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460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包括设置有中心圆孔的立方体金属套筒、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筒上、下、左、右四个外壁上的四组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与ECU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ECU采集的传动轴振动频率,实时进行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在动力吸振器模式与质量块模式之间切换。与传统的传动轴减振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可以同时解决传动轴在高、低频激励下的共振问题,并且在解决传动轴共振问题的同时不影响传动轴的耐久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还具有响应速度快、节能和吸附力大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
本技术属于机械传动
,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
技术介绍
振动和噪声,是恶化机械传动系统性能及其周围环境的重要因素。传动轴是机械传动系统振动和噪声的重要来源之一,主要包括传动轴的轰鸣噪声和共振问题。它产生的机理为:当发动机的激振力频率和传动轴的固有频率一致时,会激起传动轴的弯曲模态,从而引起上述传动的轰鸣噪声和共振问题,恶化机械传动系统性能及其周围环境。减少传动轴振动问题的典型方法是采用动力吸振器。动力吸振器装置通过在系统中增加一个附加质量来减小传动轴的振动。其工作原理为:给系统增加一个额外的自由度,通过将原系统的单个幅值较大的共振点分为两个幅值较小的共振点,从而减小系统的共振的幅值。虽然,现有的动力吸振器会减小振动峰值,但是它增加了传动轴共振点的数量。虽然这些共振点的幅值较小,但是增加的共振点会引起传动轴—动力吸振器系统的二阶共振振动问题。另外,将驱动轴总成分为两段,也可以解决驱动轴总成的共振问题。该方法的原理为:减小每段传动轴的长度,提高传动轴的共振频率。但是,该方法增加了一个中间万向节,并且增加了驱动轴总成的轴倾角,加快万向节内部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中心圆孔的立方体金属套筒(1)、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筒(1)上、下、左、右四个外壁上的四组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与ECU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ECU采集的传动轴振动频率,实时进行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在动力吸振器模式与质量块模式之间切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有中心圆孔的立方体金属套筒(1)、对称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金属套筒(1)上、下、左、右四个外壁上的四组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与ECU电路连接,用于根据所述ECU采集的传动轴振动频率,实时进行电磁铁通断电,使所述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在动力吸振器模式与质量块模式之间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磁式吸振器模式转换单元包括电磁铁(5)、与所述电磁铁(5)相连接的弹性复位装置,所述的弹性复位装置包括下弹簧固定块(3)、上弹簧固定块(4)、弹簧导向杆(6)、螺旋弹簧(7),所述的弹簧导向杆(6)的一端依次穿过下弹簧固定块(3)和电磁铁(5)的通孔后固定在所述金属套筒(1)上,另一端通过螺钉与上弹簧固定块(4)的安装孔固定连接,所述下弹簧固定块(3)通过螺钉与电磁铁(5)固定连接,所述螺旋弹簧(7)套设在所述弹簧导向杆(6)上且两端分别与下弹簧固定块(3)、上弹簧固定块(4)相连接,断电状态时,所述电磁铁(5)与所述金属套筒(1)相隔一定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轴电磁双模式吸振器,其特征在于:同一个弹性复位装置的所述螺旋弹簧(7)、弹簧导向杆(6)、上弹簧固定块(4)和下弹簧固定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胤原上官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