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89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包括相连接的水增压装置与成型模装置,所述水增压装置包括水增压主体,水增压主体上设有增压槽和设在增压内的水增压轴,所述成型模装置包括模套和位于模套内的成型模具,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模体,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且第一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一冲针,第二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二冲针,水增压主体内设有以增压槽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一冲针的入水通道,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水涨成型机,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

A Water Rising Forming Machine for Pip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ter-swelling forming machine for pipe fittings, which comprises a connected water-boosting device and a forming die device. The water-boosting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boosting main body, a boosting tank on the water-boosting main body and a water-boosting shaft in the boosting body. The forming die device comprises a die sleeve and a forming die located in the die sleeve, and the forming die comprises a first water-cylinder sleev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a water-boosting shaft in the water-boosting main body. The second water cylinder sleeve, the first and second water cylinder sleeve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the die body, the first water cylinder sleeve and the second water cylinder sleeve are detachable and fixed at both ends of the die body respectively to form the shape of the pipe fittings, and the first water cylinder sleeve corresponds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water cylinder sleeve, the second water cylinder sleeve corresponds to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second water cylinder sleeve, and the water pressurization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ooster tank as the starting point, which runs through the first one. The purpose of the water intake passage of the water cylinder sleeve and the first punch is to provide a water swelling forming machine which can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 the labor cost, and has good sealing proper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
本技术涉及管件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
技术介绍
表面具有波纹的管件在给排水领域和机械结构领域应用广泛,波纹管件一般是采用水涨成型机进行生产。现有的水涨成型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置工作台,还包括多个注射装置(注水装置置)安装在工作台的各个位置,机架上还设有上模体和下模体,上下模体配合固定,在模体内部注水将管件鼓胀成型,这种结构较为复杂,且安装不方便,同时先安装后注水的设置方式,费时费力,长时间工作容易影响密封性,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成本的水涨成型机,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有: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包括相连接的水增压装置与成型模装置,所述水增压装置包括水增压主体,所述水增压主体上设有增压槽和设在增压内的水增压轴,所述成型模装置包括模套和位于模套内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模体,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且第一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一冲针,第二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二冲针,所述水增压主体内设有以增压槽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一冲针的入水通道;管件套接在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上,水由入水通道进入模体,再放入管件,通过水增压装置使管件在模体内水涨成型。本技术的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模体,形成用于储水的容器,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构成能够水涨成型的形状,该结构可以根据生产指定需求更换,且第一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一冲针,第二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二冲针,通过冲针扩口,随着第一封水套筒和第二封水套筒与模体端面到位密封,所述水增压主体内设有以增压槽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一冲针的入水通道,用于进水,同时还作为增压通道,由于采用预先进水再放入管件,再放入管件,其中水的渗漏或消耗进行补充,可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水增压装置,简单实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的端部内壁上均嵌入设有高压油封,所述第一冲针与第一封水筒套之间和第二冲针与第二封水筒套之间均预设有定位缝隙,所述定位缝隙与高压油封配合固定管件并密封。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冲针中部设有与入水通道同轴相对设置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模体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所述模体由上主体和下主体组合拼接而成。