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4032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57
一种调风装置,适用于具有进风口的通风管道,所述调风装置具有设置在进风口外侧的盖板,所述调风装置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盖板面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呈一夹角,从而可将所述进风口处侧向行进的风转换为沿管道轴向行进,并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所述调风装置能够避免在所述通风管道口处由于风对吹降低风量,并且可通过所述导风机构实现对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的调节。

Air condi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调风装置
本技术属于气体流量控制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对风机通风管道进风口的风速进行调节的装置。
技术介绍
通风设备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为工业、建筑施工的加热、通风以及制冷;生活住宅中冰箱、空调等的空气交换、电子设备冷却等诸多方面。例如,在隧道的应用场景中,由于隧道内部环境封闭且潮湿,部分区域内还会积聚污水和污物,尤其在隧道施工、地铁修建等场景下炸药爆炸、内燃机的使用、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有害气体,因此需要开启风机对隧道内部进行通风换气。当车流在隧道中通过时或工作人员在隧道内工作时,均需要通风设备保持工作状态对隧道内持续通风换气。再如在基建(如地铁、医院等公共场所)场景中,为保持相对封闭环境内的空气交换,也大量应用通风换气设备。因此在上述场景中,空气在风机带动下通过现有的流通路径时产生的高频噪音一方面在隧道等相对封闭且空旷的环境中会被明显放大,在隧道中形成强烈且持续的环境噪音;另一方面当通风换气设备架设于居住区附近时,亦对市环境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上述噪音的影响,并妥善处理好通风换气需求与降低噪音的关系,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通风管道进风口处是沿管道轴向直接进风(图1),由于这种方式导致通风管道进风口处风速较高从而产生较强风噪噪音。为了克服轴向进风带来的问题,可在通风管道进风口处设置与该进风口保持一定距离的盖板,使风从进风口和盖板之间相对应地侧向进入,可有效地减少噪音。然而,如图2所示,采取盖板侧向进风的方式,在侧向相对方向吹入的风会在通风管道进风口处相互抵消,这样进入管道的风速和风量会大打折扣,尤其是当要提高通风换气效率而需要增加进风的风速和风量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专利US6193011B1(文献1)公开了一种风机进风口控制装置技术的方案,其通过垂直设置的管道来改变气流方向,通过穿孔进风口管道、消音材料和元件的设置来降低噪音。但该方式的垂直管道结构繁复,且采用消音材料和元件无法改变风速和风量,效率较低。此外,由于文献1属于单侧向进风的方式,因此其未能意识到现有技术中侧向相对方向进风所存在的问题。专利CN103245043A公开了一种变风量低温送风口装置(文献2),其通过风量调节阀和变风量控制器、以及送风面板来调节送风风量。然而文献2的上述方案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文献2中风量调节阀设置在连接管内部,无法对进风口的风量进行调节,无法防止进风口的风量对冲作用;二是文献2可通过风量调节阀调节进入连接管的风量,但不能调节风速无法控制气流在管内的冲撞;三是文献2的风量调节阀仅起到阀门的作用,无法同时兼具阀门和风向转向的作用。同样的,文献2属于单侧向进风的方式,因此其未能意识到现有技术中侧向相对方向进风所存在的问题。此外,控制噪音和提高风速是矛盾体,高风速往往伴随着高噪音,如何根据具体的场景,例如隧道中车流的多少、通风需求的强弱、不同时间段来有效地平衡噪音和风速,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调风装置,适用于具有进风口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装置具有设置在进风口外侧的盖板,所述调风装置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盖板面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呈一夹角,从而可将所述进风口处侧向行进的风转换为沿管道轴向行进,并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机构为沿侧向相对方向而成对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数量为2或4片,并沿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周向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导风机构枢接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上,并以该枢接位置为中心做摆动运动。进一步的,通过所述摆动运动,使得所述夹角在0度-90度的范围内变化,并通过所述夹角的变化,进而调节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进一步的,所述夹角可被设置为第一夹角和第二夹角;在所述第二夹角时,通过所述导风机构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大于在第一夹角时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进一步的,所述夹角还可被设置为第三夹角;在所述第三夹角时,通过所述导风机构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大于在第一夹角时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但小于在第二夹角时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角选自30度-60度;所述第一夹角和第三夹角选自15度-30度或60度-85度。进一步的,在所述盖板中间部分设置有可启闭的门和与所述门对应设置的进风开口,所述门能够实现对所述进风开口的启闭;所述门对进风开口的开启能够使风经过所述进风开口沿所述通风管道的轴向行进,并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1)本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极大避免通风管道口处由于风对吹降低风量,同时也可实现对通风管道进风口风量和/或风速的调节。(2)本技术通过对通风管道进风口处风速的调节可以实现对噪音的调节。(3)本技术能够根据时间段或通风需求的强弱等不同的场景,灵活地对通风管道进风口风速进行控制,以达到噪音和风速的平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管道进风口处,沿其轴向方向直接进风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管道进风口处,设置盖板从而侧向进风的示意图;图3(a)-3(b)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盖板和导风机构呈90度角的侧视图;图5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盖板和导风机构呈60-85度范围中某一角度的侧视图;图6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盖板和导风机构呈30-60度范围中某一角度的侧视图;图7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盖板和导风机构呈15-30度范围中某一角度的侧视图;图8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盖板和导风机构呈0度角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3(a)-3(b),为本技术调风装置的立体示意图,所述调风装置具有可容纳风机2的通风管道1,所述风机2通过支撑装置(图中未示出)固定于通风管道1内。所述通风管道1具有前后开口的两端部,分别为出风口和进风口。在进风口处外侧设置有盖板3,优选地,盖板3通过连接机构5(图3(a)中示出,图3(b)中隐去而未示出)固定连接于进风口外侧。所述盖板3在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调风装置,适用于具有进风口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装置具有设置在进风口外侧的盖板,所述调风装置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盖板面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呈一夹角,从而可将所述进风口处侧向行进的风转换为沿管道轴向行进,并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风装置,适用于具有进风口的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风装置具有设置在进风口外侧的盖板,所述调风装置还具有设置在所述盖板面向所述进风口一侧的导风机构,所述导风机构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呈一夹角,从而可将所述进风口处侧向行进的风转换为沿管道轴向行进,并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为沿侧向相对方向而成对设置的叶片,所述叶片数量为2或4片,并沿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周向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机构枢接于所述盖板的所述一侧上,并以该枢接位置为中心做摆动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摆动运动,使得所述夹角在0度-90度的范围内变化,并通过所述夹角的变化,进而调节通过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通风管道的风量和/或风速。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博
申请(专利权)人:万泰苏州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