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1108721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5: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编码生成装置,加料装置,设置在加料装置上的第一工控机,炒制装置,设置在炒制装置上的第二工控机,冷却装置,设置在冷却装置上的第三工控机,包装装置,设置在包装装置上的第四工控机,贴码装置,与贴码装置、包装装置上的计数器、编码生成装置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五工控机,及与上述装置通过以太网或WiFi或蓝牙或网线连接的信息管理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对食品质量做到有效控制和防范,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快速找到问题环节,同时能够辨别假冒伪劣产品。

A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Food Quality Traceabilit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duction control system for tracing food quality. The control system mainly includes: coding generating device, feeding device, the first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set on the feeding device, the frying device, the second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set on the frying device, the cooling device, the third industrial control computer set on the cooling device, the packaging device and the packaging device. The fourth industrial computer, the labeling device, the fifth industrial computer connected with the labeling device, the counter on the packaging device, the coding generating device through the fieldbus mode, and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connected with the above device through the Ethernet or WiFi or Bluetooth or the network line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not effectively control and prevent the food quality. When the product quality problems occur, it can be realized. Now product quality traceability, quickly find the problem link, at the same time can identify counterfeit and inferio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食品生成加工,尤其涉及食品质量追溯的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消费者购买食品,或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加工食品进行抽查时,一旦发现食品存在质量问题,会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投诉和处罚,监管部门对食品生产企业发出整改通知或停业整顿的处罚,但对于食品生产企业而言,往往因为不能准确发现问题的根源,而不能对食品质量做到有效控制和防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技术弊端,提供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和食品质量追溯方法,当产品发生质量问题时,可实现产品质量追溯,快速找到问题环节,同时能够辨别假冒伪劣产品。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具体包括:编码生成装置,其功能在于根据当日的生产计划形成产品的批次编码;加料装置,其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连接的配料罐,放置于配料罐下方的电子秤,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数量与生产酱料所用的原辅材料种类相同,用于支撑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支架,与各配料罐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输送管,该输送管数量与配料罐数量相同,安装在各输送管上的电磁阀,设置在输送液体原辅材料输送管上的电子流量计,与各电子秤、电磁阀、电子流量计、编码生成装置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一工控机,用于记录加料工序的原辅材料加入量参数并生成加料工序生产报告;炒制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二输送管与加料工序各第一输送管连通的自动化翻炒电炒锅,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的顶部连通的气泵,设置在自动化翻炒电炒锅上的温控装置、计时器及温度传感器,与温控装置、计时器、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二工控机,用于记录炒制工序的加工工艺信息并生成炒制工序生产报告;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三输送管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连通的冷却罐,冷却罐通过连接管与气泵连通,设置在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设置在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三工控机,用于记录食品冷却前后的温度参数并生成冷却工序生产报告;包装装置,由内包装装置和外包装装置构成,内包装装置的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储料罐,设置于储料罐下方的出料管,出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出料管左侧和右侧的卷辊和支撑辊,卷辊用于缠绕内包装塑料膜,位于出料管的出料口上方的封边辊,用于热封内包装两侧的开口,位于封边辊下方的第一热封机构,用于热封内包装的底部,设置在第一热封装机构下方的剪切机构,用于剪切装满酱料的内包装袋,设置于剪切机构上的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位于剪切机构的下方,其结构包括:外包装袋上料工位、外包装袋开口工位及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