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87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包括机械手、定位台、贴膜台、工作台、控制器、定位装置、感应器、滑动装置,定位台设置在定位装置中央,定位装置位于工作台的左部,贴膜台位于工作台的右部,感应器设置在定位台中部,滑动装置横位于工作台的靠后沿,其两端分别跨于定位台和贴膜台。定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座和夹块、两个纵向滑座和夹块。滑动装置包括坦克链、伺服马达、滑轨、丝杆。机械手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抓板、吸盘、Y轴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贴膜方式中的膜片容易污染、容易被划伤、安装精度差,工作效率低、合格率低的问题。

An Automatic Film Cov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tomatic film cov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manipulator, a positioning platform, a film sticking platform, a worktable, a controller, a positioning device, a sensor and a sliding device.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is located in the center of the positioning device,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left part of the worktable, the film sticking platform is located at the right part of the worktable, the senso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and the sliding device is located at the back edge of the worktable. The two ends of the device are separately across the positioning platform and the film sticking platform. The positioning device includes two transverse slides and clamps, two longitudinal slides and clamps. The sliding device includes tank chain, servo motor, slide rail and screw rod. The manipulator includes X-axis moving device, Y-axis moving device, grab plate, sucker and Y-axis cylind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easily polluted diaphragm, easily scratched diaphragm, poor installation accuracy, low working efficiency and low qualified rate in the manual film sticking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背光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
技术介绍
背光源的组装过程中,都要将多块增光膜片或扩散膜片或保护膜,按照设计要求规定的顺序一张一张地装入背光源的外壳里,达到LED背光源的均匀性和透亮性。目前一般的生产厂家都是采用人工贴膜安装方式进行组装。这种方式虽然简单易行,但是存在许多缺陷:膜片容易污染、容易被划伤、安装精度差,工作效率低、合格率低。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解决人工贴膜方式中的膜片容易污染、容易被划伤、安装精度差,工作效率低、合格率低的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如下: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包括机械手、定位台、贴膜台、工作台、控制器、定位装置、感应器、滑动装置,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中央,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部,所述贴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右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定位台中部,其感应端口朝上、整体低于所述定位台的台面;所述滑动装置横位于所述工作台的靠后沿,其两端分别跨于所述定位台和所述贴膜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座和夹块、两个纵向滑座和夹块,所述夹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座和所述纵向滑座的端部上。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坦克链、伺服马达、滑轨、丝杆,所述伺服马达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左端,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滑轨并横向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马达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壳体一端,所述坦克链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壳体的上侧。所述机械手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抓板、吸盘、Y轴气缸,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坦克链、所述滑轨、所述丝杆连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前端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后侧连接,所述Y轴气缸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左侧,所述抓板横向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底部,所述吸盘均匀设置在所述抓板底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器、所述伺服马达、所述工作台上的按键、所述Y轴气缸的电磁阀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横向滑座与横向气缸连接,所述纵向滑座与纵向气缸连接,所述横向气缸和所述纵向气缸分别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Y轴气缸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吸盘与气管连接,并通过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贴膜台中部设有适合背光源安放的矩形开槽,并在左、右两侧设有适合手指取放背光源的凹槽,所述贴膜台上还设有一个背光源供电插头。所述定位台和所述贴膜台的中心分别至所述滑轨的垂直距离相等。所述感应器为红外感应器或者光纤传感器。