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13854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测定沥青老化前后耗散能的变化,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为指标对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进行评价。该法测试时间短、精度高、物理力学理论明确、指标与沥青老化组分变化密切相关,同时考虑了抗老化能力衰减过程,避免了现行规范中从宏观层次上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受人为因素干扰大、力学理论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或采用微观评价手段时,使用的仪器昂贵、专业水平要求高,制样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大等不利影响。因此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耗散能比和老化程度比作为评价指标可以更好、更准确地评价出不同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为沥青路面耐久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参数。

Evaluation Method of Asphalt Aging Resistance Based on Dissipative Energy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asphalt anti-aging performance based on Dissipative energy, calculates short-term aging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long-term aging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and aging degree ratio by measuring the changes of dissipative energy before and after asphalt aging, and evaluates the anti-aging ability of asphalt as an index.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test time, high accuracy, clea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theory, and closely related indexes with the change of aging components of asphalt. At the same time, the attenuation process of anti-aging ability is considered, which avoids the influence of human factors, unclear mechanical theory and other factors on evaluating the anti-aging performance of asphalt from macro level in the current specifications, or the expensive instruments used when micro-evaluation means are adopted.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re high, and the level of sample preparation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est results. Therefore, the energy dissipation ratio and aging degree ratio can be used as evaluation indexes to better and more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anti-aging ability of different asphalts, and provide new methods and parameters for the durability evaluation of asphalt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全国各省在高速公路的建设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全国高速公路网基本建成,其中沥青路面占了大部分。良好的沥青路面不但具有合理的路面结构设置和材料组成设计,而且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沥青性能,其中,沥青的抗老化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有关沥青的老化特性研究一直是道路建筑材料领域内的热点问题之一。沥青老化是指沥青从炼油厂出厂后,在存储、运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长时间受到周围环境因素(如紫外线、水、氧气等)作用的影响发生一系列的挥发、氧化等物理化学过程,导致沥青的路用性能下降。沥青老化是一个缓慢发生的过程,它决定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沥青老化分为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短期老化是指沥青在运输、施工拌合、铺筑过程中的老化,长期老化是指沥青路面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受到水分、紫外线、氧气的长期作用,引起沥青性质发生根本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路面的耐久性。能量耗散理论是一种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规律的理论。沥青是一种十分复杂的黏弹性材料,可以看作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施加应力可以改变这个系统的能量损耗和恢复。沥青的耗散能是指在固定应力、温度及频率下沥青的黏性流动产生的能量损耗,其值可用循环加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围成的滞后环面积表示。耗散能代表沥青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量的耗散大小,耗散能越小,代表沥青黏性流动越困难。这与沥青老化过程中的轻质组分减少,沥青质含量增加密切相关。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科学合理、准确有效的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问题: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测定沥青老化前后耗散能的变化,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为指标对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进行评价。上述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首先将沥青分别进行短期老化试验和长期老化试验,然后分别浇制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后的扁平圆形试样进行循环加载的滞后环试验,在固定应力峰值、频率及温度水平下,对试样施加正弦波应力,获得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不同老化状态下的滞后环面积;最后分别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作为评价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的指标。