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专用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705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雾化专用容器,雾化专用容器包括下底容器及设置在下底容器上的顶盖,下底容器包括前、后横向侧壁体,设置前、后横向侧壁体之间的底壁体,底壁体上设置有超声雾化发生器;雾化专用容器中设置有两个第一、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过风窗口,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过雾窗口;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在后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顶盖上设置有连通进风风道的鼓风机,在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在前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顶盖上设置有连通出雾主通道的排雾口,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第一、第二挡板之间形成超声雾化空间。这样能够近直接排出雾化汽,缩短雾化汽的排出流程,并减少了负氧离子的损耗。

Special container for atomiza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pecial container for atomization, which comprises a lower bottom container and a top cover arranged on the lower bottom container. The lower bottom container comprises a front and rear lateral wall body, a bottom wall body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lateral wall bodies, and an ultrasonic atomization generator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wall body. Two first and second baffles are arranged in the special container for atomization, and the first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wind. A fog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baffle; an air inlet is form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first baffle, and a blower connected with an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r the top cover of the rear lateral wall body. A main fog outlet is form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econd baffle, and a fog outlet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fog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r the top cover of the front lateral wall body, and the fog outlet is arranged in a long strip shape and horizontally. The first baffle and the second baffle form an ultrasonic atomization space. In this way, the atomization vapor can be discharged directly, the discharge process of the atomization vapor can be shortened, and the loss of negative oxygen ions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专用容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够产生负离子的超声雾化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声雾化设备中使用的雾化专用容器。
技术介绍
超声雾化是利用超声高频震荡产生空化气泡的基本原理将被雾化的液体例如水予以炸碎,从而产生能够漂移的雾化汽。超声雾化设备已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它可以应用于空气加湿、室外景观或制取负离子形成氧吧。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对超声雾化设备的制雾量要求是不同的。对于需要雾量比较大的应用场景来说,最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成雾效率问题。现有技术的雾化用容器,一般呈圆桶状,大量的雾化器在桶体的中央部位被雾化后从顶部集中设置的一个排雾口集中排出,雾化汽在排出过程中大量相互干扰容易出现大颗粒的雾珠,而且雾化器中所含的负离子也容易消退。为此如何在尽量不影响成雾效率而且尽量不要破坏雾化汽中的负氧离子,需要进一步的改进雾化用容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雾化专用容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并为被雾化液体提供超声雾化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专用容器包括下底容器及设置在所述下底容器上的顶盖,所述下底容器包括前、后横向侧壁体,左、右纵向侧壁体和连接在所述横向侧壁体和纵向侧壁体上的底壁体,所述底壁体上设置有用于雾化液体的超声雾化发生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中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布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或所述下底容器上,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风窗口,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雾窗口;从纵向截面看,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沿从上往下方向延伸到所述下底容器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在所述后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鼓风机,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在所述前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主通道的排雾口,所述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超声雾化空间。其中,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实际上就是利用所述第二挡板伸入到所述下底容器中的结构,让所述第二挡板与位于其外侧的前横向侧壁体及顶盖等共同形成所述出雾主通道;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实际上就是利用所述第一挡板伸入到所述下底容器中的结构,让所述第一挡板与位于其外侧的后横向侧壁体、底壁体及顶盖等共同形成所述进风风道。这样从所述进风风道进入的风穿过所述过风窗口进入到所述超声雾化空间,带着雾化汽从所述过雾窗口出来进入到所述出雾主通道,再经过所述排雾口排出。其中,所述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是指在所述前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的横向方向上从左到右的一个相对比较宽范围内设置呈长条状的排雾口,使所述排雾口及下面将要提及的与所述排雾口连通的所述外延出雾通道不会仅集中在一个比较小的部位(例如左边、右边或中间位置)集中排出雾化汽而是在一个比较宽的范围内就近直接排出所述雾化汽。根据上述技术结构,可以发现,由于在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从而大大简化了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的进风、雾化和排汽结构;其次由于所述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为此能够就近直接排出所述雾化汽,缩短雾化汽的排出流程,从而在大雾量雾化的环境中不仅提高了雾化的成雾效率,而且大大减少了负氧离子的损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超声雾化空间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布置的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超声雾化空间分界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相对独立的子雾化空间,在所述出雾主通道中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出雾主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对应于所述子雾化空间的子出雾主通道,对应每一个所述子雾化空间分别设置一组所述雾化超声发生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分隔板、第二分隔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和第一挡板成一定的角度布置例如90°的相互垂直的方向布置从而让每一个所述子雾化空间相对独立工作(雾化、排出雾化汽),也减少多个所述子雾化空间中的雾化汽相互串流而形成干扰,也能让雾化汽就近直接排出,减少负氧离子的损耗,提高雾化效能。