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步骤一,操作工用戴手套的手从与本技术配套使用的自动撕膜机出料端取下撕去了上、下保护膜的膜片,放在定位台上;步骤二,感应器感应到有膜片放入,发信息给控制器;步骤三,控制器同时控制横向气缸和纵向气缸的电磁阀,使横向滑座和夹块以及纵向滑座和夹块自动将膜片移至定位台中心位置;步骤四,控制器控制Y轴气缸的电磁阀,使Y轴移动装置向下移动,使吸盘向下贴住定位台上的膜片;步骤五,控制器控制吸盘气管的电磁阀,让吸盘吸气,将膜片吸紧;步骤六,操作工将背光源放入贴膜台中,插上背光源供电插头,使用自动检测设备测完背光源的光电性能后,按下工作台上的按键,通知控制器;步骤七,控制器控制Y轴气缸的电磁阀,使Y轴移动装置向上移动,使抓板抓住膜片向上提起,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使得X轴移动装置沿着滑轨和坦克链的轨道向右边的贴膜台移动;步骤八,到达贴膜台后,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停止转动,同时控制器控制Y轴气缸的电磁阀,使Y轴移动装置向下移动,使抓板抓住膜片向下贴在背光源上面;步骤九,控制器控制吸盘气管的电磁阀,让吸盘排气,将膜片释放;步骤十,控制器控制Y轴气缸的电磁阀,使Y轴移动装置向上移动,同时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使得X轴移动装置沿着滑轨和坦克链的轨道向左移动,回到定位台的上方,控制器控制伺服马达停止转动;步骤十一,操作工将贴完膜片的背光源从贴膜台中取出,一个工作循环结束。依照上述步骤一至十一进行第二个工作循环,……直到生产任务完成。综上所述,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解决了人工贴膜方式中的膜片容易污染、容易被划伤、安装精度差,工作效率低、合格率低的问题。操作工用戴手套的手从与本技术配套使用的自动撕膜机上取下撕去了上、下保护膜的膜片,放在定位台上,定位装置自动将膜片移至中心,机械手自动从定位台抓取膜片,按照程序预设的移动距离准确贴至贴膜台上的背光源上。整个膜片的移动过程中均不会发生污染、摩擦、划伤。定位装置、伺服马达、坦克链、滑轨、丝杆这些结构特征保证了机械手的移动精度,从而提高了贴膜的精度。总之,无污染、无划伤、贴膜准确这些综合因素提高了背光源产品的合格率,并且由于不需要返工,所以总体上提高了的背光源产品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控制方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械手;2—定位台;3—贴膜台;4—工作台;5—感应器;6—横向滑座;7—夹块;8—纵向滑座;9—坦克链;10—伺服马达;11—滑轨;12—X轴移动装置;13—Y轴移动装置;14—抓板;15—吸盘;16—矩形开槽;17—凹槽;18—背光源供电插头;19—背光源;20—滑动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容易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作如下定义:以观察者为参考,观察者面对图纸,内容中的前为图中离观察者近的部分,内容中的后为图中离观察者远的部分,内容中的左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左边部分,内容中的右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右边部分,内容中的上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上边部分,内容中的下为图中位于观察者的下边部分。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包括机械手1、定位台2、贴膜台3、工作台4、控制器(未画出)、定位装置、感应器5、滑动装置20,定位台2设置在定位装置中央,定位装置位于工作台4的左部,贴膜台3位于工作台4的右部,感应器5设置在定位台2中部,其感应端口朝上、整体低于定位台2的台面;滑动装置20横位于工作台4的靠后沿,其两端分别跨于定位台2和贴膜台3。定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座6和夹块7、两个纵向滑座8和夹块7,夹块7分别设置在横向滑座6和纵向滑座8的端部上。滑动装置20包括坦克链9、伺服马达10、滑轨11、丝杆(未画出),伺服马达10设置在滑轨11的左端,丝杆平行于滑轨11并横向设置在滑动装置20的内部,丝杆的一端与伺服马达10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设在滑动装置20的壳体一端,坦克链9设置在滑动装置20壳体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定位台、贴膜台、工作台、控制器、定位装置、感应器、滑动装置,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中央,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部,所述贴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右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定位台中部,其感应端口朝上、整体低于所述定位台的台面;所述滑动装置横位于所述工作台的靠后沿,其两端分别跨于所述定位台和所述贴膜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座和夹块、两个纵向滑座和夹块;所述夹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座和所述纵向滑座的端部上;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坦克链、伺服马达、滑轨、丝杆,所述伺服马达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左端,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滑轨并横向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马达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壳体一端,所述坦克链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壳体的上侧;所述机械手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抓板、吸盘、Y轴气缸,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坦克链、所述滑轨、所述丝杆连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前端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后侧连接,所述Y轴气缸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左侧,所述抓板横向设置在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底部,所述吸盘均匀设置在所述抓板底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感应器、所述伺服马达、所述工作台上的按键、所述Y轴气缸的电磁阀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覆膜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手、定位台、贴膜台、工作台、控制器、定位装置、感应器、滑动装置,所述定位台设置在所述定位装置中央,所述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左部,所述贴膜台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右部,所述感应器设置在所述定位台中部,其感应端口朝上、整体低于所述定位台的台面;所述滑动装置横位于所述工作台的靠后沿,其两端分别跨于所述定位台和所述贴膜台;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横向滑座和夹块、两个纵向滑座和夹块;所述夹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滑座和所述纵向滑座的端部上;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坦克链、伺服马达、滑轨、丝杆,所述伺服马达设置在所述滑轨的左端,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滑轨并横向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内部,所述丝杆的一端与所述伺服马达的转轴连接,另一端设在所述滑动装置的壳体一端,所述坦克链设置在所述滑动装置壳体的上侧;所述机械手包括X轴移动装置、Y轴移动装置、抓板、吸盘、Y轴气缸,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后端分别与所述坦克链、所述滑轨、所述丝杆连接,所述X轴移动装置的前端与所述Y轴移动装置的后侧连接,所述Y轴气缸设置在所述Y轴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缘钦谢海滨虢智荣陈智文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福瑞尔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