三个工位设置在环形机架上,其中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位于剪切机构的正下方,与出料管上的流量计和电磁阀、封边辊的启停控制装置、第一热封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剪切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和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上三个工位的控制装置、编码生成装置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四工控机,用于记录包装参数并生成包装工序生产报告;贴码装置,其结构包括: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与编码生成装置、包装装置上的计数器、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五工控机,用于生成产品编码和追溯码并生成打码报告;与编码生成装置、第一工控机、第二工控机、第三工控机、第四工控机、第五工控机、贴码装置通过以太网或WiFi或蓝牙或网线连接的信息管理系统,其功能在于按产品批次形成质量追溯报告,与编码生成装置、第一工控机、第二工控机、第三工控机、第四工控机、第五工控机、贴码装置之间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接并进行信息交互。优选的,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质量追溯报告生成模块,其功能在于调取编码生成装置生成的产品批次编码,各工序工控机上记录的食品加工工艺数据、产品包装信息、产品检测信息、产品编码、二维码和追溯码;加密模块,其功能在于对质量追溯报告进行加密处理;存储模块,储存加密处理后的质量追溯报告。进一步地,所述工控机的类别为PLC控制器,其上记录的各类数据和信息通过安装在各工序上的传感器、探测器、测量仪测得,各工序的工艺参数通过各工控机对加料装置、温控装置、定时装置、搅拌装置发送指令实现精准控制。优选的,外包装袋开口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机架上的包装袋开口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臂、设置在机械臂端部的夹板,等间距设置在夹板上的若干个真空吸盘。优选的,外包装袋封口工位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机架上的热封机械手,结构包括:机械臂和设置在机械臂端部的封口钳。优选的,外包装装置的外包装袋上料工位包括如下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机架外部的外包装袋供应装置、设置在所述环形机架上且与外包装袋供应装置对正的外包装袋抓取机械手,设置在环形机架外周且沿环形机架旋转的夹袋机构。其中,外包装袋供应装置包括:垂直布置的挡板,用于防止包装袋向外散落,设置于挡板内部的托板,用于放置外包装带;设置于托板下方的顶杆,用于顶起托板;与顶杆连接的气缸,用于驱动顶杆升降运动;包装袋抓取机械手包括:机械臂、设置在机械臂顶端的抓板,等间距设置在抓板上的若干个真空吸盘;夹袋机构包括:设置在环形机架上方的减速电机,通过转轴与减速电机连接的转盘分度机构,安装在转盘分度机构外缘的旋转梁,等间距安装在旋转梁上的多组夹具,用于夹住外包装袋顶部的两端部。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在于,1.消费者一旦发现产品质量问题,生产商可根据同一包装袋上的追溯码查询到对应批次的产品质量追溯报告,再根据产品质量追溯报告上记录的信息,快速发现产生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当扫描追溯码查询不到对应的产品质量追溯报告时,则说明产品是假冒伪劣产品。2.追溯码是根据产品编码和产品质量追溯报告的存储地址链接形成的,因为产品编码是唯一,追溯码也必然是唯一的,同时存储的产品质量追溯报告是加密文件,只有生产商可以打开,不会造成产品制造信息的泄露。3.各工控机形成单个工序的生产报告,即形成了单个工序的产品质量追溯报告,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与各工控机的连接,实现数据的调取,从而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质量追溯报告,同时各工控机又可以控制各自工序的生产设备,实现各工序的智能化、自动化生产。4.初次包装工序的计数器对同一批次食品的包装袋进行计数,末次包装工序的工控机调取该计数,生成产品编码,产品编码中包含有批次编码信息,实现了一个产品一个编码,产品编码的唯一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图;图2是实施例中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如下结构:1-2.电子秤,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电子流量计,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上的温控装置、计时器及温度传感器,4-23.真空吸盘,4-23.真空吸盘,4-5.转盘分度机构,4-12.托板,4-13.顶杆,4-14.气缸,剪切机构上的计数器,流量计,封边辊的启停控制装置,第一热封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剪切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P1.第一工控机,P2.第二工控机,P3.第三工控机,P4.第四工控机、P5.第五工控机。图3是完整安装配料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隐藏机架后的包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意如下结构:5-42.真空吸盘,5-7.转盘分度机构,5-32.托板,5-33.顶杆,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生成装置(1),其功能在于根据当日的生产计划形成产品的批次编码;加料装置,其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连接的配料罐(1‑3),放置于配料罐(1‑3)下方的电子秤(1‑2),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数量与生产酱料所用的原辅材料种类相同,用于支撑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支架(1‑1),与各配料罐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输送管(1‑4),该输送管数量与配料罐数量相同,安装在各输送管上的电磁阀(1‑5),设置在输送液体原辅材料输送管上的电子流量计,与各电子秤、电磁阀、电子流量计、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一工控机(P1),用于记录加料工序的原辅材料加入量参数并生成加料工序生产报告;炒制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二输送管(2‑1)与加料工序各第一输送管(1‑4)连通的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的顶部连通的气泵(2‑3),设置在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上的温控装置、计时器及温度传感器,与温控装置、计时器、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