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2772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8 0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橡胶垫车边系统,包括机架、夹具、车刀、车刀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夹具设在机架上用于固定橡胶垫,第四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带动夹具转动;车刀支架设在机架上,车刀固定在车刀支架上,第一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向靠近夹具或远离夹具方向水平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竖直运动,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转动;控制器四个驱动机构连接,应用本系统对橡胶垫车边的过程中,便于控制车刀的角度,且在车刀靠近橡胶垫的过程中调节车刀角度,增大加工效率且可实现一次装夹多次车边和任意角度车刀。

A Method and System of Rubber Cushion Sid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ubber cushion sidewall method and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clamp, a turning tool, a turning tool support,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 third driving mechanism, a fourth driving mechanism and a controller; a clamp is arranged on a frame for fixing the rubber cushion, and a fourth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rame for driving the turning of the clamp; On the frame, the lathe tool is fixed on the lathe tool bracket. The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frame and used to drive the lathe tool bracket to move horizontally near or away from the fixture. The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frame and used to drive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lathe tool bracket. The third driving mechanism is set on the frame and used to drive the turning of the lathe tool bracket. The four 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controller are connected and applied to this system. It is easy to control the angle of the turning tool in the process of aligning the rubber cushion edge, and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turning tool in the process of the turning tool approaching the rubber cushion, so as to increas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realize clamping the turning tool with multiple edges and any angle at on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橡胶垫圈初步加工后,为了更好的密封效果对其边缘进行车削一方面去除毛边,另一方面进行倒角增大密封效果。现有的车边装置是通过手动调节车刀的角度后,通过液压缸带动车刀向靠近橡胶垫方向移动,实现橡胶垫的车边。现有技术的切边方法存在以下缺陷:目前市场上切割角度需手动调整,精度低,重复性差,调整范围小;现有装置很难实现产品的一次性装夹,以及三刀或三刀以上不同位置和不同角度的切割;目前市场上普遍使用的装置采用气缸加导轨的结构,切刀距离滑块较远,切刀摆动被放大,切割精度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橡胶垫车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橡胶垫固定在夹具上;S20、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向下移动,当车刀到达预设高度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停止动作;S30、控制第四驱动机构动作带动夹具转动;S4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以第一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向下转动,当车刀转动预设角度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停止动作;S5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以第二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运动实现对橡胶垫的车边,当完成对橡胶垫的车边工作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停止动作;S6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向远离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向上移动且控制第三驱动机构动作带动车刀向上转动;至车刀初始位置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和第三驱动机构停止动作;S70、重复上述S10—S60步骤。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增大加工效率。一种橡胶垫车边系统,包括机架、夹具、车刀、车刀支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第四驱动机构和控制器;夹具设在机架上,夹具用于固定橡胶垫,第四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夹具转动;车刀支架设在机架上,车刀固定在车刀支架上,第一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向靠近夹具或远离夹具方向水平移动,第二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竖直运动,第三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车刀支架转动;控制器与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连接,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第三驱动机构和第四驱动机构动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传送带、装料吸盘、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和第七驱动机构;传送带设在机架上用于传送橡胶垫,第五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驱动传动带动作;装料吸盘设在机架上用于吸附橡胶垫,第六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带动吸盘竖直运动,第七驱动机构设在机架上并用于带动吸盘水平移动;第五驱动机构、第六驱动机构和第七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还包括卸料吸盘和第八移动机构;卸料吸盘设在机架上用于吸附加工好的橡胶垫,第八移动机构设在机架上用于驱动卸料吸盘水平移动,第八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均为丝杆滑块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化的方案,第三驱动机构为伺服电机。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橡胶垫车边方法和系统,在对橡胶垫进行车边加工中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实现车刀角度的调整,便于实现对车刀和橡胶垫一次性装夹实现对橡胶垫任意次数和任意角度的切割,增大生产加工效率;通过第三驱动机构实现车刀角度的调整,对车刀角度的调整精度高、重复性好、且可在0°~360°任意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橡胶垫车边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与车刀支架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夹具;3-车刀;4-车刀支架;5-第一驱动机构;6-第二驱动机构;7-第三驱动机构;8-第四驱动机构;9-传送带;10-装料吸盘;11-第五驱动机构;12-第六驱动机构;13-第七驱动机构;14-卸料吸盘;15-第八移动机构;16-T型固定杆;17-丝杆;18-滑块;19-电机;20-固定板;21-支撑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表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将橡胶垫固定在夹具2上;S20、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移动,当车刀3到达预设高度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停止动作;S30、控制第四驱动机构8动作带动夹具2转动;S4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一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转动,当车刀3转动预设角度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5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二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运动实现对橡胶垫的车边,当完成对橡胶垫的车边工作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四驱动机构8停止动作;S6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向远离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动作带动车刀3向上移动且控制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向上转动;至车刀3初始位置时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70、重复上述S10—S60步骤。本专利技术加工方法若需要对橡胶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将橡胶垫固定在夹具(2)上;S20、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移动,当车刀(3)到达预设高度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停止动作;S30、控制第四驱动机构(8)动作带动夹具(2)转动;S4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一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转动,当车刀(3)转动预设角度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5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二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运动实现对橡胶垫的车边,当完成对橡胶垫的车边工作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四驱动机构(8)停止动作;S6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运动至初始位置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70、重复S10—S60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垫车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0、将橡胶垫固定在夹具(2)上;S20、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移动,当车刀(3)到达预设高度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6)停止动作;S30、控制第四驱动机构(8)动作带动夹具(2)转动;S4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一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移动,同时控制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向下转动,当车刀(3)转动预设角度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5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动作带动车刀(3)以第二移动速度向靠近橡胶垫方向水平运动实现对橡胶垫的车边,当完成对橡胶垫的车边工作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和第四驱动机构(8)停止动作;S60、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动作带动车刀(3)运动至初始位置后控制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和第三驱动机构(7)停止动作;S70、重复S10—S60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垫车边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速度大于第二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垫车边方法的车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夹具(2)、车刀(3)、车刀支架(4)、第一驱动机构(5)、第二驱动机构(6)、第三驱动机构(7)、第四驱动机构(8)和控制器;夹具(2)设在机架(1)上并用于固定橡胶垫,第四驱动机构(8)设在机架(1)上并用于带动夹具(2)转动;车刀支架(4)设在机架(1)上,车刀(3)固定在车刀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明啟
申请(专利权)人:宁国市信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