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525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包括油管本体,油管本体进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第一连接法兰右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管头,第一定位管头上套设有第一氟橡胶密封圈;油管本体出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的左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管头,第二定位管头上套设有第二氟橡胶密封圈;油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内层、硬质合金加强层和镀铬耐腐蚀层,油管本体靠近第一连接法兰端一体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上述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拆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度性能好、能够过滤油中杂质且防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eroengine Tub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
本技术涉及油管
,具体涉及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耐高温高压发动机油管结构引用双压板式结构带O型圈密封原理。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温度高(140℃-170℃),双压板式带O型圈密封形式,在操作过程中不容易对准中心,安装操作繁琐,密封性能差,很容易导致产品漏油;且现有的耐高温高压发动机油管功能单一,只能起到输送油的功能,不能过滤油中的杂质,油管表面容易生锈或腐蚀,缩短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拆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度性能好、能够过滤油中杂质且防腐蚀性能好的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包括油管本体,所述油管本体进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所述第一连接法兰右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管头,所述第一定位管头上套设有第一氟橡胶密封圈;所述油管本体出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所述第二连接法兰的左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管头,所述第二定位管头上套设有第二氟橡胶密封圈;所述油管本体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内层、硬质合金加强层和镀铬耐腐蚀层,所述不锈钢内层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所述镀铬耐腐蚀层镀在硬质合金加强层的外表面上;所述油管本体靠近第一连接法兰端一体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所述杂质过滤装置包括不锈钢壳体,所述不锈钢壳体内设置有杂质过滤腔,所述杂质过滤腔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杂质通孔,所述不锈钢壳体的下端面上焊接有一根杂质收集管,所述杂质收集管的内孔与杂质通孔连通,所述杂质收集管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不锈钢密封螺帽;所述杂质过滤腔的上端设置有一块不锈钢活动板,所述不锈钢活动板的下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不锈钢过滤网,所述不锈钢壳体上端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密封盖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油管本体进油端设置了第一连接法兰、第一定位管头和第一氟橡胶密封圈后连接时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油管本体出油端设置了第二连接法兰、第二定位管头和第二氟橡胶密封圈后连接时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不锈钢内层使得油管内层不易生锈和腐蚀,硬质合金加强层起到加强作用,镀铬耐腐蚀层不但起到加强作用且耐腐蚀性能好,杂质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油中的杂质,且杂质收集容易,清理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拆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度性能好、能够过滤油中杂质且防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密封盖板的下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块密封凸块,所述密封凸块的下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所述不锈钢定位杆的下端焊接有一块不锈钢连接板,所述不锈钢连接板与不锈钢活动板通过螺钉连接固定。通过本设置,不锈钢密封盖板结构设置合理,不锈钢活动板连接方便,固定可靠,使用方便。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活动板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不锈钢活动板通过第一O型密封圈与杂质过滤腔的内壁面之间构成密封。通过本设置,不锈钢活动板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不锈钢活动板与杂质过滤腔的内壁面之间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壳体的上端一体设置有固定法兰,所述不锈钢密封盖板与固定法兰通过螺栓连接固定。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壳体的右端面中部设置有进油孔,所述不锈钢壳体的左端面中部设置有出油孔。本技术还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不锈钢活动板的下端面上共设置两个不锈钢过滤网,且两个不锈钢过滤网对称设置,每个不锈钢过滤网上端均与不锈钢活动板的下端面焊接固定,每个不锈钢过滤网下端均设置有折弯部。本技术的优点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油管本体进油端设置了第一连接法兰、第一定位管头和第一氟橡胶密封圈后连接时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油管本体出油端设置了第二连接法兰、第二定位管头和第二氟橡胶密封圈后连接时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封性能好,不易泄漏;不锈钢内层使得油管内层不易生锈和腐蚀,硬质合金加强层起到加强作用,镀铬耐腐蚀层不但起到加强作用且耐腐蚀性能好,杂质过滤装置能够过滤油中的杂质,且杂质收集容易,清理操作方便;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装拆定位方便、连接可靠、密度性能好、能够过滤油中杂质且防腐蚀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杂质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前”、“后”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参见图1、图2和图3,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包括