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116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7: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盖本体,所述底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外,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且顶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顶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与隔板紧密接触,顶杆上开设有定位孔,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定位杆位于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定位孔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方便的完成底盖本体的拆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障了隔板不受损坏。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bottom cover of parti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bottom cover of a partition board,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cover body with an installation groove at the top, a partition board sliding in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the top of the partition board extending outside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and a top rod sliding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both ends of the top rod extending outsid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rubber pad is fixed and installed at one end of the installation groove. The rubber pad is in close contact with the diaphragm. A positioning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ejector rod. A secon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inner wall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 positioning rod is slidingly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nd both ends of the positioning rod extend outside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The positioning rod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extends outside the positioning hol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can easily complete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of the bottom cover body, improves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efficiency, and ensures that the partition board is not damaged during transpor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板
,尤其涉及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隔板是由木材、微孔橡胶或聚氯乙烯制成的薄板,通常用来对空间进行分割,或者安装在两个物体之间起到分隔和支撑的作用。隔板的底盖是安装在隔板底部的一种保护盖,在隔板运输的过程中不与其他东西接触而产生磨损,现有的技术中,隔板底盖大多都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隔板的底部,拆装非常不方便,由于螺钉是金属材质,用螺钉把底板安装在隔板的底部很容易把隔板弄坏,因此本专利技术就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盖本体,所述底盖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滑动安装有隔板,且隔板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外,安装槽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且顶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外,顶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橡胶垫与隔板紧密接触,顶杆上开设有定位孔,第一通孔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且定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外,定位杆位于第一通孔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定位孔外,顶杆位于底盖本体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的一端延伸至顶杆外,顶杆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底盖本体一侧的第二连杆,第一连杆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杆上,且第一连杆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连杆外。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顶杆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顶杆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块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孔等距离间隔排布在顶杆上。优选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定位杆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一通孔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块焊接固定。优选的,所述定位杆的顶端焊接有把手,把手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优选的,所述顶杆位于底盖本体外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连杆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远离底盖本体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一连杆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底盖本体、安装槽、隔板、第一通孔、顶杆、橡胶垫、定位孔、第二通孔、定位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共同构建了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能很方便的把底盖本体安装在隔板的底部,在运输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了隔板不受损伤,而且底盖本体的拆卸也非常便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方便的完成底盖本体的拆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障了隔板不受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的主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的A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的B部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盖本体、2安装槽、3隔板、4第一通孔、5顶杆、6橡胶垫、7定位孔、8第二通孔、9定位杆、10第一连杆、11第二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盖本体1,底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滑动安装有隔板3,且隔板3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2外,安装槽2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内滑动安装有顶杆5,且顶杆5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4外,顶杆5位于安装槽2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6,橡胶垫6与隔板3紧密接触,顶杆5上开设有定位孔7,第一通孔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通孔8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9,且定位杆9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8外,定位杆9位于第一通孔4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7并延伸至定位孔7外,顶杆5位于底盖本体1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10,且第一连杆10的一端延伸至顶杆5外,顶杆5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底盖本体1一侧的第二连杆11,第一连杆10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杆11上,且第一连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连杆11外,通过底盖本体1、安装槽2、隔板3、第一通孔4、顶杆5、橡胶垫6、定位孔7、第二通孔8、定位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共同构建了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能很方便的把底盖本体1安装在隔板的底部,在运输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了隔板3不受损伤,而且底盖本体1的拆卸也非常便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方便的完成底盖本体1的拆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障了隔板3不受损坏。第一通孔4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顶杆5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一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远离安装槽2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顶杆5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一限位块焊接固定,定位孔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定位孔7等距离间隔排布在顶杆5上,第二通孔8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限位槽,定位杆9上固定套设有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块滑动安装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二限位槽远离第一通孔4的一侧内壁上焊接有套设在定位杆9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与第二限位块焊接固定,定位杆9的顶端焊接有把手,把手上固定安装有防滑垫,顶杆5位于底盖本体1外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一卡槽,第一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轴,第一连杆10转动安装在第一转轴上,第二连杆11远离底盖本体1的一端开设有两侧均为开口的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轴,第一连杆10转动安装在第二转轴上,通过底盖本体1、安装槽2、隔板3、第一通孔4、顶杆5、橡胶垫6、定位孔7、第二通孔8、定位杆9、第一连杆10、第二连杆11共同构建了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通过以上结构的配合能很方便的把底盖本体1安装在隔板的底部,在运输过程中有效的保障了隔板3不受损伤,而且底盖本体1的拆卸也非常便捷,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很方便的完成底盖本体1的拆装,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在运输的过程中保障了隔板3不受损坏。本专利技术,当需要把底盖本体1安装到隔板3的底部时,首先手动拉动把手,把手带动定位杆9在第二通孔8内移动,定位杆9带动第二限位块在第二限位槽内移动,第二限位块压缩第二弹簧,此时定位杆9在定位孔7内移动,继续拉动把手,把定位杆9从定位孔7内拉出,然后手动向靠近底盖本体1的方向按压第一连杆10,第一连杆10和第二连杆11形成杠杆,由于杠杆原理,第一连杆10带动顶杆5在第一通孔4内移动,顶杆5带动第一限位块在第一限位槽内移动,第一限位块压缩第一弹簧,此时两个顶杆5带动两个橡胶垫6移动,两个橡胶垫6之间的距离慢慢增大,当两个橡胶垫6之间的距离大于隔板3的尺寸时,把隔板3放入到安装槽2内,然后向远离底盖本体1的方向扳动第一连杆10,此时两个橡胶垫6之间的距离减小,把隔板3固定在安装槽2内,此时把定位杆9重新插入到相对应的定位孔7内。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滑动安装有隔板(3),且隔板(3)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2)外,安装槽(2)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内滑动安装有顶杆(5),且顶杆(5)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4)外,顶杆(5)位于安装槽(2)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6),橡胶垫(6)与隔板(3)紧密接触,顶杆(5)上开设有定位孔(7),第一通孔(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通孔(8)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9),且定位杆(9)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8)外,定位杆(9)位于第一通孔(4)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7)并延伸至定位孔(7)外,顶杆(5)位于底盖本体(1)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10),且第一连杆(10)的一端延伸至顶杆(5)外,顶杆(5)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底盖本体(1)一侧的第二连杆(11),第一连杆(10)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杆(11)上,且第一连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连杆(11)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包括底盖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内滑动安装有隔板(3),且隔板(3)的顶部延伸至安装槽(2)外,安装槽(2)的两侧内壁上对称开设有第一通孔(4),第一通孔(4)内滑动安装有顶杆(5),且顶杆(5)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一通孔(4)外,顶杆(5)位于安装槽(2)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6),橡胶垫(6)与隔板(3)紧密接触,顶杆(5)上开设有定位孔(7),第一通孔(4)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第二通孔(8),第二通孔(8)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9),且定位杆(9)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通孔(8)外,定位杆(9)位于第一通孔(4)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7)并延伸至定位孔(7)外,顶杆(5)位于底盖本体(1)外的一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连杆(10),且第一连杆(10)的一端延伸至顶杆(5)外,顶杆(5)的下方设有焊接在底盖本体(1)一侧的第二连杆(11),第一连杆(10)转动安装在第二连杆(11)上,且第一连杆(10)的两端均延伸至第二连杆(11)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底盖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4)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限位槽,顶杆(5)内固定套设有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华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