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带改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508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3:28
一种盖带改良结构,是于二片状的第一、二基层之间设有一具有较小剥离强度的第一胶层,于该第二基层的另一侧表面设有具较大剥离强度的第二胶层,以供黏合于一预设承载带的二旁侧,且于该第二基层二旁侧与该承载带结合的部位分别设有一纵向延伸的贯穿切槽,使该第二基层可被分割成一位于中间部位的中脱部、以及位于二旁部位的固定部,当该盖带作剥离时,能以稳定且较小的拉力,使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的二固定部先分离,并让该中脱部随该第一基层直接与该承载带脱离。

Modified cap structure

An improved cover belt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first rubber layer with small peeling strength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base plates, a second rubber layer with larger peeling strength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base plate for bonding to the two sides of a preset bearing belt, and a longitudinal extension through cut at the two sides of the second base plate and the joint part of the bearing belt. The groove enables the second base to be separated into a mid-detachment part in the middle part and a fixed part in the side part. When the cover belt is peeled off, the first base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second fixed part of the second base with a stable and small pulling force, and the mid-detachment part can be separated directly from the bearing belt along with the first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盖带改良结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盖带结构,尤指一种能适用于热封及自黏型态的盖带,且可以单一款式通用于不同材质的承载带,并仍具有可控、稳定剥离强度之盖带改良结构。
技术介绍
塑料承载带(CarrierTape)主要是为SMT(SurfaceMountedTechnology)贴片生产提供辅助,是一种重要的包装材料。一般的承载带是由塑料承载带卷片材(料带)经成型、冲孔等加工,分别形成符合默认形状以供收容电子零件的凹陷部位以及定位用的边孔,再与一盖带(CoverTape)封合,以达到包装电子零件的目的。但随着各种电子产品的设计诉求越发轻薄短小,消费性电子产品明显有小巧精致化的趋势,因此对SMT在产能、精度、质量、服务方面的需求也更为强烈。传统结合于承载带上的盖带主要有热封型盖带和自黏型盖带二种。热封型盖带是经由热活化黏结剂(或称为热熔胶)受热后产生黏性,将单一膜层的盖带黏在承载带上;而自黏型盖带则依靠压敏黏结剂(或称为自黏胶、PSA感压胶),经压合将单一膜层的盖带黏在承载带上;上述二种盖带在应用上仍存在一些缺点:1、首先,热封盖带的应用是根据欲封合承载带的材质,而搭配有特定的热熔胶及相应的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带改良结构,其用以封合一承载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长条片状的第一基层;一与该第一基层具有相同形状的片状第二基层;一第一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层接近该第二基层的一侧表面,以供黏合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并形成一相应的第一剥离强度,使该第一基层能受拉力作用而与该第二基层相剥离;一第二胶层,设置于该第二基层远离该第一基层的一侧表面,以供黏合该第二基层与该承载带并形成一相应的第二剥离强度,且该第二剥离强度大于该第一剥离强度;其中,该第二基层二旁侧设有二纵向延伸的切槽,使该第二基层能被分割成位于中间部位的中脱部、以及位于二旁部位用以黏合该承载带的固定部,使该盖带在剥离于该承载带时,能以该第一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带改良结构,其用以封合一承载带,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长条片状的第一基层;一与该第一基层具有相同形状的片状第二基层;一第一胶层,设置于该第一基层接近该第二基层的一侧表面,以供黏合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并形成一相应的第一剥离强度,使该第一基层能受拉力作用而与该第二基层相剥离;一第二胶层,设置于该第二基层远离该第一基层的一侧表面,以供黏合该第二基层与该承载带并形成一相应的第二剥离强度,且该第二剥离强度大于该第一剥离强度;其中,该第二基层二旁侧设有二纵向延伸的切槽,使该第二基层能被分割成位于中间部位的中脱部、以及位于二旁部位用以黏合该承载带的固定部,使该盖带在剥离于该承载带时,能以该第一剥离强度的拉力使该第一基层与该第二基层的二固定部先分离,而该第二基层的二固定部能保持黏合于该承载带上,且该中脱部则能随该第一基层直接与该承载带脱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带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层远离该第二基层的一侧表面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宥桦吴柏勋
申请(专利权)人:仁仪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