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新专利>正文

一种换热管及电热水暖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666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管及电热水暖风机,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内芯管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绝缘片,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发热丝,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设置有热交换液体,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其能够提高热交换效率,具有更好的换热效果。

A Heat Exchange Tube and Electric Hot Water War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管及电热水暖风机
本技术所述一种换热管和一种电热水暖风机,属于散热器

技术介绍
暖风装置是利用热风作为介质和载体,能更大地提高热利用率和热工作效果的一种供热设备。暖风装置具有操作简单、供热效果好、安全系数高等特点,而被各行各业广泛用于空间采暖或空气加温领域。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暖风装置是以电热管为发热体,而由于电热管表面传热面积较小,换热效率低,因此体积和重量大,使暖风装置整体体积庞大,材料成本高、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换热管及电热水暖风机。本技术所述换热管,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芯管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绝缘片,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发热丝,所述换热管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焊接固定于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或者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套管为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绝缘片,所述第一电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绝缘片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内芯管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空隙内还设置有若干无机填料。进一步地,连通所述第一内芯管的的进口处还设置有保护开关,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处还设置有三通切换阀。进一步地,所述无机填料为中空玻璃微球、陶粒或空心陶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内绝缘片和所述第一外绝缘片均为云母绝缘板;所述第一内芯管、第一套管和散热片均为铜材、铝材、铁材或不锈钢材质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水暖风机,包括所述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置有风机,所述换热管上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出口与加热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加热管的出口与散热管道的进口相连,所述散热管道的出口与回液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回液管的出口与换热管上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进口相连。所述散热管道为S型散热管道。进一步地,所述加热管包括第二内芯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二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绝缘片,所述第二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电发热丝,所述换热管上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出口与所述加热管的第二内芯管的进口相连,所述加热管的第二内芯管的出口与所述散热管道的进口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外绝缘片,所述第二电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二外绝缘片上;所述第二外绝缘片与所述第二套管之间设置有若干无机填料。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达到的技术效果是:(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管,通过设置第一内芯管和第一套管,并在第一内芯管的内壁设置内绝缘片,在第一内芯管外壁设置第一电发热丝,第一内芯管内腔设置热交换液体,这样通过电发热丝可以快速加热第一内芯管内腔的热交换液体,同时在第一套管外壁设置若干散热片,大大提高了换热管的热交换面积,使得本技术所述换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优点。(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热水暖风机,在本技术所述换热管的下方设置风机,所述换热管的热交换液体进入加热管的进行二次加热后,可以达到液体的汽化状态,形成热的蒸汽,热蒸汽进入散热管道内,进行热交换后,形成液体回流至回液管,再经回液管循环至换热管内,重复上述操作。该结构所述的电热水暖风机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优点,同时本技术所述电热水暖风机还具有节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换热管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电热水暖风机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所述换热管9,包括第一内芯管1和第一套管2,所述第一内芯管1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2内,所述第一内芯管1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绝缘片3,所述第一内芯管1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发热丝4,第一电发热丝4优选采用材质为镍铬发热丝、加热功率为500~700W的电发热丝,优选为500W的电发热丝,所述换热管9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内芯管1的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使用时,对第一电发热丝4通电,第一电发热丝4开始加热,当通过与第一内芯管1的内腔连通的进口向第一内芯管1通入热交换液体,使热交换液体充满第一内芯管1内腔后,第一电发热丝4可以起到对第一内芯管1中的热交换液体进行加热,进而热交换液体的热量与环境进行热交换,起到换热作用;当所述换热管9的第一内芯管1不通入任何热交换液体时,第一电发热丝4直接对换热管9中的空气进行加热,热空气与环境进行热交换,起到换热作用。优选地,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套管外壁2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5;所述散热片5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2的外壁上,或者所述散热片5与所述第一套管2为一体成型。电发热丝可以快速加热换热管,同时在第一套管外壁设置若干散热片,大大提高了换热管的热交换面积,使得本技术所述换热管具有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换热效率高的优点。优选地,结合上述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绝缘片6,所述第一电发热丝4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绝缘片6上;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内芯管1与所述第一套管2之间的空隙内还设置有若干无机填料7,加入无机填料可以起到保温的作用,提高换热效率,本技术中所述无机填料为中空玻璃微球、陶粒或空心陶粒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实施方式优选采用中空玻璃微球作为无机填料。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在连通所述第一内芯管的进口处还设置保护开关8,这样可以对装置起到保护作用;优选地,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处还设置有三通切换阀,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与现有技术中任意散热装置连接。本技术中所述第一内绝缘片3和所述第一外绝缘片6均为云母绝缘板;所述第一内芯管1、第一套管2和散热片5均为铜材、铝材、铁材或不锈钢材质中的任意一种。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换热管制备得到电热水暖风机,包括所述换热管9,所述换热管9的下方设置有风机10,所述换热管9上与第一内芯管1的内腔连通的出口与加热管11的进口相连,所述加热管11的出口与散热管道12的进口相连,所述散热管道12的出口与回液管13的进口相连,所述回液管13的出口与换热管9上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进口相连。使用时,首先使换热管9中的第一内芯管充满热交换液体,换热管9对热交换液体进行首次加热,经加热后的热交换液体进入加热管,在加热管中进行二次加热,经二次加热后,加热管中的热交换液体会形成蒸汽,进入散热管道,热的蒸汽在散热管道中流动,对散热管道进行加热后,形成液体回流至回液管,再经回液管循环至换热管内,重复上述操作。优选地,结合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散热管道12为S型散热管道。所述加热管11可以为现有技术中任意可实现加热的装置,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管11优选采用与换热管9结构相同的加热管进行二次加热,也就是所述加热管11包括第二内芯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管内,所述第二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内绝缘片,所述第二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电发热丝,第二电发热丝采用材质为镍铬发热丝、加热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芯管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绝缘片,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发热丝,所述换热管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内芯管和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内芯管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内绝缘片,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电发热丝,所述换热管上还设置有与第一内芯管的内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设置有若干散热片;所述散热片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套管外壁上,或者所述散热片与所述第一套管为一体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一外绝缘片,所述第一电发热丝设置于所述第一外绝缘片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芯管与所述第一套管之间的空隙内还设置有若干无机填料。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芯管的进口处还设置有保护开关,所述换热管的出口处还设置有三通切换阀。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为中空玻璃微球、陶粒或空心陶粒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内绝缘片和所述第一外绝缘片均为云母绝缘板;所述第一内芯管、第一套管和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