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25045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7 2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通过将假体置于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以直接隔绝撕裂的肩袖,防止肩袖伤口与肩峰的骨性结构产生撞击,从而缓解疼痛,同时经过重建肩‑肱距离,增加肩关节上举的力臂,以即刻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假体装置包括输送系统和假体,所述输送系统用于将假体递送至肩关节腔,以使所述假体容置在肩峰和肱骨头之间,从而维持和/或增加肩峰与肱骨头之间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中可以通过第一表面和/或第二表面将假体固定在肩关节腔中,也可以通过多层结构增强假体的耐刺破性能,还可以通过显影结构观察假体植入后的状态。

Prostheses and prosthetic devices for shoulder join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sthesis and a prosthesis device for shoulder joint. By placing the prosthesis between the acromion and the humeral head, the torn rotator cuff can be directly isolated, and the impact between the rotator cuff wound and the bone structure of the acromion can be prevented, so as to alleviate the pain. At the same time, the shoulder-brachial distance can be reconstructed, and the upper arm of the shoulder joint can be increased, so as to improve the shoulder joint mobility immediately. The prosthesis devic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conveying system and a prosthesis for delivering the prosthesis to the shoulder joint cavity so that the prosthesis can be accommodated between the acromion and the humeral head, thereby maintaining and/or increas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cromion and the humeral head. The prosthesi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an expandable and contractible structure, in which the prosthesis can be fixed in the shoulder joint cavity by the first surface and/or the second surface, the puncture resistance of the prosthesis can be enhanced by the multi-layer structure, and the state of the prosthesis after implantation can be observed by the development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
技术介绍
肩袖是由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小圆肌的肌腱在肱骨头前、上、后方形成的袖套样肌腱复合体结构,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发挥关节外展及旋转等正常活动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肩袖撕裂是常见的中老年肩关节疾患,大多为退行性肌腱损伤,表现出的突出症状是肩关节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肩袖修复手术成为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但对重度(巨大)肩袖撕裂,目前的手术手段或无法直接修复,或是在强行修复后发生再撕裂,手术效果依然较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新型的假体,改善肩袖修复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通过将假体置于肩峰与肱骨头之间,可以直接隔绝撕裂的肩袖,防止肩袖伤口与肩峰的骨性结构产生撞击,从而缓解疼痛,同时经过重建肩-肱距离,增加肩关节上举的力臂,以即刻改善肩关节活动能力。本专利技术的假体适用于治疗肩袖撕裂以及其他肩部肌腱损伤,而且可用于辅助各种肩关节手术,有助于改善肩关节术后力学条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中,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扩张后,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或平面,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凸出。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至少为两层结构。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金属显影材料制成。可选的,扩张后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新月形。可选的,当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扩张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一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0cm。可选的,所述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cm,所述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cm。可选的,扩张后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长度范围为2.0~8.0cm,宽度范围为2.0~8.0cm,高度范围为0.4~2.5cm。可选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各层为膜结构和编织结构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合。可选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内层为膜结构。可选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外层的材料强度高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内层的材料强度。可选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中任意相邻两层通过热熔连接或通过粘结剂连接,或者,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通过多层共挤出吹塑加工形成。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设置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中,或者,所述显影结构设置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外表面上。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为一显影涂层,且金属显影材料气相沉积或喷涂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述显影涂层。可选的,金属显影材料热镶嵌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形成所述显影结构。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为多个,沿着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边缘布置。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为点状或弧形片状。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为多个,等间距分布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可选的,所述显影结构为长条状,且所述显影结构的长度方向为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长度方向。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假体装置,包括输送系统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假体;其中,所述输送系统用于将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递送至预定位置。可选的,所述输送系统包括输送导管和驱动杆;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内部设置有密封件,同时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近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与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内部连通的中空通道;其中:所述输送导管的远端用于与所述连接部可拆卸地连接,以推送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所述驱动杆可活动地插入所述输送导管并穿过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密封件连接,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密封件至少部分进入所述中空通道,以使所述密封件封堵所述中空通道。可选的,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密封件相连接的区域为薄弱区域,所述薄弱区域的极限强度小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驱动杆的极限强度,以使所述驱动杆在外力作用下于所述薄弱区域处断裂,并使所述驱动杆与所述密封件相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以及假体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第一、本专利技术的假体置于肩关节腔后,能够通过扩张直接隔绝撕裂的肩袖,防止肩袖伤口与肩峰的骨性结构产生撞击,从而缓解疼痛,同时经过重建肩峰和肱骨头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肩关节上举的力臂,改善了肩关节活动能力,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假体特别适用于治疗肩袖撕裂以及其他肩部肌腱损伤,而且可用于辅助各种肩关节手术,有助于改善肩关节术后力学条件。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假体在扩张后,其第一表面向内凹陷能够包覆肱骨头端部,和/或第二表面向外凸出能够贴合肩峰端部,这样能够有效固定假体,避免术后假体发生移位甚至脱落。同时,本专利技术的假体无需外来部件(如锚定等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仅通过自成型的表面与对应的骨结构进行配合便可实现定位固定,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创伤也小,有利于改善手术治疗效果。第二、本专利技术的假体至少为两层结构,增强了假体的抗刺破性能,可有效防止假体在植入人体后被肩关节腔中的骨刺穿破,而且在手臂运动过程中,也可降低肱骨头对假体造成的磨损,确保假体术后使用的可靠性。第三、本专利技术的假体上还设置有显影结构,有利于医生在术后无创伤地通过X射线检查假体在肩关节中的状态,避免术后通过开刀的方式进行检查,从而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将假体置于肩峰和肱骨之间的示意图;图2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的立体图;图2b是图2a所示的假体的主视图;图2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形成内凹弯曲结构之前的示意图;图2d是本专利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假体的内腔的剖面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上设置弧形的第一显影结构的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上设置长条形的第二显影结构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上设置有波浪形沟槽的示意图。图5a和图5b分别是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装置中假体实现密封的示意图;图5c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假体装置中假体与输送系统相分离的示意图。10-肩袖球囊;10’-球囊结构;11-第一表面;12-第二表面;13-内层;14-外层;15-第一显影结构;16-第二显影结构;17-沟槽;18-连接部;19-密封件;20-肩峰;30-肱骨头;40-输送系统;41-输送导管;42-驱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优点和特征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专利技术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专利技术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如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在以下说明中,为了便于描述,还使用了“近端”和“远端”;“近端”是指距离输送系统操作者较近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当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扩张后,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或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当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扩张后,所述第一表面向内凹陷或为平面,所述第二表面向外凸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扩张后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横截面呈半圆形或新月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扩张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均为一弧面,所述弧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0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cm,所述第二表面的曲率半径不小于3.0cm。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扩张后的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长度范围为2.0~8.0cm,宽度范围为2.0~8.0cm,高度范围为0.4~2.5cm。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至少为两层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金属显影材料制成。8.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至少为两层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各层为膜结构和编织结构中的一种或两种的复合。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内层为膜结构。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外层的材料强度高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的内层的材料强度。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中任意相邻两层通过热熔连接或通过粘结剂连接,或者,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通过多层共挤出吹塑加工形成。13.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金属显影材料制成。14.一种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为可扩张收缩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肩关节的假体上设置有显影结构,所述显影结构由金属显影材料制成。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用于肩关节的假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结构设置在所述用于肩关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斌刘琛季晓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