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石河子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292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通过直筋与斜筋交叉形成“X”形的交叉筋,可以加强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之间的连接,防止第二墙结构在平面内水平作用下与第一墙结构脱离,对建筑物造成损伤;并通过后浇混凝土的形式尽可能的提高整体结构的生产效率、质量、装配效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尽可能的减少现场湿作业,节能环保。

An Assembled Sandwich Shea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
本技术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涉及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
技术介绍
目前,夹芯剪力墙结构使用比例越来越高,大多仍然采用喷射混凝土进行现场施工,施工速度慢,质量不易保障,施工作业量大,对环境亦产生较大污染。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的结构及其装配方法,以提高夹芯剪力墙的装配率及施工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通过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的插接式结构设计,使得直筋和斜筋之间形成“X”形的交叉结构,使用加固钢筋捆扎固定,并对装配处进行后浇混凝土处理,以提高夹芯剪力墙的装配率及施工速度。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包括第一墙结构及第二墙结构;所述第一墙结构包括第一墙基础以及直筋,所述直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一墙基础设置;所述第二墙结构包括第二墙基础以及斜筋,所述斜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墙基础设置,所述斜筋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直筋相对应;所述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插接,第一墙结构伸出直筋的一侧插入第二墙结构伸出斜筋的一侧,直筋与斜筋一一对应交叉呈“X”形的交叉筋。可选地,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基础内部的斜插丝。可选地,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基础两侧的钢丝网。可选地,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钢丝网外侧的预制混凝土。可选地,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接触处使用后浇混凝土进行加固。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捆扎固定钢丝网与交叉筋的加固筋。可选地,所述第二墙基础为苯板。可选地,所述直筋为直钢筋。可选地,所述斜筋为斜钢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中,通过直筋与斜筋交叉形成“X”形的交叉筋,可以加强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之间的连接,防止第二墙结构在平面内水平作用下与第一墙结构脱离,对建筑物造成损伤;并通过后浇混凝土的形式尽可能的提高整体结构的生产效率、质量、装配效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尽可能的减少现场湿作业,节能环保。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剖面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图3为第二墙结构的剖面视图;图4为第二墙结构的主视图;图5为第一墙结构的剖面视图;图6为第一墙结构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图6,附图中的元件标号分别表示:斜筋1、钢丝网2、预制混凝土3、斜插丝4、第二墙基础5、直筋6、第一墙基础7、交叉筋8、后浇混凝土9。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包括第一墙结构及第二墙结构;所述第一墙结构包括第一墙基础7以及直筋6,所述直筋6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墙基础7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一墙基础7设置;所述第二墙结构包括第二墙基础5以及斜筋1,所述斜筋1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墙基础5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墙基础5设置,所述斜筋1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直筋6相对应;所述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插接,第一墙结构伸出直筋6的一侧插入第二墙结构伸出斜筋1的一侧,直筋6与斜筋1一一对应交叉呈“X”形的交叉筋8。优选地,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基础5内部的斜插丝4;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基础5两侧的钢丝网2;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钢丝网2外侧的预制混凝土3;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接触处使用后浇混凝土9进行加固;还包括用于捆扎固定钢丝网2与交叉筋8的加固筋;所述第二墙基础5为苯板;所述直筋6为直钢筋;所述斜筋1为斜钢筋。本技术的具体施工形式如下,第二墙结构在工厂预制,在钢丝网2和第二墙基础5之间预埋斜筋1,在端部预留一定长度,使得斜筋1、钢丝网2等夹心材料裸露在外,在现场施工第一墙结构时,在第一墙基础7中预埋一定数量及长度的直筋6,将第二墙结构与第一墙结构进行插接安装。安装时,将位于第一墙基础7外的直筋6斜插入第二墙结构的钢丝网2和第二墙基础5之间,与第二墙结构中的斜筋1形成交叉的“X”形交叉筋8,并将交叉筋8与钢丝网2使用加固钢筋进行绑扎连接,最后在裸露在外的夹芯材料上后浇混凝土9,进而完成整体结构的连接。本技术中,通过直筋6与斜筋1交叉形成“X”形的交叉筋8,可以加强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之间的连接,防止第二墙结构在平面内水平作用下与第一墙结构脱离,对建筑物造成损伤;并通过后浇混凝土9的形式尽可能的提高整体结构的生产效率、质量、装配效率,从而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尽可能的减少现场湿作业,节能环保。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结构及第二墙结构;所述第一墙结构包括第一墙基础以及直筋,所述直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一墙基础设置;所述第二墙结构包括第二墙基础以及斜筋,所述斜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墙基础设置,所述斜筋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直筋相对应;所述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插接,第一墙结构伸出直筋的一侧插入第二墙结构伸出斜筋的一侧,直筋与斜筋一一对应交叉呈“X”形的交叉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结构及第二墙结构;所述第一墙结构包括第一墙基础以及直筋,所述直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一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一墙基础设置;所述第二墙结构包括第二墙基础以及斜筋,所述斜筋设有一个或多个,其一端固定设置在第二墙基础内部,另一端伸出第二墙基础设置,所述斜筋的数量、位置与所述直筋相对应;所述第一墙结构与第二墙结构相插接,第一墙结构伸出直筋的一侧插入第二墙结构伸出斜筋的一侧,直筋与斜筋一一对应交叉呈“X”形的交叉筋。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配式夹芯剪力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墙基础内部的斜插丝。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军林袁康邹蕊月郭龙龙叶坤祥
申请(专利权)人:石河子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