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权泰允专利>正文

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202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15
该发明专利技术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不仅轻松、迅速连接建筑构造物内外部管道,同时具有足够的抗震性。该发明专利技术主要由引导流体流动的直管、能够插入组装该直管的扩口法兰、位于扩口法兰内侧的带有台阶形状的中间套管、中间套管台阶处套着的橡胶圈、将橡胶圈挤到中间套管处起到密封固定作用的法兰盖构成。橡胶圈在法兰盖与中间套管连接的过程中对直管的外柱面施压起到密封的作用,中间套管的法兰和法兰盖上均有通孔,在安装紧固件的同时法兰盖一侧面凸出的压板将橡胶圈紧紧压住。因此可以用均匀平衡的力度将法兰盖组装在中间套管法兰盘上,同时杜绝了直管和橡胶圈之间的漏水现象;通过橡胶圈结构的改进还排除了地层塌陷或弯曲、地震震动等恶性影响。

Seismic Rubber Ring Assembly for Pipeline Connection

The seismic rubber ring assembly for pipeline connection of the invention not only easily and rapidly connect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pipelines of building structures, but also has sufficient seismic resistance. The inven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traight pipe guiding fluid flow, an enlarged flange capable of inserting and assembling the straight pipe, a step-shaped intermediate sleeve located inside the enlarged flange, a rubber ring sleeved at the step of the intermediate sleeve, and a flange cover which squeezes the rubber ring into the middle sleeve for sealing and fixing. Rubber rings seal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straight pipe dur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lange cover and the middle casing. There are through holes on the flange and the flange cover of the middle casing. The rubber rings are tightly pressed by a pressing plate protruding from one side of the flange cover while installing fasteners. Therefore, the flange cover can be assembled on the middle casing flange with uniform balance force, and the leakage between the straight pipe and rubber ring can be eliminated. The vicious effects of formation collapse, bending and seismic vibration can also be eliminated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rubber ring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
本专利技术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Earthquakerubberringassemblyforpipecoupling)按照设计标准将管子之间轻松、迅速地连接起来,同时具有足够的抗震性。
技术介绍
在工业厂房、大厦或公寓等建筑物为了把生活所需的冷热水、煤气等流体或生活污水送至目的地而安装铺设各种管道。这些管道随着周围环境温度的变化和流体自身压力也会发生伸缩现象。先不提及地震等外部冲击,连热胀等细微温度差也会导致管道的变形而引发漏体,严重时甚至造成整个管道破损。为此,安装管道时需要一个最大限度地缓冲变化的装置,但轴向伸缩的接头(SlipJoint)对震动和冲击比较脆弱;万向旋转的球形接头虽然广泛用于管道的连接,但对横向抖动和震动无法充分发挥其缓冲性能。一般在公寓等公共住宅为了补偿管道的伸缩现象,在地下层通常安装占用较大空间的环状管;如果是立管在伸缩部位的两侧配备导向装置(Guide),在其两端安装固定锚(Anchor)。一般的合成树脂直管是通过不同直径的模具(Die)引拔而成的,可以按照现场所需长度裁断后直接安装或管道之间用中间套管延长至设计尺寸,但因前述的各种原因均需要维护或更换。就这种连接管道用总成,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753653号公告中提示了一种《套袖管》,其特点是直管端部插入紧固圈时扩径片向外径方向弹开来固定管的端部。如图1、图2所示,该装置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连着插入口(3)的管体(2);●带有开缝(51)的紧固圈(5)【开缝(51)的作用是紧固插入口(3)与套上去的管体(1)】;●扩径片(6)【与紧固圈(5)的弹性回力对抗、支撑开缝(51)来扩大直径】●套在紧固圈(5)外部的止动套(10A)【防止扩径片(6)向外径方向弹出】当插入口(3)插入管体(1)内部并与管体(2)连接时管端推开止动套(10A),而止动套(10A)的后退将扩径片(6)向外弹出,紧固圈(5)随着自身的弹性回力将管端固定在插入口(3)上。但是这种传统的管道连接方式存在一些问题,如扩径片不能完全脱落或脱落的扩径片被夹在护套和止动套之间时不能确保管道连接牢固。而且夹在紧固圈缝中的扩径片脱落、紧固圈靠弹性回力裹紧管体圆柱面时,原来扩径片缝的部位不能完全裹紧管体圆柱面、导致气密性下降,加之管道内的高压就会有流体泄漏的危险。特别是为了防止扩径片向外弹出而使用护套时扩径片就留在止动套与管体圆柱面护套之间,此时为了再连接其他的管道而旋转管接头就会产生异物性干扰,会影响管道的连接作业。鉴于这些问题修改的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819372号文件中还介绍了不需要扩径片(6)、具有更良好的气密性、连接管道时即使出现不良也可以再次使用的一种<管接头>,但这种结构只能适用于净水器等小口径的供水水嘴上,根本无法用于建筑管道上。而且包括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941883号或第0976588在内的很多公报中也提及了既能防止接头变形、用多个螺栓以同样深度紧固、密封圈的一侧形成双重密封来保持水密性的一种<管接头>。但是这些结构均需要上紧螺丝,所以安装效率很低,且由多种零部件组合,无形当中增加了不少成本。