intercropping Groups under Wind-Rain Compound A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
本技术涉及土壤侵蚀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
技术介绍
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或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因此,根据外营力的种类,可将土壤侵蚀划分为水力侵蚀、风力侵蚀和冻融侵蚀等。而风雨复合侵蚀是指风力和水力对同一对象(区域)的共同或交替作用,从而产生有别于单一营力的侵蚀、搬运及沉积过程。依据风力与水力作用的耦合方式,可分为风力与水力(雨滴)直接耦合的风雨共同侵蚀和通过时间上交替耦合的风雨交替侵蚀两种类型。目前,风雨复合侵蚀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成为热点研究领域和前沿科学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但研究结果主要集中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发生的风雨交替侵蚀,而针对风雨共同侵蚀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其中尤以作物多样性种植的土壤侵蚀对风雨共同作用的响应缺乏基础数据和深入的探讨。因此,若能利用新型装置测量间作群体的土壤侵蚀对风雨复合作用的响应,则有助于揭示间作群体控制和减少土壤侵蚀的机制,深化对作物多样性种植体系提高坡耕地可持续性利用机理的认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该装置系统结构简单,可自行组装加工制作而成。更重要的是,采用本技术可研究不同坡度下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的土壤侵蚀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风力同时耦合作用下的响应,填补目前风雨共同侵蚀在作物多样性种植体系研究中所欠缺的基础数据,解析间作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果的机制。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所述的降水系统包括支架、降水管和供水管路,支架高度为9m,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横杆,横杆上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降水管,降水管均与固定于支架端部横杆上的供水管连接,每根降水管上固定有若干喷头,降水管与供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电磁流量调节阀,电磁流量调节阀与降雨流量控制箱连接,供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供水管、水箱和水泵组成供水管路;所述的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箱壳上嵌入有触控调节面板,箱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单片机和A/D转换器,电磁流量调节阀与D/A转换器连接,D/A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和风机箱,风机箱和整流箱通过波纹软管连接,整流箱的左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头管,箱体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风机箱的右面板上设有第二接头管,波纹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连接,风机箱的左侧开口处安设有细铁丝网,细铁丝网的网孔大小为3cm×3cm,风机箱中固定有支座,支座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引出连接导线,连接导线设有电风扇调速器,电动机的转子上固定有扇叶,扇叶的转动中心和第二接头管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整流箱和风机箱的底部均固定有4个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上,分别调节整流箱和风机箱底部的伸缩杆的高度可改变整流箱的右面板出风口的风向,底板的底部固定有万向滑轮。进一步的,所述的降水管上开有等间距的螺纹连接孔,喷头呈莲蓬状并与降水管的螺纹连接孔螺纹连接,降水管和供水管为PVC管。进一步的,所述的蜂窝器为箱式结构且两端开口,蜂窝器的内部设有截面呈蜂窝状结构的多孔通道。进一步的,所述的波纹软管为PVC波纹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装置系统结构简单,可自行组装加工制作而成。同时,采用本技术可研究不同坡度下玉米马铃薯间作群体的土壤侵蚀对不同降雨强度和不同风力同时耦合作用下的响应,填补目前风雨共同侵蚀在作物多样性种植体系研究中所欠缺的基础数据,解析间作具有良好水土保持效果的机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的系统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是所述的整流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风机箱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所述的降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所述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现有的土壤侵蚀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支架,2-降水管,3-水箱,4-整流箱,5-风机箱,6-波纹软管,7-伸缩杆,8-底板,9-土壤侵蚀模拟装置,10-降雨流量控制箱,11-横杆,21-喷头,22-电磁流量调节阀,23-螺纹连接孔,31-水泵,32-供水管,41-第一接头管,42-蜂窝器,43-阻尼网,44-出风口,51-第二接头管,52-扇叶,53-电动机,54-支座,55-连接导线,56-电风扇调速器,91-底箱,92-侵蚀箱,93-径流拦截板,94-径流管,101-触控调节面板,102-D/A转换器,103-单片机,104-蓄电池。