二工控机(P2),用于记录炒制工序的加工工艺信息并生成炒制工序生产报告;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三输送管(3‑1)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连通的冷却罐(3‑2),冷却罐(3‑2)通过连接管与气泵(2‑3)连通,设置在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设置在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三工控机(P3),用于记录食品冷却前后的温度参数并生成冷却工序生产报告;包装装置,由内包装装置和外包装装置构成,内包装装置的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储料罐(4‑1),设置于储料罐下方的出料管(4‑2),出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出料管左侧和右侧的卷辊(4‑3)和支撑辊(4‑4),卷辊用于缠绕内包装塑料膜,位于出料管的出料口上方的封边辊(4‑5),用于热封内包装两侧的开口,位于封边辊下方的第一热封机构(4‑6),用于热封内包装的底部,设置在第一热封装机构下方的剪切机构(4‑7),用于剪切装满酱料的内包装袋,设置于剪切机构上的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位于剪切机构(4‑7)的下方,其结构包括:外包装袋上料工位(5‑1)、外包装袋开口工位及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三个工位设置在环形机架(5‑2)上,其中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位于剪切机构的正下方,与出料管上的流量计和电磁阀、封边辊的启停控制装置、第一热封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剪切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和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上三个工位的控制装置、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四工控机(P4),用于记录包装参数并生成包装工序生产报告;贴码装置(6),其结构包括: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与编码生成装置(1)、包装装置上的计数器、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五工控机(P5),用于生成产品编码和追溯码并生成打码报告;与编码生成装置(1)、第一工控机(P1)、第二工控机(P2)、第三工控机(P3)、第四工控机(P4)、第五工控机(P5)、贴码装置(6)通过以太网或Wi F i或蓝牙或网线连接的信息管理系统(4),其功能在于按产品批次形成质量追溯报告,与编码生成装置(1)、第一工控机(P1)、第二工控机(P2)、第三工控机(P3)、第四工控机(P4)、第五工控机(P5)、贴码装置(6)之间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接并进行信息交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食品质量追溯的生产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编码生成装置(1),其功能在于根据当日的生产计划形成产品的批次编码;加料装置,其结构包括:多个并列连接的配料罐(1-3),放置于配料罐(1-3)下方的电子秤(1-2),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数量与生产酱料所用的原辅材料种类相同,用于支撑电子秤和配料罐的支架(1-1),与各配料罐的底部连通的第一输送管(1-4),该输送管数量与配料罐数量相同,安装在各输送管上的电磁阀(1-5),设置在输送液体原辅材料输送管上的电子流量计,与各电子秤、电磁阀、电子流量计、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一工控机(P1),用于记录加料工序的原辅材料加入量参数并生成加料工序生产报告;炒制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二输送管(2-1)与加料工序各第一输送管(1-4)连通的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的顶部连通的气泵(2-3),设置在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上的温控装置、计时器及温度传感器,与温控装置、计时器、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二工控机(P2),用于记录炒制工序的加工工艺信息并生成炒制工序生产报告;冷却装置,其结构包括:通过第三输送管(3-1)与自动化翻炒电炒锅(2-2)连通的冷却罐(3-2),冷却罐(3-2)通过连接管与气泵(2-3)连通,设置在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设置在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与第三输送管和连接管上的电磁阀、冷却罐内的温度传感器及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三工控机(P3),用于记录食品冷却前后的温度参数并生成冷却工序生产报告;包装装置,由内包装装置和外包装装置构成,内包装装置的结构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储料罐(4-1),设置于储料罐下方的出料管(4-2),出料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电磁阀,分别设置在出料管左侧和右侧的卷辊(4-3)和支撑辊(4-4),卷辊用于缠绕内包装塑料膜,位于出料管的出料口上方的封边辊(4-5),用于热封内包装两侧的开口,位于封边辊下方的第一热封机构(4-6),用于热封内包装的底部,设置在第一热封装机构下方的剪切机构(4-7),用于剪切装满酱料的内包装袋,设置于剪切机构上的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位于剪切机构(4-7)的下方,其结构包括:外包装袋上料工位(5-1)、外包装袋开口工位及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三个工位设置在环形机架(5-2)上,其中外包装袋封口工位位于剪切机构的正下方,与出料管上的流量计和电磁阀、封边辊的启停控制装置、第一热封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剪切机构的驱动控制装置和计数器、外包装装置上三个工位的控制装置、编码生成装置(1)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四工控机(P4),用于记录包装参数并生成包装工序生产报告;贴码装置(6),其结构包括: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与编码生成装置(1)、包装装置上的计数器、编码模块、打印模块、贴码模块通过现场总线方式连通的第五工控机(P5),用于生成产品编码和追溯码并生成打码报告;与编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军杨春梅李谦杨海燕杨丹妮金梅娟金枝梅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宁杨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