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36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包括毛刷板、刷毛、第一移动轮、转动环、滚珠轴承、第一弹簧、第一伸缩内杆、第一伸缩外杆、第一把手、固定板、打磨片、壳体、电机、活塞杆、电缸、第二把手、第二伸缩外杆、第二伸缩内杆、底座、第三伸缩外杆、第二弹簧、第三伸缩内杆、第二移动轮、转动环、万向轴、固定杆、第四伸缩内杆、第三弹簧和第四伸缩外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一伸缩外杆、第一伸缩内杆和第一弹簧之间的相互配合,使清洁装置可调节大小,可对不同口径的输油管进行清洁,固定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万向轴进行连接,使固定杆可自行旋转角度,在固定杆上安装毛刷,可在抽出清洁装置时一并把污垢扫出。

A Free Bending Inner Wall Cleaning Device for Oil Pipel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eely bendable cleaning device for the inner wall of oil pipeline, which comprises a brush board, a brush, a first moving wheel, a rotating ring, a ball bearing, a first spring, a first telescopic inner rod, a first telescopic outer rod, a first handle, a fixed plate, a grinding plate, a shell, a motor, a piston rod, an electric cylinder, a second handle, a second telescopic outer rod, a second telescopic inner rod and a bottom. Seat, third telescopic outer rod, second spring, third telescopic inner rod, second mobile wheel, rotation ring, universal shaft, fixed rod, fourth telescopic inner rod, third spring and fourth telescopic outer ro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cleaning device can be adjust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the first telescopic outer rod, the first telescopic inner rod and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oil pipeline with different calibers can be cleaned, and the fixed rod and the fixed rod can be connected through the universal axis, so that the fixed rod can rotate its own angle, and the brush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fixed rod, and the cleaning device can be drawn out. Clean up the dirt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
本技术实涉及一种管道清洁装置,具体为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属于石油机械

技术介绍
输油管为输送石油原油或石油产品的管道,输油管在长时间使用时其内壁会积攒很多污垢杂质,影响输油管的运输作业,需通过一些输油管内壁清洁装置对其进行清理。现阶段所使用的输油管内壁清洁装置在功能上较为单一,固定口径的输油管只能使用固定的清洁装置,口径无法自由变更,同时只能针对一些直管,在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输油管是弯曲的,普通的清洁装置无法清洁,且清洁下的污垢需要经过人工二次清理,清洁装置无法自行把污垢带出。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的固定杆、万向轴、电机和电缸,以及安装于固定杆顶部与底部的第一伸缩外杆、第一伸缩内杆和打磨片;其中,所述固定杆安装有两个并通过万向轴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一端均安装一个转动环并通过滚珠轴承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底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内杆,且第四伸缩内杆上套接第三弹簧,所述第四伸缩内杆底部套接第四伸缩外杆,所述第四伸缩外杆底部固定连接毛刷板,且毛刷板底部安装刷毛,所述毛刷板底部中心处安装第一移动轮,所述转动环一侧固定杆上顶部与底部各安装两个第一伸缩内杆,且第一伸缩内杆另一端套接第一伸缩外杆上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内杆上套接第一弹簧,所述第一伸缩外杆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且固定板上固定连接打磨片,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外杆靠近底部处各固定连接第一把手,另一个所述固定杆一侧通过万向轴连接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一侧安装壳体,所述壳体内安装电机,且电机转轴穿过壳体固定连接转动块,所述壳体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三伸缩外杆,且第三伸缩外杆底部套接第三伸缩内杆,所述第三伸缩内杆上套接第二弹簧,所述壳体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活塞杆;所述电缸一侧安装活塞杆,所述电缸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把手,所述电缸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外杆,且第二伸缩外杆底部套接第二伸缩内杆,所述第二伸缩内杆底部固定连接底座。