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917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锻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轴心开设有通孔的固定板和设置于固定板上且与通孔相对的拉直通道,拉直通道内设置有校直组件,校直组件包括设置于拉直通道内的第一拉直辊组和第二拉直辊组,第一拉直辊组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一拉直辊,第二拉直辊组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二拉直辊,第一拉直辊与第二拉直辊互相垂直设置,第一拉直辊组与第二拉直辊组之间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道,第一拉直辊组与拉直通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根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组件。通过设置调节组件,从而使得从拉直通道中拉出钢筋的弯曲度可进行调节。

A Straightening Instrument for Steel Bar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forging, and discloses a steel bar straighte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xed plate with through holes on the ground and a straightening passage opposite to the through holes in the axle center, a straightening assembly, a straightening assembly including a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nd a second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rranged in the straightening passage, and a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The second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consists of two second straightening rolls which are spaced and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nd the second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re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nd the second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form a passage for reinforcing steel bar to pass throug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 group and the straightening passage is provided for adjusting the two first straightening rolls. The first adjusting component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raight rollers. The bending degree of the steel bar pulled out from the straightening passage can be adjusted by setting the adjusting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拉直器械
本技术涉及机械锻造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筋拉直器械。
技术介绍
目前,在机械锻造行业中,对钢筋的需求越来越大了,而且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圆盘钢筋在机械锻造施工中作用巨大,而且最常用的材料之一,为了方便钢筋的搬运及摆放,钢筋通常被加工成圆盘式,而在实际运用之前,都要对这些圆盘式的钢筋进行拉直处理,才能正常使用。如公告号为CN20272588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筋拉直件,包括本体,本体的顶部设置有一个凸起的矩形铁块,矩形铁块上开设有一个用于拉直钢筋的圆孔。实际工作时,将圆盘式钢筋的一端通过钢筋拉直件上的圆孔后并且固定在圆孔内,通过牵拉固定在圆孔内的钢筋端部,继而对钢筋进行拉直。采用这种装置,对圆盘钢筋的拉直效果比一般的人工拉直的方法更加先进,工人的劳动强度小。由于上述钢筋拉直件中本体上的圆孔半径是固定的,从上述钢筋拉直件中拉出的弯曲度也是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下,钢筋弯曲度的需求也有不同,而上述钢筋拉直件无法调整圆孔的大小,继而无法拉出不同弯曲度的钢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拉直器械,通过在第一拉直辊组与拉直通道的连接处设置用于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的调节组件,从而使得从拉直通道中拉出钢筋的弯曲度可控制,继而增强了钢筋拉直器械的通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轴心开设有通孔的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且与所述通孔相对的拉直通道,所述拉直通道内设置有校直组件,所述校直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拉直通道内的第一拉直辊组和第二拉直辊组,所述第一拉直辊组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一拉直辊,所述第二拉直辊组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二拉直辊,所述第一拉直辊与所述第二拉直辊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拉直辊组与所述第二拉直辊组之间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拉直辊组与所述拉直通道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根所述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的时候,先由工作人员将圆盘状的钢筋的一端人工拉直一端距离,接着由工作人员将钢筋被拉直的一端穿过固定板上的通孔,再将钢筋的端部顺着拉直通道中第一拉直辊组与第二拉直辊组之间形成的通道穿过,然后由拉直通道远离固定板一端的驱动件将钢筋拉住,接着由驱动件持续的牵拉钢筋,从而使得圆盘状的钢筋被拉直;通过在拉直通达内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拉伸出不同弯曲度的钢筋,继而满足了弯曲度有不同需求的钢筋,增强了钢筋拉直装置的通用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拉直通上的垫片、开设于所述垫片上的第一长圆孔以及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圆孔内的定位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滑动定位件,使得定位件在第一长圆孔内滑移,当位置调节完毕后通过定位件自身定位,从而固定位置,此种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件为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并且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圆孔内,所述调节螺栓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直辊的端部,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与所述垫片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的时候,工作人员通过拧动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不与垫片抵紧,然后人为拨动调节螺栓,使得第一拉直辊随着调节螺栓在第一长圆孔中滑动,当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调节适宜后,拧动调节螺栓,使得调节螺栓与垫片抵紧,从而实现调解之后限位的目的;通过设置调节螺栓和第一长圆孔,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并且随着调节螺栓拧动而抵紧于垫片,实现了将调节后自身再进行限位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长圆孔内设置有台阶,所述调节螺栓的头部抵紧于所述台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螺栓的头部在台阶上滑移,使得调节螺栓的头部位于第一长圆孔内,节省空间,并且避免了由于调节螺栓凸出而刮伤到工作人员的情况出现。