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天线、AM天线、玻璃天线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2140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10:49
本公开涉及一种FM天线、AM天线、玻璃天线及车辆,所述FM天线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FM馈电点,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所述FM天线中设置水平附加条,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增大了所述FM天线的电容耦合量,提高了所述FM天线接收广播信号的灵敏度,进而增大了所述FM天线的天线增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FM天线、AM天线、玻璃天线及车辆
本公开涉及通信
,具体地,涉及一种FM天线、AM天线、玻璃天线及车辆。
技术介绍
为了接收广播信号,在车辆上设置有天线,相关技术中,设置在车辆上的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为杆状天线或鲨鱼鳍天线,杆状天线和鲨鱼鳍天线一般均单独设置在车顶,如此容易碰到障碍物受到损坏或对车体造成一定的扰流。相关技术中,还有一种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天线为玻璃天线,将接收天线的天线条设置在车辆的玻璃上,可以克服杆状天线和鲨鱼鳍天线的上述问题。但是,相比于杆状天线和鲨鱼鳍天线,玻璃天线设置在车辆上的位置较低,进而导致玻璃天线的天线增益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FM天线、AM天线、玻璃天线及车辆,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玻璃天线的天线增益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FM天线,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FM馈电点,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可选地,所述水平附加条一端与所述水平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可选地,所述水平附加条两端均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条设置于所述水平附加条上方和/或下方。可选地,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垂直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垂直条I、垂直条II、垂直条III、垂直条IV;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条包括由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附加条包括水平附加条I、水平附加条II和水平附加条III;所述第一水平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或曲线的水平条I、水平条II,所述第二水平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或曲线的水平条III、水平条IV;所述水平条III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的底端连接,所述垂直条的I底端位于所述水平条III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V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I的底端连接,所述水平条IV的另一端与所述FM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条IV的底端位于所述水平条IV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I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I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I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V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条II分布于所述垂直条I的两侧;所述水平附加条I位于所述垂直条II与所述垂直条III之间且位于所述水平条II上方,所述水平附加条I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条II及所述垂直条III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附加条II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条II位于所述垂直条II上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附加条II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附加条III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I的底端连接,所述水平附加条III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形成所述间隙。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AM天线,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AM馈电点,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可选地,所述水平附加条一端与所述水平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可选地,所述水平附加条两端均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条设置于所述水平附加条上方和/或下方。可选地,所述AM天线中的所述垂直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垂直条A、垂直条B、垂直条C;所述A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条包括由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水平条A、水平条B、水平条C、水平条D、水平条E、水平条f、水平条G;所述A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附加条包括均位于所述水平条E及所述水平条G之间的水平附加条A、水平附加条B;所述垂直条A、所述垂直条B、所述垂直条C的两端均分别连接于所述水平条A的两端之间及所述水平条G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f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C上,所述水平条f另一端与所述AM馈电点连接;所述AM馈电点与所述垂直条B分布于所述垂直条C两侧;所述水平条B、所述水平条C、所述水平条D、所述水平条E的两端均分布于所述AM天线中的三个所述垂直条两侧;所述水平条G的一端向上弯折连接于所述水平条f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附加条A位于所述垂直条A及所述垂直条B之间且所述水平附加条A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条A及所述垂直条B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附加条B位于所述垂直条B及所述垂直条C之间且所述水平附加条B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条B及所述垂直条C形成所述间隙。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玻璃天线,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FM天线和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AM天线,所述AM天线设置于所述FM天线上方,所述AM天线与所述FM天线间隔第一预设距离。可选地,所述玻璃天线还包括设于所述FM天线所在的玻璃上且位于所述FM天线下方的用于除雾除霜的加热丝,所述加热丝与所述FM天线间隔第二预设距离。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FM天线或上述第二方面任一项所述的AM天线或上述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玻璃天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FM天线中设置水平附加条,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增大了所述FM天线的电容耦合量,提高了所述FM天线接收广播信号的灵敏度,进而增大了所述FM天线的天线增益。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设置在玻璃上的玻璃天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FM天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M天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玻璃200FM天线300AM天线400加热丝410水平加热丝500~510间隙210水平条I211水平条II212水平条III213水平条IV220垂直条I221垂直条II222垂直条III223垂直条IV230水平附加条I231水平附加条II232水平附加条III240FM馈电点310水平条A311水平条B312水平条C313水平条D314水平条E315水平条f316水平条G320垂直条A321垂直条B322垂直条C330水平附加条A331水平附加条B340AM馈电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一种FM天线200,包括均设置于玻璃100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FM馈电点240,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500,510)。本公开中的玻璃100可以是位于车辆上的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及车辆侧面的车窗玻璃中的一种,当为车辆侧面的车窗玻璃时,多为车辆侧面的位置固定的玻璃;由于前挡风玻璃及后挡风玻璃多为弯曲状,故FM天线200中的水平条及FM天线200中的水平附加条设置于前挡风玻璃或后挡风玻璃上时会随着玻璃100表面弯曲,进而在部分视角会发现FM天线200中的水平条及FM天线200中的水平附加条为曲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FM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FM馈电点,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M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FM馈电点,所述垂直条与所述水平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与所述垂直条正交设置,所述水平附加条至少一端与所述垂直条之间设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M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附加条一端与所述水平条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M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附加条两端均与所述垂直条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条设置于所述水平附加条上方和/或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M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垂直条包括依次间隔设置的垂直条I、垂直条II、垂直条III、垂直条IV;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条包括由上而下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水平条和第二水平条;所述FM天线中的所述水平附加条包括水平附加条I、水平附加条II和水平附加条III;所述第一水平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或曲线的水平条I、水平条II,所述第二水平条包括位于同一直线或曲线的水平条III、水平条IV;所述水平条III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的底端连接,所述垂直条的I底端位于所述水平条III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V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I的底端连接,所述水平条IV的另一端与所述FM馈电点连接,所述垂直条IV的底端位于所述水平条IV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I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I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I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V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垂直条I的两端之间,所述水平条I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平条II分布于所述垂直条I的两侧;所述水平附加条I位于所述垂直条II与所述垂直条III之间且位于所述水平条II上方,所述水平附加条I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垂直条II及所述垂直条III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附加条II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条II位于所述垂直条II上的一端连接,所述水平附加条II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形成所述间隙;所述水平附加条III的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I的底端连接,所述水平附加条III的另一端与所述垂直条II形成所述间隙。5.一种AM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均设置于玻璃上的水平条、垂直条、水平附加条及与所述水平条连接的AM馈电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陈晓宏许涟梁杰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