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9898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29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其中所述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其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板件固定销在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连接的同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可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直接接触,并保持板件间的间距。

Plate Fixed Pin, Antenna Reflector and Antenna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late fixing pin, an antenna reflecting plate and an antenna, wherein the plate fixing pin is used to realize the mutual fixing of plates, comprising an inserting post, a front stop and a rear stop corresponding to the front and rear ends of the inserting column along the inserting direction, and a limit protrusion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al part of the inserting post; the plate fixing pin can be inserted on the plate. After the preset through hole, the front and rear stop parts are corresponding to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outermost two plates, and the limit protrusion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opposite ends of the adjacent two plates along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The plate fixing pin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fixed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lates, avoid the direct contact between the adjacent two plates through the limit protrusion, and maintain the spacing between the plat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板件固定销、天线反射板及天线
本技术涉及通信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件固定销、采用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反射板和天线。
技术介绍
基站天线是由反射板、馈电网络和辐射单元等组成,其中会涉及大量金属部件的连接,包括反射板之间的连接、反射板与金属调试件的连接等。现有技术中,对于采用两层板连接构成的天线反射板,或者天线反射板中端板与侧板、底板的连接,板件之间的固定连接通常采用螺钉直接紧固连接,该连接方式虽具有较高的强度,但由于加工工艺局限、材质存在的电位差等因素,导致接触面处的表面电流密度较大,天线的电性能指标因而受到较大的影响,交调指标不稳定。因此,业内亟需一种用于间隔紧固多块板件的连接件,一方面可以连接相邻的两块板件,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相互接触,并约束两板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不变,从而提高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首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连接多块板件并使相邻板件之间的间隔相对固定的板件固定销。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反射板。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天线反射板的天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柱的圆周等间距排布。优选地,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插接柱上。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包括与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连接的固定轴、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板件的抵持平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柱连接的弹片。更优地,所述第一弹臂远离所述固定轴周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所述固定轴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抵持平面。进一步地,所述前挡止部包括至少两个沿所述固定轴周向均匀排布的所述第一弹臂。优选地,所述后挡止部面向所述前挡止部的一端上设有定位销。进一步地,所述后挡止部包括基板和由所述基板径向延伸的第二弹臂,所述定位销设于所述第二弹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端上。优选地,所述后挡止部对应所述插接柱的轴线位置设有驱动孔或者驱动杆,以借助工具插入所述驱动孔或者夹持所述驱动杆带动所述板件固定销旋转。优选地,所述前挡止部、后挡止部和限位凸起均与所述插接柱一体成型。优选地,所述板件固定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作为第二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反射板,包括层叠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以及上述板件固定销,所述第一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限位凸起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板件上开设有适配所述前挡止部的第二通孔,所述板件固定销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一通孔内,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使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保持固定间距。作为第三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包括上述天线反射板和安装于所述天线反射板上的辐射单元。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插接柱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插接柱的外周设有限位凸起,从而使得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的两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由此通过所述限位凸起可避免相邻两板件的直接接触,并通过所述限位凸起与所述前、后挡止部的夹持使相邻两板件保持固定不变的间距,进而可在其应用于天线反射板的组装时,增强天线反射板的一致性,保证天线的性能。2.本技术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前挡止部包括固定轴和与所述固定轴末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前挡止部穿设板件上预设的通孔时,所述第一弹臂可收缩以穿过所述通孔,并在穿过所述通孔后,回弹展开形成倒刺的结构抵接板件的端面,便于连接板件且连接结构牢固。3.本技术提供的板件固定销中,后挡止部设有定位销,可在所述板件固定销旋转至预设角度时,通过所述定位销卡入板件上预设的定位槽,实现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周向固定,避免由于所述板件固定销的转动使连接结构松脱,且通过隐藏的定位销固定,外观更为美观大方。4.本技术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由非金属材料制成,避免金属材料对天线性能指标的影响,保证使用所述板件固定销的天线性能的稳定性。本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的板件固定销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反射板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分解图;图6为图5所示的天线反射板的另一角度的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技术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图1至图6共同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件固定销,用于固定连接两块板件,并使两块板件之间保持一定的间距。所示板件固定销可用作天线反射板的连接件,固定反射板中层叠的两块板件的同时,并约束两块板件之间的相对距离固定不变,从而提高天线的电气性能指标。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板件固定销1包括插接轴11、前挡止部12、后挡止部13和限位凸起14,所述前挡止部12和后挡止部13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11前后两端,所述限位凸起14设于所述插接柱11的外周,并且其两端可在穿过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通过旋转挡止于板件相对的端面上。具体地,所述板件固定销1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挡止部12和后挡止部13对应抵接于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14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便于板件的连接,并使板件保持非接触且保证两板件之间的间距。优选地,所述板件固定销1包括三个所述限位凸起14,三个所述限位凸起14沿所述插接柱11的圆周等间距排布,便于穿设板件上预设的通孔且保证可均匀抵接板件的端面。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凸起14的数量不作限定,可环绕所述插接柱11设有两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件固定销,用于实现板件间的相互固定,其特征在于,包括插接柱、沿插接方向对应连接于所述插接柱前后两端的前挡止部和后挡止部,以及设于所述插接柱外周的限位凸起;所述板件固定销可在其穿设于板件上预设的通孔后,所述前、后挡止部对应抵接于最外侧两板件相背的两端面,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插接方向两端的端面分别抵接于相邻两板件相向的端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柱的圆周等间距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设有多个,其沿所述插接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插接柱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止部包括与所述插接柱的端部连接的固定轴、与所述固定轴远离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连接的第一弹臂,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用于抵接板件的抵持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靠近所述插接柱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插接柱连接的弹片。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板件固定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臂远离所述固定轴周向的一侧设有导向弧面,所述导向弧面沿所述固定轴的端面延伸至所述抵持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嘉华胡成才肖飞李立生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