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5所示,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所述的降水系统包括支架1、降水管2和供水管路,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横杆11,横杆11上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降水管2,降水管2均与固定于支架端部横杆11上的供水管32连接,每根降水管2上固定有若干喷头21,降水管2与供水管32的连接处设有电磁流量调节阀22,电磁流量调节阀22与降雨流量控制箱10连接,供水管32与水箱中的水泵31连接,供水管32、水箱3和水泵31组成供水管路;所述的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10包括箱体,箱体的箱壳上嵌入有触控调节面板101,箱体内固定有蓄电池104、单片机103和D/A转换器102,电磁流量调节阀22与D/A转换器102连接,D/A转换器102与单片机103连接,单片机103与蓄电池104连接;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4和风机箱5,风机箱5和整流箱4通过波纹软管6连接,整流箱4的左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头管,箱体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44,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42和阻尼网43,风机箱5的右面板上设有第二接头管51,波纹软管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管41和第二接头管51连接,风机箱5的左侧开口安设有细铁丝网,细铁丝网的网孔大小为3cm×3cm,风机箱5中固定有支座54,支座54上固定有电动机53,电动机53引出连接导线55,连接导线55设有电风扇调速器56,电动机53的转子上固定有扇叶52,扇叶52的转动中心和第二接头管51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整流箱4和风机箱5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7,伸缩杆7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8上,底板8的底部固定有万向滑轮。其中的,所述的降水管2上开有等间距的螺纹连接孔23,喷头21呈莲蓬状并与降水管2螺纹连接,降水管2和供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所述的降水系统包括支架、降水管和供水管路,支架的下方固定有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横杆,横杆上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降水管,降水管均与固定于支架端部横杆上的供水管连接,每根降水管上固定有若干喷头,降水管与供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电磁流量调节阀,电磁流量调节阀与降雨流量控制箱连接,供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供水管、水箱和水泵组成供水管路;所述的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箱壳上嵌入有触控调节面板,箱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单片机和D/A转换器,电磁流量调节阀与D/A转换器连接,D/A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和风机箱,风机箱和整流箱通过波纹软管连接,整流箱的左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头管,箱体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风机箱的右面板上设有第二接头管,波纹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管和第二接头管连接,风机箱的左侧开口处安设有细铁丝网,风机箱中固定有支座,支座上固定有电动机,电动机引出连接导线,连接导线设有电风扇调速器,电动机的转子上固定有扇叶,扇叶的转动中心和第二接头管的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整流箱和风机箱的底部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的另一端固定于底板上,分别调节整流箱和风机箱底部的伸缩杆的高度可改变整流箱的右面板出风口的风向,底板的底部固定有万向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究风雨复合作用下间作群体土壤侵蚀的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降水系统和吹风系统;所述的降水系统包括支架、降水管和供水管路,支架的下方固定有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支架的顶部固定有若干横杆,横杆上固定有若干平行的降水管,降水管均与固定于支架端部横杆上的供水管连接,每根降水管上固定有若干喷头,降水管与供水管的连接处设有电磁流量调节阀,电磁流量调节阀与降雨流量控制箱连接,供水管与水箱中的水泵连接,供水管、水箱和水泵组成供水管路;所述的降雨流量调节控制箱包括箱体,箱体的箱壳上嵌入有触控调节面板,箱体内固定有蓄电池、单片机和D/A转换器,电磁流量调节阀与D/A转换器连接,D/A转换器与单片机连接,单片机与蓄电池连接;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整流箱和风机箱,风机箱和整流箱通过波纹软管连接,整流箱的左面板上设有第一接头管,箱体的右面板上开有出风口,箱体内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有蜂窝器和阻尼网,风机箱的右面板上设有第二接头管,波纹软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云吴开贤吴伯志段颖丹杨艳兵杨坤张建雄李建雷丹丹张荣枝李永贤王超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