况且建筑结构周边属于软土基层,一旦受到塌陷或地震等震动时整个管道也受到外力而发生变形损坏导致漏水,甚至还需要补修或替换建筑结构物。【专利文献】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753653(2007.08.23.注册)专利技术名称:套袖管;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819372(2008.08.23.注册)专利技术名称:套袖管;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941883(2010.02.04.注册)专利技术名称:管接头;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0976588(2010.08.11.注册)专利技术名称:管接头;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20744(2011.03.02.注册)专利技术名称:管接头;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第1029111(2010.04.06.注册)专利技术名称:管接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围绕传统技术存在的问题开展的,其目的是更有效地杜绝管道连接部位的漏水现象。特别是通过改进橡胶圈的结构,研究专利技术能够吸收地震等各种因素给整个管道带来的震动、弯曲等恶性影响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本着达到上述目的的此专利技术既是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结构内外部管道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由引导流体流动的直管、能够插入组装该直管的扩口法兰、位于扩口法兰内侧的带有台阶形状的中间套管、中间套管台阶处套着的橡胶圈、将橡胶圈挤到中间套管处起到密封固定作用的法兰盖构成。橡胶圈在法兰盖与中间套管连接的过程中对直管的外柱面施压起到密封的作用,中间套管的法兰和法兰盖上均有通孔,在安装紧固件的同时法兰盖一侧面凸出的压片将橡胶圈紧紧压住。橡胶圈的特点是圆筒形状、底部有几处切取槽,切取槽之间有一体型的水平支撑的支撑片,圆筒体内侧有两道翅片把直管的外柱面紧紧裹住。该专利技术是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结构内外部管道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由引导流体流动的直管、能够插入组装该直管的扩口法兰、位于扩口法兰内侧的带有台阶形状的中间套管、中间套管台阶处套着的橡胶圈、将橡胶圈挤到中间套管处起到密封固定作用的法兰盖构成。橡胶圈包括外圆面呈斜面的第一弹性体和环状第二弹性体及位于两个弹性体之间相互保持一体型的支撑杆构成。法兰盖上的贯通孔的内径比直管的外径大,有益于流动性。另外中间套管的法兰与法兰盖上均有通孔,在安装紧固件的同时法兰盖一侧面凸出的压板将橡胶圈紧紧压住。橡胶圈的第一弹性体内侧有翅片,将直管的外柱面紧紧裹住。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专利技术在组装中间套管上的法兰与法兰盖时可以以均衡力度紧固、保证组装不偏斜,同时根本上杜绝了直管和橡胶圈之间的漏水问题。而且橡胶圈结构的改进即消除了地层塌陷或热膨胀造成的纵、横向弯曲现象,又能够充分吸收地震等的恶性影响,可以事先预防管道的变形和破损。附图说明图1为一般管接头结构的横向剖面图;图2为图1的纵向剖面图;图3为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组装的剖面图;图4为图3局部分解剖面图;图5为管道连接用橡胶圈的整体斜视图;图6a、图6b为橡胶圈的平面图及底面图;图7为图6a的A-A剖面图;图8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变形实例剖面图;图9图8局部分解剖面图;图10中间套管前端部平面图;图11管道连接用橡胶圈整体斜视图;图12a,图12b为橡胶圈平面图及底面图;图13为图12a的B-B线剖面图;图14为在中间套管中直管移动状态的略图;图15为附带支管的中间套管应用实例略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下面附图进一步详解操作方式。在详解之前声明下面有关特定结构及功能性说明指的是与专利技术概念相关的操作例子,实际上专利技术概念的操作方式有很多种形态。图3至图7是用于说明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的操作例子,本专利技术包括直管(110)、连接直管(110)两端的中间套管(120)、防止直管(110)与中间套管(120)之间漏水的橡胶圈(130)、将橡胶圈(130)挤向中间套管(120)的法兰盖(140)。直管(110)用于引导流体的流动,采用通常引拔成型方式可制成不同直径的产品,中间套管(120)用于连接指定长度的直管(110)。如图3、图4所示中间套管(120)两侧有可以连接直管(110)的扩口法兰(121),且扩口法兰(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结构内外部管道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由引导流体流动的直管(110)、能够插入组装该直管的扩口法兰(121)、位于扩口法兰(121)内侧的带有台阶(122)形状的中间套管(120)、中间套管(120)台阶(122)处套着的橡胶圈(130)、将橡胶圈(130)挤到中间套管(120)处起到密封固定作用的法兰盖(140)构成;橡胶圈(130)在组装法兰盖(140)与中间套管(120)的过程中紧紧裹住直管(110)的外圆柱面来保持气密性;中间套管(120)的法兰(121)及法兰盖(140)的法兰(141)部均有各自的通孔(122,142),在安装紧固件(150)的同时法兰盖(140)的一侧面有凸出的压板(143),将橡胶圈(130)紧紧压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结构内外部管道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由引导流体流动的直管(110)、能够插入组装该直管的扩口法兰(121)、位于扩口法兰(121)内侧的带有台阶(122)形状的中间套管(120)、中间套管(120)台阶(122)处套着的橡胶圈(130)、将橡胶圈(130)挤到中间套管(120)处起到密封固定作用的法兰盖(140)构成;橡胶圈(130)在组装法兰盖(140)与中间套管(120)的过程中紧紧裹住直管(110)的外圆柱面来保持气密性;中间套管(120)的法兰(121)及法兰盖(140)的法兰(141)部均有各自的通孔(122,142),在安装紧固件(150)的同时法兰盖(140)的一侧面有凸出的压板(143),将橡胶圈(130)紧紧压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连接用耐震橡胶圈总成,其特征在于,橡胶圈(130)是圆筒形状,底部有几处切取槽(132),切取槽(132)之间有一体型的水平支撑(133a)的支撑片(133),圆筒体(131)内侧有两道翅片(134a,134b)把直管(110)的外柱面紧紧裹住。3.一种用于相互连接建筑结构内外部管道的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泰允
申请(专利权)人:权泰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