上述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按以下步骤操作进行:(1)将待测的原样沥青分别进行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和压力老化试验;(2)将步骤(1)中得到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融化,分别浇制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后的25mm和8mm扁平圆形试样,分成A组、B组及C组;(3)在固定的应力峰值、频率及温度水平下,分别对浇制的三组不同老化程度25mm沥青试样进行滞后环试验,获得循环加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的数据;(4)将步骤(3)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导出,绘制应变-应力图形,并分别计算出不同老化程度沥青试样的应变-应力包围成的图形面积,即WO、WR、WP;(5)根据步骤(4)得到的参数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步骤(2)中沥青融化时,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35℃,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不超过160℃。步骤(3)中的滞后环试验使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分别对不同老化程度的A、B、C三组沥青试样进行试验,原样沥青和经过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后的短期老化沥青,转子选用25mm,间隙1mm;长期压力老化试验后的老化沥青,转子选用8mm,间隙2mm;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应力峰值为100Pa,进行100次循环加载试验,试验取第49次和50次的滞后环试验数据,试验参数设置为温度60℃,频率10rad/s。步骤(5)中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的计算公式分别为RDER=WR/WO、PDER=WP/WO、AD=(WO-WR)/(WO-WP)*100。针对目前沥青抗老化评价存在的问题,专利技术人运用能量耗散理论建立了一种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通过测定沥青老化前后耗散能的变化,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为指标对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进行评价。该法测试时间短、精度高、物理力学理论明确、指标与沥青老化组分变化密切相关,同时考虑了抗老化能力衰减过程,避免了现行规范中从宏观层次上评价沥青抗老化性能受人为因素干扰大、力学理论不明确等因素的影响或采用微观评价手段时,使用的仪器昂贵、专业水平要求高,制样水平对试验结果影响大等不利影响。因此应用本专利技术采用耗散能比和老化程度比作为评价指标可以更好、更准确地评价出不同沥青的抗老化能力,为沥青路面耐久性评价提供新的方法和参数。附图说明图1是8mm和25mm扁平圆形试样图。图2是正弦应力波形图。图3是应变响应图。图4是基质沥青滞后环应力-应变图。具体实施方式应用例(1)将待测的原样沥青分别进行旋转薄膜烘箱试验(RTFO)和压力老化试验(PAV),以模拟施工拌合过程中的短期老化状态和路面长期使用后的老化状态;选用70号基质沥青和100目橡胶改性沥青进行试验,两种沥青常规性能指标如下表1所示,并且相关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然后按照《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2011)中的沥青旋转薄膜加热试验(T0610-2011)、压力老化容器加速沥青老化试验(T0630-2011)分别对每种沥青进行短期老化试验和长期老化试验。表1两种沥青基本指标沥青种类针入度/0.1mm软化点/℃5℃延度/cm70号基质沥青6649.2—橡胶改性沥青4763.37.3(2)将步骤(1)中得到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融化,分别浇制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后的25mm和8mm扁平圆形试样,分成A组、B组及C组;将经过老化后的基质沥青试样和橡胶改性沥青分别放入135℃和160℃的烘箱中加热0.5个小时和1个小时,待沥青完全融化之后,用玻璃棒将沥青充分搅拌,赶走沥青中的气泡,然后分别浇制8mm和25mm扁平圆形试样,如图1所示。同时把70号基质沥青和橡胶改性沥青的扁平圆形试样分别分成A组(25mm)、B组(25mm)及C组(8mm)。沥青融化时,基质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135℃,改性沥青的加热温度不宜超过160℃,以防止沥青过度老化。(3)在固定的应力峰值、频率及温度水平下,分别对浇制的三组不同老化程度沥青试样进行滞后环试验,获得循环加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的数据;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ynamicshearrheometer,DSR)分别对两种不同老化程度的A(25mm)、B(25mm)、C(8mm)三组沥青试验进行滞后环试验,原样沥青和RTFO短期老化沥青,转子选用25mm,间隙1mm;PAV老化沥青,转子选用8mm,间隙2mm。采用应力控制模式,应力峰值为100Pa,进行100次循环加载试验,应力施加形式如图2所示,相应的应变响应如图3所示。试验取第49次和50次的滞后环试验数据,试验参数设置如下:温度:60℃;频率10rad/s。(4)将步骤(3)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导出,绘制应变-应力图形,并分别计算出不同老化程度沥青试样的应变-应力包围成的图形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沥青老化前后耗散能的变化,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为指标对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进行评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测定沥青老化前后耗散能的变化,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为指标对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进行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将沥青分别进行短期老化试验和长期老化试验,然后分别浇制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后的扁平圆形试样进行循环加载的滞后环试验,在固定应力峰值、频率及温度水平下,对试样施加正弦波应力,获得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出不同老化状态下的滞后环面积;最后分别计算短期老化耗散能比、长期老化耗散能比及老化程度比,并以此作为评价沥青抗老化能力强弱的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耗散能的沥青抗老化性能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操作进行:(1)将待测的原样沥青分别进行旋转薄膜烘箱试验和压力老化试验;(2)将步骤(1)中得到不同老化程度的沥青融化,分别浇制原样、短期老化、长期老化后的25mm和8mm扁平圆形试样,分成A组、B组及C组;(3)在固定的应力峰值、频率及温度水平下,分别对浇制的三组不同老化程度沥青试样进行滞后环试验,获得循环加载作用下应力应变的数据;(4)将步骤(3)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大春刘斌清王鹏叶超强徐国栋韦毅黄泽国黄慧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