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及其热泵闭式除湿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1719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及其热泵闭式除湿系统,所述回热循环装置包括回热循环冷凝器、回热循环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循环管路;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的循环管路有多组,每组循环管路包括若干条冷凝器直管、若干条蒸发器直管、若干个U型弯头管、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所述蒸汽上升管上还连接有介质充注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回热循环装置,遵循物质相变传热原理,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冷媒介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结构紧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热泵闭式除湿系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回热循环装置,使得循环湿空气在经过除湿器时温度能够充分降至饱和露点温度以实现脱水除湿。提升了系统除湿效果,提高了生产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及其热泵闭式除湿系统
本技术涉及除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及其热泵闭式除湿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工农业产品烘干热源由原始的燃煤锅炉、燃油锅炉逐渐被热泵替代。然而,开式热泵在工农业产品烘干市场应用存在诸多问题,受环境温湿度的影响很大,在北方区域寒冷地区冬季运行效率极低,室外蒸发器结霜更影响吸热的效率;干燥过程必须依赖排湿来实现,但排湿的同时排放了大量的热量,能源存在极大的浪费,且排放的物质对周边环境也存在污染。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一种闭式除湿热泵,干燥过程中,湿空气做为干燥介质在热泵和烘箱内做闭式循环,通过热泵除湿器除湿以降低循环介质湿空气的含湿量,通过热泵冷凝器加热循环介质,使湿空气由循环风机送入烘箱给物料加热并带走湿物料水分实现干燥。这种闭式除湿系统与开式排湿系统相比具有不排放、无污染,运行高效,烘干品质提升等优点。然而,现有的闭式除湿热泵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除湿效果差,循环湿空气的含湿量降不下来,导致烘干效果不能达到工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及其热泵闭式除湿系统,提升系统除湿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包括回热循环冷凝器、回热循环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循环管路;所述回热循环冷凝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冷凝器翅片,所述冷凝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冷凝器直管;所述冷凝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所述回热循环蒸发器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之间的蒸发器翅片,所述蒸发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的蒸发器直管;所述蒸发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的循环管路有多组,每组循环管路包括若干条冷凝器直管、若干条蒸发器直管、若干个U型弯头管、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其中,每组循环管路中,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和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通过蒸汽上升管连通,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和蒸发器直管通过液体回流管连通,所述若干条冷凝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U型弯头管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所述若干条蒸发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U型弯头管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由此形成一组闭合的循环管路;所述蒸汽上升管上还连接有介质充注管。进一步地,所述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的第一端板和回热循环蒸发器的第三端板之间。进一步地,每组循环管路中,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是倾斜设置的,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位置高于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位置也高于最低处的蒸发器直管。一种热泵闭式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的热泵主机、送风口接管、烘箱和回风口接管;所述烘箱中设有物料架;所述热泵主机包括以上所述的回热循环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机、冷凝器、压缩机和除湿器,所述循环风机设置于热泵主机和送风口接管的连接处,所述回热循环装置和除湿器设置于热泵主机和回风口接管的连接处,其中,除湿器设置于回热循环装置的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所述除湿器还与冷凝器和压缩机互相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回热循环装置,遵循物质相变传热原理,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冷媒介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结构紧凑。本技术提供的热泵闭式除湿系统,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回热循环装置,使得循环湿空气在经过除湿器时温度能够充分降至饱和露点温度以实现脱水除湿。提升了系统除湿效果,提高了生产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回热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热泵闭式除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包括回热循环冷凝器、回热循环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循环管路。