所述垫片与所述拉直通道之间固定设置有垫板,所述垫板上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螺栓滑移的第二长圆孔,所述垫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所述垫板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垫板,使得垫片通过能够稳定的固定在垫板上,而且防止固定螺栓打穿而影响对钢筋的拉直效果。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拉直辊组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所述第二调节组件和所述第一调节组件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二拉直辊组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调节组件,使得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在进行调节的时候,第二拉直辊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进行调节,使得调节的精度更高,并且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拉直辊组和第二拉直辊组之间共同形成的通道的可调节的范围更大,增强了本技术的通用性。进一步的,所述拉直通道内远离所述固定板一侧也设置有校直组件,两所述校直组件之间间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校直组件,使得两校直组件之间的钢筋保持笔直状态,从而提升了钢筋拉直器械对圆盘状钢筋的拉直效果,并且结构简单,方便工作人员操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远离所述校直组件的一侧固定设置有供钢筋放入的进料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通道的设置,使得钢筋在被驱动的时候进料通道对钢筋进行限位,进而避免了钢筋在被牵拉的时候出现的二次形变,放置钢筋在被牵拉的时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进一步的,所述进料通道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若干根第一支撑杆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远离所述固定板一端的第一连接环,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板的直径,所述第一支撑杆从所述固定板至所述连接环倾斜设置,所述第一连接环至所述固定板之间的第一支撑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道如上述设置,第一支撑杆之间形成空隙,可以随时观察进料通道内的钢筋的情况,从而调整将钢筋的位置调整至最佳;通过在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连接环,使得第一支撑杆之间的稳定性增强,并且增强了钢筋通道的结构强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环远离所述第二连接环的一侧通过若干根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有第三连接环,所述第三连接环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连接环和第一连接环之间形成喇叭口,第三连接环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环的直径,从而容纳圆盘钢筋的体积更多,使得圆盘钢筋进料更加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拉直通达内设置有调节组件,通过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拉伸出不同弯曲度的钢筋,继而满足了弯曲度有不同需求的钢筋,增强了钢筋拉直器械的通用性;2、通过设置调节螺栓和第二长圆孔,调节第一拉直辊之间的距离,并且随着调节螺栓拧动而抵紧于垫片上,实现了自身将调节后的第一拉直辊自身限位的功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3、通过在第二拉直辊组的两端设置有调节组件,使得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在进行调节的时候,第二拉直辊之间的距离也可以进行调节,使得调节的精度更高,并且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拉直辊组和第二拉直辊组之间共同形成的通道的可调节的范围更大,增强了本技术的通用性;4、通过进料通道的设置,使得钢筋在被驱动的时候进料通道对钢筋进行限位,进而避免了钢筋在被牵拉的时候出现的二次形变,放置钢筋在被牵拉的时候对工作人员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轴心开设有通孔(5)的固定板(3)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上且与所述通孔(5)相对的拉直通道(6),所述拉直通道(6)内设置有校直组件(7),所述校直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拉直通道(6)内的第一拉直辊组(71)和第二拉直辊组(72),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一拉直辊,所述第二拉直辊组(72)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二拉直辊,所述第一拉直辊与所述第二拉直辊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与所述第二拉直辊组(72)之间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与所述拉直通道(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根所述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组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地面上且轴心开设有通孔(5)的固定板(3)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上且与所述通孔(5)相对的拉直通道(6),所述拉直通道(6)内设置有校直组件(7),所述校直组件(7)包括设置于所述拉直通道(6)内的第一拉直辊组(71)和第二拉直辊组(72),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一拉直辊,所述第二拉直辊组(72)包括间隔设置且互相平行的两根第二拉直辊,所述第一拉直辊与所述第二拉直辊互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与所述第二拉直辊组(72)之间形成供钢筋穿过的通道,所述第一拉直辊组(71)与所述拉直通道(6)连接处设置有用于调节两根所述第一拉直辊之间距离的第一调节组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组件(8)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拉直通上的垫片(83)、开设于所述垫片(83)上的第一长圆孔(81)以及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圆孔(81)内的定位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为调节螺栓(84),所述调节螺栓(84)穿过所述第一长圆孔(81)并且滑移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圆孔(81)内,所述调节螺栓(84)通过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拉直辊的端部,所述调节螺栓(84)的头部与所述垫片(83)抵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筋拉直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圆孔(81)内设置有台阶(12),所述调节螺栓(84)的头部抵紧于所述台阶(1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筋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键李修昌王振徐海兵刘发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石昀升住宅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