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06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多个平行板电容器均匀地布置于翅片管蒸发器的进风口处的铝翅片之间;在平行板电容器与铝翅片之间填充绝缘材料;每个平行板电容器均与智能电容仪表连接,且每个电容器与智能电容仪表之间均安装一个中间继电器,智能电容仪表通过PLC控制系统控制不同中间继电器的通断测量对应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PLC控制系统;将三组可变功率的电加热器分别布置在翅片管蒸发器的上、中、下三层用于除霜,PLC控制系统用以采集温度、电容参数并控制每个中间继电器、每个电加热器及冷凝机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除霜不足及无效除霜所造成的系统高能耗、房间温湿度波动大等缺点,节能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
本技术涉及低温制冷、冷冻冷藏及暖通空调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
技术介绍
蒸发器作为制冷系统中的必要设备之一,其换热性能的优良关系着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处于冬季低温运行工况下的空调系统或低温冷冻冷藏系统的蒸发器极易结霜,尤其是高湿环境的食品冷冻冷藏环境,蒸发器结霜更为严重,霜层的生成增加了传热热阻,使蒸发器的换热性能显著降低,因此实现蒸发器的无霜环境或换热器的高效除霜对于提高制冷系统效率,降低系统能耗具有重要意义。在除霜过程中,除霜启停控制点的精确获取对于系统的运行性能、能耗及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除霜过早会增加额外的系统除霜能耗;除霜不及时则会降低蒸发器换热性能,使系统运行效率降低,增加压缩机组额外的功耗;除霜时间过短无法达到除霜目的;除霜时间过长不仅除霜能耗增加,而且增加了房间额外的热负荷,不利于房间温湿度的稳定,其高温还有可能造成蒸发器的损害,因此技术一种能够精确界定除霜启停控制点的方法对于提高系统运行性能、降低系统能耗,使系统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微型冷库目前除霜方式多采用简单易操作的电加热除霜,且一般根据人为判断除霜时的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冷风机(1)、冷凝机组(2)、PLC控制系统(3)、智能电容仪表(4)、中间继电器(5)、铝翅片(6)、绝缘材料(7)、平行板电容器(8)、电加热器(9)和翅片管蒸发器(10);将多个平行板电容器(8)均匀地布置于翅片管蒸发器(10)的进风口处的铝翅片(6)之间;在平行板电容器(8)与铝翅片(6)之间填充绝缘材料(7);每个平行板电容器(8)均与智能电容仪表(4)连接,且每个电容器与智能电容仪表之间均安装一个中间继电器(5),智能电容仪表(4)通过PLC控制系统(3)控制不同中间继电器(5)的通断测量对应平行板电容器(8)的电容,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法智能除霜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冷风机(1)、冷凝机组(2)、PLC控制系统(3)、智能电容仪表(4)、中间继电器(5)、铝翅片(6)、绝缘材料(7)、平行板电容器(8)、电加热器(9)和翅片管蒸发器(10);将多个平行板电容器(8)均匀地布置于翅片管蒸发器(10)的进风口处的铝翅片(6)之间;在平行板电容器(8)与铝翅片(6)之间填充绝缘材料(7);每个平行板电容器(8)均与智能电容仪表(4)连接,且每个电容器与智能电容仪表之间均安装一个中间继电器(5),智能电容仪表(4)通过PLC控制系统(3)控制不同中间继电器(5)的通断测量对应平行板电容器(8)的电容,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传送给PLC控制系统(3);将三组可变功率的电加热器(9)分别布置在翅片管蒸发器(10)的上、中、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松松刘斌陈爱强朱宗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