所述回热循环冷凝器包括第一端板11、第二端板12以及设置于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之间的冷凝器翅片15,所述冷凝器翅片15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一端板11和第二端板12的冷凝器直管;所述冷凝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所述回热循环蒸发器包括第三端板13、第四端板14以及设置于第三端板13和第四端板14之间的蒸发器翅片16,所述蒸发器翅片16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三端板13和第四端板14的蒸发器直管;所述蒸发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的循环管路有5组,每组循环管路包括6条冷凝器直管、6条蒸发器直管、10个U型弯头管20、1条蒸汽上升管17和1条液体回流管19。其中,每组循环管路中,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和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通过蒸汽上升管17连通,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和蒸发器直管通过液体回流管19连通,所述6条冷凝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5个U型弯头管20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所述6条蒸发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另外5个U型弯头管20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由此形成一组闭合的循环管路;所述蒸汽上升管17上还连接有介质充注管18,所述介质充注管18上设有针阀,用于向循环管路中注入冷媒介质。进一步地,所述蒸汽上升管17和液体回流管19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的第一端板11和回热循环蒸发器的第三端板13之间。进一步地,每组循环管路中,蒸汽上升管17和液体回流管19是倾斜设置的。也即是说,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位置高于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位置也高于最低处的蒸发器直管。本实施例遵循物质相变传热原理,通过在全封闭真空管壳内冷媒介质的蒸发与凝结来传递热量,具有极高的导热性,结构紧凑。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热泵闭式除湿系统,包括依次连接形成循环通路的热泵主机1、送风口接管10、烘箱8和回风口接管7;所述烘箱8中设有物料架9;所述热泵主机1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回热循环装置5,还包括循环风机2、冷凝器3、压缩机4和除湿器6,所述循环风机2设置于热泵主机1和送风口接管10的连接处,所述回热循环装置5和除湿器6设置于热泵主机1和回风口接管7的连接处,其中,除湿器6设置于回热循环装置5的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所述除湿器6还与冷凝器3和压缩机4互相连接。本实施例工作时,热泵主机1生成的干燥热空气由循环风机2经过送风口接管10送往烘箱8内带走物料架9上待烘干物体的水分,形成潮湿热空气。潮湿热空气经过回风口接管7后,首先与回热循环装置5的回热循环蒸发器接触,蒸发器翅片受热后,内部的蒸发器直管中的冷媒介质吸热发生相变,由液态变成气态,在微小的压差下,通过蒸汽上升管进入回热循环冷凝器中。潮湿热空气把热量传递给回热循环蒸发器后,温度降低,再经过除湿器6进一步放热,使湿空气降温至其露点温度以下实现脱水除湿变为干燥冷空气,再与回热循环冷凝器接触。回热循环冷凝器的冷凝器翅片与干燥冷空气接触时,内部的冷凝器直管中的气态冷媒介质对外放热后相变为液态,在重力作用下通过液体回流管回流到回热循环蒸发器中。同时,经过回热循环冷凝器的干燥冷空气吸热升温为干燥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热循环冷凝器、回热循环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循环管路;所述回热循环冷凝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冷凝器翅片,所述冷凝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冷凝器直管;所述冷凝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所述回热循环蒸发器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之间的蒸发器翅片,所述蒸发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的蒸发器直管;所述蒸发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的循环管路有多组,每组循环管路包括若干条冷凝器直管、若干条蒸发器直管、若干个U型弯头管、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其中,每组循环管路中,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和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通过蒸汽上升管连通,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和蒸发器直管通过液体回流管连通,所述若干条冷凝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U型弯头管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所述若干条蒸发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U型弯头管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由此形成一组闭合的循环管路;所述蒸汽上升管上还连接有介质充注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热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热循环冷凝器、回热循环蒸发器以及连接于两者之间的循环管路;所述回热循环冷凝器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之间的冷凝器翅片,所述冷凝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的冷凝器直管;所述冷凝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所述回热循环蒸发器包括第三端板、第四端板以及设置于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之间的蒸发器翅片,所述蒸发器翅片中设置有若干条连通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的蒸发器直管;所述蒸发器直管沿水平方向延伸且由高至低依次平行分布;连接于回热循环冷凝器和回热循环蒸发器之间的循环管路有多组,每组循环管路包括若干条冷凝器直管、若干条蒸发器直管、若干个U型弯头管、蒸汽上升管和液体回流管;其中,每组循环管路中,位于最高处的冷凝器直管和最高处的蒸发器直管通过蒸汽上升管连通,位于最低处的冷凝器直管和蒸发器直管通过液体回流管连通,所述若干条冷凝器直管由高到低依次通过U型弯头管首尾相接形成迂回通路,所述若干条蒸发器直管由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招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速潽捷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