油管本体1,所述油管本体1进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11,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1右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管头12,所述第一定位管头12上套设有第一氟橡胶密封圈2;所述油管本体1出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3,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3的左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管头14,所述第二定位管头14上套设有第二氟橡胶密封圈3;所述油管本体1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内层15、硬质合金加强层16和镀铬耐腐蚀层17,所述不锈钢内层15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所述镀铬耐腐蚀层17镀在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外表面上;所述油管本体1靠近第一连接法兰端一体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4,所述杂质过滤装置4包括不锈钢壳体41,所述不锈钢壳体41内设置有杂质过滤腔411,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杂质通孔412,所述不锈钢壳体41的下端面上焊接有一根杂质收集管42,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内孔与杂质通孔412连通,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不锈钢密封螺帽43;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上端设置有一块不锈钢活动板44,所述不锈钢活动板44的下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不锈钢过滤网45,所述不锈钢壳体41上端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密封盖板46。作为优选的,所述杂质收集管42由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不锈钢密封螺帽43内嵌入式设置有现有的耐高温氟橡胶密封圈,不锈钢密封螺帽43通过耐高温氟橡胶密封圈与杂质收集管42下端构成密封,且耐高温氟橡胶密封圈为O型密封圈。为使本技术结构设置更加合理,作为优选的,本实施例所述不锈钢密封盖板46的下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块密封凸块461,所述密封凸块461的下端面中部一体设置有一根不锈钢定位杆462,所述不锈钢定位杆462的下端焊接有一块不锈钢连接板47,所述不锈钢连接板47与不锈钢活动板44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所述不锈钢活动板44的侧面上设置有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套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包括油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本体(1)进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11),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1)右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管头(12),所述第一定位管头(12)上套设有第一氟橡胶密封圈(2);所述油管本体(1)出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3),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3)的左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管头(14),所述第二定位管头(14)上套设有第二氟橡胶密封圈(3);所述油管本体(1)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内层(15)、硬质合金加强层(16)和镀铬耐腐蚀层(17),所述不锈钢内层(15)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所述镀铬耐腐蚀层(17)镀在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外表面上;所述油管本体(1)靠近第一连接法兰端一体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4),所述杂质过滤装置(4)包括不锈钢壳体(41),所述不锈钢壳体(41)内设置有杂质过滤腔(411),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杂质通孔(412),所述不锈钢壳体(41)的下端面上焊接有一根杂质收集管(42),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内孔与杂质通孔(412)连通,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不锈钢密封螺帽(43);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上端设置有一块不锈钢活动板(44),所述不锈钢活动板(44)的下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不锈钢过滤网(45),所述不锈钢壳体(41)上端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密封盖板(4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高温航空发动机油管,包括油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管本体(1)进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一连接法兰(11),所述第一连接法兰(11)右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管头(12),所述第一定位管头(12)上套设有第一氟橡胶密封圈(2);所述油管本体(1)出油端一体设置有第二连接法兰(13),所述第二连接法兰(13)的左端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管头(14),所述第二定位管头(14)上套设有第二氟橡胶密封圈(3);所述油管本体(1)从内至外依次设置有不锈钢内层(15)、硬质合金加强层(16)和镀铬耐腐蚀层(17),所述不锈钢内层(15)的外表面与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内表面焊接固定,所述镀铬耐腐蚀层(17)镀在硬质合金加强层(16)的外表面上;所述油管本体(1)靠近第一连接法兰端一体设置有杂质过滤装置(4),所述杂质过滤装置(4)包括不锈钢壳体(41),所述不锈钢壳体(41)内设置有杂质过滤腔(411),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底面上设置有一个杂质通孔(412),所述不锈钢壳体(41)的下端面上焊接有一根杂质收集管(42),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内孔与杂质通孔(412)连通,所述杂质收集管(42)的下端螺纹连接有一个不锈钢密封螺帽(43);所述杂质过滤腔(411)的上端设置有一块不锈钢活动板(44),所述不锈钢活动板(44)的下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一个不锈钢过滤网(45),所述不锈钢壳体(41)上端可拆卸设置有不锈钢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邦钢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