其次,所述第二分隔板不仅分隔所述出雾主通道而且也可以用于进一步延伸分隔下面将论述到的外延出雾通道,当然所述第二分隔板不延伸到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并分隔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对负氧离子的损耗影响不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一个所述过雾窗口与一个所述过风窗口前后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分隔板位于对应设置的所述过雾窗口与过风窗口的窗口部位的中间位置。这样让从其中一个进风风道中进入的空气能够流入到相邻的两个所述子雾化空间中,特别是当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进风风道中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第三分隔板,所述第三分隔板将所述进风风道分隔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对应于所述子雾化空间的子进风风道,对应每一个所述子进风风道分别设置一组所述鼓风机。即在存在多个风机及其子进风风道的情况下,不仅能够均匀分置所述风机的功率大小,不用将所有的功率集中在一台风机上从而反而增加风机定位和防震的难度,又能根据出雾量的大小而灵活地设置工作风机的数量,还能让不同所述子进风风道中的空气能够相互平衡。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述下底容器的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的底部空间中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第四分隔板,所述第四分隔板将所述底部空间分隔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对应于所述子雾化空间的子底部空间。在该方案中可以让所述对应每一个所述子雾化空间所设置的一组雾化超声发生器分别设置在所对应的子底部空间的底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还包括连通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的进液管、溢流管、液位传感器和排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分别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进液管的出口设置有缓流网,所述溢流管的出液口连通到所述排液管上的电磁阀的出口端。其中,所述缓流网呈网状能够减少液体流入到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中时的噪音。所述溢流管用于排出高于设定液位的液体,所述溢流管的排液过程不受所述电磁阀的控制,进入到所述溢流管内的液体可以越过所述电磁阀而排放出来。根据该方案能够实现自动加入被雾化的液体也能定期排出剩余的被雾化液体,防止液体长时间存储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中而不用时滋生细菌,也能减少对本设备的损害。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雾化专用容器还包括有一段从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上凸出延伸出来并连通所述排雾口的外延出雾通道,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呈扁平状,所述外延出雾通道位于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的外面并以倾斜向上的方向延伸,从所述外延出雾通道的出雾方向看,所述外延出雾通道的宽度:高度至少为3:1;还包括形成所述外延出雾通道的上壁体和下壁体,从上下方向上看,位于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出雾口处的所述上壁体边缘的投影位于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内。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外延出雾通道以倾斜向上的方向延伸,与现有技术常用的垂直往上喷出的方案对比能够大大减少喷出的雾化汽直接落到设备的外表面特别是设备顶面从而能够大大减少设备外表结露;与现有技术的直接从雾化器壁体上的水平方向喷出方案相比,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所述外延出雾通道具有凸出延伸的结构,不仅能够让所述雾化腔中的雾化汽顺利排出不用转弯,也可以让出雾口远离设备本体,而且可以让雾化汽能够以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雾化专用容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并为被雾化液体提供超声雾化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专用容器包括下底容器及设置在所述下底容器上的顶盖,所述下底容器包括前、后横向侧壁体,左、右纵向侧壁体和连接在所述横向侧壁体和纵向侧壁体上的底壁体,所述底壁体上设置有用于雾化液体的超声雾化发生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中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布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或所述下底容器上,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风窗口,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雾窗口;从纵向截面看,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沿从上往下方向延伸到所述下底容器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在所述后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鼓风机,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在所述前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主通道的排雾口,所述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超声雾化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9.14 CN 20181107265011.雾化专用容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用于盛装被雾化液体并为被雾化液体提供超声雾化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专用容器包括下底容器及设置在所述下底容器上的顶盖,所述下底容器包括前、后横向侧壁体,左、右纵向侧壁体和连接在所述横向侧壁体和纵向侧壁体上的底壁体,所述底壁体上设置有用于雾化液体的超声雾化发生器;所述雾化专用容器中设置有两个前后相对布置并沿横向延伸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连接在所述顶盖上或所述下底容器上,所述第一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风窗口,所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至少一个过雾窗口;从纵向截面看,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沿从上往下方向延伸到所述下底容器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外侧形成有进风风道,在所述后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进风风道的鼓风机,在所述第二挡板的外侧形成有出雾主通道,在所述前横向侧壁体的上部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雾主通道的排雾口,所述排雾口呈长条状并横向布置,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空间形成所述超声雾化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专用容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超声雾化空间中还设置有至少一个纵向布置的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将所述超声雾化空间分界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相对独立的子雾化空间,在所述出雾主通道中还设置有对应于所述第一分隔板的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二分隔板将所述出雾主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在横向上左右布置并对应于所述子雾化空间的子出雾主通道,对应每一个所述子雾化空间分别设置一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攀梁羽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贺尔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