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208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底壳和上盖,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上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侧挡板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弹性侧板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的截面呈三角形,凹陷部与凸出部相适配;一个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一个侧挡板的外壁面,另一个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侧挡板的外壁面。用户既可以选择从底壳的两端滑入/滑出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也可以选择从底壳的开口面直接盖合/揭开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槽拆装十分方便,给生产活动中安装及维护电源线或信号线带来极大方便。

A wire groov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槽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槽结构。
技术介绍
人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线缆,线缆(电缆线、信号线等)一般都是收纳于线槽内的。现有的线槽结构如图1所示,其包括底壳2和上盖3,底壳2上设置滑槽,上盖3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相配合的滑扣,线缆1收纳于所述底壳2内。虽然现有的线槽结构能够给电缆线/信号线提供充足的保护,但是,现有线槽中的上盖只能从底壳两端的端口滑出,而不能够直接揭开。因此,现有的线槽结构存在拆卸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装的线槽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底壳和上盖,所述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所述上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另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进一步的,所述底壳还包括底板,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上盖还包括顶板,两个所述弹性侧板分别连接所述顶板。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具有朝外侧延伸的扳动部。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包括相连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第一倾斜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所述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呈钝角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平行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分别抵触所述线缆。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侧板包括相连的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第三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第三倾斜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倾斜部,所述第三倾斜部和第四倾斜部呈钝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倾斜部的内壁面抵触所述第二倾斜部的外壁面,所述第四倾斜部的内壁面抵触所述第一倾斜部的外壁面。进一步的,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分别抵触所述线缆。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侧挡板的中部区域,所述凹陷部位于所述弹性侧板的中部区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既可以选择从底壳的两端滑入/滑出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也可以选择从底壳的开口面直接盖合/揭开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因此,本技术的线槽拆装十分方便,给生产活动中安装及维护电源线或信号线带来极大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线槽的截面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线槽的截面图。标号说明:1、线缆;2、底壳;21、底板;22、侧挡板;221、第一倾斜部;222、第二倾斜部;3、上盖;31、顶板;32、弹性侧板;321、第三倾斜部;322、第四倾斜部;4、凸出部;5、凹陷部;6、扳动部。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上盖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弹性侧板,且弹性侧板的内壁面设有截面呈三角形的凹陷部,用户能够以盖合的方式将上盖与底壳组装。请参照图2,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1,包括底壳2和上盖3,所述底壳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22,所述上盖3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32,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4,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5,所述凹陷部5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凹陷部5与所述凸出部4相适配;一个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抵触一个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另一个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用户既可以选择从底壳的两端滑入/滑出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也可以选择从底壳的开口面直接盖合/揭开上盖的方式进行上盖与底壳的拆装,因此,本技术的线槽拆装十分方便,给生产活动中安装及维护电源线或信号线带来极大方便。进一步的,所述底壳2还包括底板21,两个所述侧挡板22分别连接所述底板21;所述上盖3还包括顶板31,两个所述弹性侧板32分别连接所述顶板31。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侧板32远离所述顶板31的一端具有朝外侧延伸的扳动部6。由上述描述可知,用户能够利用扳动部快速揭开上盖,进一步方便了用户拆卸上盖的工作。进一步的,所述侧挡板22包括相连的第一倾斜部221和第二倾斜部222,第一倾斜部22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21,第一倾斜部2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222,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和第二倾斜部222呈钝角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222平行设置。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222分别抵触所述线缆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尺寸优化,底壳不仅可以起到收纳线缆的作用,还可以起到夹持、固定线缆的作用,增加了底壳的功能。进一步的,所述弹性侧板32包括相连的第三倾斜部321和第四倾斜部322,第三倾斜部321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31,第三倾斜部3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倾斜部322,所述第三倾斜部321和第四倾斜部322呈钝角设置。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倾斜部321的内壁面抵触所述第二倾斜部222的外壁面,所述第四倾斜部322的内壁面抵触所述第一倾斜部221的外壁面。由上述描述可知,上盖与底壳接触紧密,利于提高线槽结构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顶板31和所述底板21分别抵触所述线缆1。由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尺寸优化,线缆可以更稳定地安装在线槽内,不会出现晃动。进一步的,所述凸出部4位于所述侧挡板22的中部区域,所述凹陷部5位于所述弹性侧板32的中部区域。由上述描述可知,凸出部和凹陷部设置位置合适,便于用户拆装上盖。实施例一请参照图2,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1,包括底壳2和上盖3,所述底壳2包括底板2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22,两个所述侧挡板22分别连接所述底板21,所述上盖3包括顶板31和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32,两个所述弹性侧板32分别连接所述顶板31,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4,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5,所述凹陷部5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凹陷部5与所述凸出部4相适配;一个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抵触一个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另一个所述弹性侧板32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所述侧挡板22的外壁面。所述线缆1包括但不限于电缆线和信号线。所述上盖3由具有弹性的塑胶制成,或者,所述上盖3由金属板制成。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挡板22包括相连的第一倾斜部221和第二倾斜部222,第一倾斜部22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21,第一倾斜部2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222,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和第二倾斜部222呈钝角设置。所述弹性侧板32包括相连的第三倾斜部321和第四倾斜部322,第三倾斜部321的一端连接所述顶板31,第三倾斜部32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倾斜部322,所述第三倾斜部321和第四倾斜部322呈钝角设置。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222平行设置,所述顶板31、所述底板21、两个所述第一倾斜部221和两个所述第二倾斜部222分别抵触所述线缆1。详细的,所述第三倾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底壳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所述上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另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槽结构,用于收纳线缆,包括底壳和上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侧挡板,所述上盖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弹性侧板,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具有朝外侧凸出的凸出部,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具有朝外侧凹陷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截面呈三角形,所述凹陷部与所述凸出部相适配;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另一个所述弹性侧板的内壁面抵触另一个所述侧挡板的外壁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还包括底板,两个所述侧挡板分别连接所述底板;所述上盖还包括顶板,两个所述弹性侧板分别连接所述顶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端具有朝外侧延伸的扳动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包括相连的第一倾斜部和第二倾斜部,第一倾斜部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板,第一倾斜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倾斜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华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