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66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包括驱动部件、顶针板、顶针、支撑件、底板;所述模具的一个半模中的型腔底部开有贯通该半模的通孔;所述顶针板上侧连有与半模中各通孔相对应的顶针;所述支撑件设置于顶针板的两侧,顶针板和支撑件承载于底板上;支撑件的高度大于顶针板的高度;顶针板通过驱动部件带动,从而能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顶针用于将成型产品顶出型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证产品顶出平衡,模具换型时,适配更简单方便。

Product ejection mechanism of mou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roduct ejection mechanism of a die, including a driving component, an ejector plate, an ejector pin, a supporting member and a bottom plate; a hole through the half-die is ope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avity in one half-die of the die; an ejector pin corresponding to each through-hole in the half-die is connected at the side of the ejector pin plate; the supporting member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ejector plate, and the ejector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member are loaded on the bottom plate. The height of the supporting part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ejector plate. The ejector plate can move up and down by driving parts, and when moving upward, the ejector pin can be used to eject the formed product from the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e ejection balance of the product, and when the mould is changed, the adaptation is more simple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中的机构,尤其是一种橡胶产品的模具产品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传统的橡胶产品模具根据模具结构和制品生产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压制成型模具、压铸成型模具、注射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四大常用模具。其中压制成型模具,又称为普通压模,模具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使用面广,在橡胶模压制品中占有较大比例。其加工工艺为:将混炼过的,经加工一定形状和称量过的半成品直接放入模具,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加压、加热,硫化成型。为了方便橡胶产品从模具中取出,通常会在橡胶产品的底部增加顶出镶件,在橡胶模具上打通气路,在模具完成产品的压制成型后,模具打开,向模具的气路吹高压气,利用气压顶起顶出镶件,顶出镶件把橡胶产品顶出模具。但是传统的橡胶产品顶出方式,会存在顶出不平衡的情况,甚至会出现因为气压不够,不能把产品顶出的情况,这样严重的影响产品的成型周期,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单价,影响工作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利用驱动部件带动顶针板,通过顶针板上的顶针把产品推出模具的型腔,保证产品的顶出平衡。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包括驱动部件、顶针板、顶针、支撑件、底板;所述模具的一个半模中的型腔底部开有贯通该半模的通孔;所述顶针板上侧连有与半模中各通孔相对应的顶针;所述支撑件设置于顶针板的两侧,顶针板和支撑件承载于底板上;支撑件的高度大于顶针板的高度;顶针板通过驱动部件带动,从而能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顶针用于将成型产品顶出型腔。更佳地,顶针板包括上板和下板;其中上板中开有安装顶针的具有内台阶的台阶孔;顶针装配于所述台阶孔中,顶针的下端为直径大于顶针本体的大头端,顶针的大头端被台阶孔的内台阶所挡,防止顶针向上脱出;下板位于上板之下,对装配于上板台阶孔中的顶针提供支持。进一步地,驱动部件通过连接件连接顶针板端部的突出耳。进一步地,驱动部件为两个气缸,分别通过连接件连接顶针板两端的突出耳。进一步地,支撑件与底板连接,顶针板与底板不连接。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无需使用气压方式顶出产品,气缸工作稳定,保证产品顶出平衡。2)模具换型时,适配更简单方便。3)缩短产品的取出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包括驱动部件1、顶针板2、顶针3、支撑件4、底板5;所述模具的一个半模6中的型腔底部开有贯通该半模的通孔601;为保持成型后产品顶出过程更平衡,每个型腔底部开设数个通孔601;所述顶针板2上侧连有与半模6中各通孔601相对应的顶针3;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是一套12穴橡胶产品模具,共有12个型腔,每个型腔底部开设了5~6个通孔601;所述支撑件4设置于顶针板2的两侧,顶针板2和支撑件4承载于底板5上;底板5起到安装固定作用,可安装于模具所在的整机上;其中支撑件4可与底板5连接,顶针板2与底板5不连接;顶针板2的一端或两端通过驱动部件1带动,从而能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顶针3将成型产品顶出型腔;支撑件4的高度大于顶针板2的高度,当半模6置于支撑件4上时,能够提供给顶针板2向上移动的距离;驱动部件1本实施例中采用气缸,两个气缸分别通过连接件101连接顶针板2两端的突出耳;其它实施例中驱动部件也可采用电缸、电动丝杠等。如图2所示,顶针板2包括上板201和下板202;其中上板201中开有安装顶针3的具有内台阶的台阶孔203;顶针3装配于所述台阶孔203中,顶针3的下端为直径大于顶针3本体的大头端,顶针3的大头端被台阶孔203的内台阶所挡,防止顶针3向上脱出;下板202位于上板201之下,对装配于上板201台阶孔中的顶针3提供支持;顶针板2和顶针3此种装配结构的好处包括:1)传统的顶针板需要将顶针焊接在顶针板上,焊接位置与半模中通孔位置不容易一一对应;而在上板201中开的台阶孔,则容易与半模中通孔601位置对应;2)若模具更换,则需要重新制作顶针板,传统的顶针板需要重新焊接顶针;而本实施例中仅需要更换一块上板,无需焊接,只需在上板开设与半模中通孔601位置对应的台阶孔即可;这种台阶孔类似于内六角螺栓的螺栓孔,加工简单方便;橡胶产品的加工工艺如下:首先,将混炼过的,经加工一定形状和称量过的半成品直接放入模具,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加压、加热;胶料在加压、加热作用下硫化成型;其次,橡胶产品生产机器打开,将橡胶产品的模具推送到取产品平台,模具的前后模打开;然后,橡胶产品生产机器给出信号,气缸1推动顶针板2,顶针板上的顶针3把成型后的产品顶出模具型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1)、顶针板(2)、顶针(3)、支撑件(4)、底板(5);所述模具的一个半模(6)中的型腔底部开有贯通该半模的通孔(601);所述顶针板(2)上侧连有与半模(6)中各通孔(601)相对应的顶针(3);所述支撑件(4)设置于顶针板(2)的两侧,顶针板(2)和支撑件(4)承载于底板(5)上;支撑件(4)的高度大于顶针板(2)的高度;顶针板(2)通过驱动部件(1)带动,从而能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顶针(3)用于将成型产品顶出型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件(1)、顶针板(2)、顶针(3)、支撑件(4)、底板(5);所述模具的一个半模(6)中的型腔底部开有贯通该半模的通孔(601);所述顶针板(2)上侧连有与半模(6)中各通孔(601)相对应的顶针(3);所述支撑件(4)设置于顶针板(2)的两侧,顶针板(2)和支撑件(4)承载于底板(5)上;支撑件(4)的高度大于顶针板(2)的高度;顶针板(2)通过驱动部件(1)带动,从而能上下移动,向上移动时带动顶针(3)用于将成型产品顶出型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产品顶出机构,其特征在于,顶针板(2)包括上板(201)和下板(202);其中上板(201)中开有安装顶针(3)的具有内台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飞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