进一步的,所述模套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和第二法兰,所述入水通道贯穿第一法兰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法兰与水增压主体和第一封水筒套紧密贴合固定,并在紧贴区域内绕入水通道设有多个第一环槽,所述第一环槽内安装柔性密封件。进一步的,所述增压槽顶部边缘区域向上突出形成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环绕水增压轴,所述固定座内还设有第二环槽,所述第二环槽内安装柔性密封件。附图说明图1为水涨成型机的剖视图;图2为图1的A处示意图;图3为图1的B处示意图;图4为图1的C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包括相连接的水增压装置1与成型模装置2,所述水增压装置1包括水增压主体13,所述水增压主体13上设有增压槽12和设在增压内的水增压轴11,所述成型模装置2包括模套3和位于模套3内的成型模具4,所述成型模具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二封水筒套42、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43和第二冲针44、模体45,所述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二封水筒套4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45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且第一封水筒套41对应安装第一冲针43,第二封水筒套42对应安装第二冲针44,所述水增压主体13内设有以增压槽12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一冲针43的入水通道14;管件套接在第一冲针43和第二冲针44上,水由入水通道14进入模体45,再放入管件,通过水增压装置1使管件在模体45内水涨成型。本技术的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所述成型模具4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二封水筒套42、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43和第二冲针44、模体45,形成用于储水的容器,所述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二封水筒套42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45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构成能够水涨成型的形状,该结构可以根据生产指定需求更换,且第一封水筒套41对应安装第一冲针43,第二封水筒套42对应安装第二冲针44,通过冲针扩口,随着第一封水套筒和第二封水套筒与模体45端面到位密封,所述水增压主体13内设有以增压槽12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一冲针43的入水通道14,用于进水,同时还作为增压通道,由于采用预先进水再放入管件,再放入管件,其中水的渗漏或消耗进行补充,可减少人工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采用水增压装置1,简单实用。如图1至图2所示,为了解决管件成型过程中密封渗水的问题,所述第一封水筒套41和第二封水筒套42的端部内壁上均嵌入设有高压油封411,所述第一冲针43与第一封水筒套41之间和第二冲针44与第二封水筒套42之间均预设有定位缝隙431,所述定位缝隙431与高压油封411配合固定管件并密封,阻隔水透过定位缝隙431渗漏。如图1所示,当水增压装置1进行增压操作时,会在入水通道14内的轴向内产生水流冲向第二冲针44,由于水流的激变会导致模体45内各区域压强的改变,容易导致模体45或机器鼓胀变形,所述第二冲针44中部设有与入水通道14同轴相对设置的凹槽441,在水增压过程中给予流动水流提供缓冲作用,降低模体45内各区域压强的变化率。如图1所示,所述模体45包括上主体451和下主体452,所述模体45由上主体451和下主体452组合拼接而成,满足安装和维护需求,分模块组装能提高安装效率。如图1所示,所述模套3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法兰46和第二法兰47,用于将模套3和成型模装置2连接安装,采用多模块化,减少人工安装强度,所述入水通道14贯穿第一法兰46设置,满足机器应用需求,保证入水通道14和模体45导通。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法兰46与水增压主体13和第一封水筒套41紧密贴合固定,为了避免在水增压装置1工作时压强未变化,在紧贴区域内绕入水通道14设有多个第一环槽471,所述第一环槽471内安装柔性密封件,将空气和水密封防漏。如图4所示,所述增压槽12顶部边缘区域向上突出形成固定座131,防止在水增压轴11操作时偏离,所述固定座131环绕水增压轴11,所述固定座131内还设有第二环槽132,所述第二环槽132内安装柔性密封件,减少空气和水的渗漏对压强的影响。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技术构成任何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包括相连接的水增压装置与成型模装置,所述水增压装置包括水增压主体,所述水增压主体上设有增压槽和设在增压内的水增压轴,所述成型模装置包括模套和位于模套内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模体,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且第一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一冲针,第二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二冲针,所述水增压主体内设有以增压槽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一冲针的入水通道;管件套接在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上,水由入水通道进入模体,再放入管件,通过水增压装置使管件在模体内水涨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的水涨成型机,包括相连接的水增压装置与成型模装置,所述水增压装置包括水增压主体,所述水增压主体上设有增压槽和设在增压内的水增压轴,所述成型模装置包括模套和位于模套内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模具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对称设置的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模体,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在模体两端共同构成管件的成型形状,且第一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一冲针,第二封水筒套对应安装第二冲针,所述水增压主体内设有以增压槽为始,贯穿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一冲针的入水通道;管件套接在第一冲针和第二冲针上,水由入水通道进入模体,再放入管件,通过水增压装置使管件在模体内水涨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涨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封水筒套和第二封水筒套的端部内壁上均嵌入设有高压油封,所述第一冲针与第一封水筒套之间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爱清杨云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丰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