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轮安装于刷毛内,其四周均覆盖有刷毛,且刷毛不影响第一移动轮的转动。优选的,所述转动块与壳体表面互不接触。优选的,所述毛刷板位于打磨片的左侧,同时保留一端间隔。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内杆与第一伸缩外杆收缩到最小时和第三伸缩外杆与第三伸缩内杆收缩到最小时,固定杆与打磨片之间的距离与壳体中心与第二移动轮之间的距离相同。优选的,所述第一伸缩外杆与第一弹簧、第三伸缩外杆与第二弹簧和第四伸缩外杆与第三弹簧,相互接触处均为固定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伸缩外杆套接第一伸缩内杆,由于第一伸缩内杆上套接有第一弹簧,使第一伸缩外杆被顶起,通过弹簧的收缩使安装于第一伸缩外杆上的打磨片可自动调节高度,使其在塞入输油管内时通过第一弹簧使打磨片自动与输油管内壁贴合。2.固定杆与固定杆之间通过万向轴进行连接,使固定杆可自由旋转角度,在固定杆上安装刷毛,可在抽出清洁装置时一并把清洁下的污垢扫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毛刷板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固定杆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毛刷板,101、刷毛,102、第一移动轮,2、转动环,201、滚珠轴承,3、第一弹簧,4、第一伸缩内杆,5、第一伸缩外杆,501、第一把手,6、固定板,7、打磨片,8、壳体,9、电机,10、活塞杆,11、电缸,12、第二把手,13、第二伸缩外杆,14、第二伸缩内杆,15、底座,16、第三伸缩外杆,17、第二弹簧,18、第三伸缩内杆,19、第二移动轮,20、转动块,21、万向轴,22、固定杆,23、第四伸缩内杆,24、第三弹簧,25、第四伸缩外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的固定杆22、万向轴21、电机9和电缸11,以及安装于固定杆22顶部与底部的第一伸缩外杆5、第一伸缩内杆4和打磨片7;其中,所述固定杆22安装有两个并通过万向轴2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22一端均安装一个转动环2并通过滚珠轴承201进行转动连接,使固定杆22在转动的同时转动杆环不会跟着其进行转动;所述转动环2底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内杆23,且第四伸缩内杆23上套接第三弹簧24,所述第四伸缩内杆23底部套接第四伸缩外杆25,通过套接的关系使第三弹簧24顶住第四伸缩外杆25,使其可在指定口径范围的输油管内均扩张到输油管内壁最大;所述第四伸缩外杆25底部固定连接毛刷板1,且毛刷板1底部安装刷毛101,用于扫除输油管内清洁下的污垢;所述毛刷板1底部中心处安装第一移动轮102,使毛刷板1在输油管内移动时减轻摩擦力,使移动更方便;所述转动环2一侧固定杆22上顶部与底部各安装两个第一伸缩内杆4,且第一伸缩内杆4另一端套接第一伸缩外杆5上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内杆4上套接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打磨片7,用于打磨输油管内壁;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靠近底部处各固定连接第一把手501,用于拉动第一伸缩外杆5,使打磨片7向固定杆22方向收缩;另一个所述固定杆22一侧通过万向轴21连接转动块20,用于连接电机9;所述转动块20一侧安装壳体8,起到保护电机9的作用,所述壳体8内安装电机9,且电机9转轴穿过壳体8固定连接转动块20,对连接于主动块上的固定杆22施加动能;所述壳体8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三伸缩外杆16,且第三伸缩外杆16底部套接第三伸缩内杆18,所述第三伸缩内杆上套接第二弹簧17,通过套接的关系使第二弹簧17顶住第三伸缩外杆16,使其可在指定口径范围的输油管内均扩张到输油管内壁最大,用于支撑壳体8;所述壳体8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活塞杆10,通过活塞杆10使壳体8连接电缸11;所述电缸11一侧安装活塞杆10,通过电缸11使活塞杆10可进行伸出与收缩;所述电缸11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把手12,通过人力辅助固定电缸11;所述电缸1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外杆13,且第二伸缩外杆13底部套接第二伸缩内杆14,所述第二伸缩内杆14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5,用于支撑电缸11,节省人力,使电缸11与输油管为同一平行线。所述第一移动轮102安装于刷毛101内,其四周均覆盖有刷毛101,且刷毛101不影响第一移动轮102的转动,使第一移动轮102在支撑毛刷板1的同时不影响刷毛101对输油管内壁的清洁;所述转动块20与壳体8表面互不接触,减少摩擦力同时不会损伤壳体8表面;所述毛刷板1位于打磨片7的左侧,同时保留一端间隔,使打磨片7在转动时,毛刷板1上的刷毛101不影响其转动;所述第一伸缩内杆4与第一伸缩外杆5收缩到最小时和第三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的固定杆(22)、万向轴(21)、电机(9)和电缸(11),以及安装于固定杆(22)顶部与底部的第一伸缩外杆(5)、第一伸缩内杆(4)和打磨片(7);其中,所述固定杆(22)安装有两个并通过万向轴(2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22)一端均安装一个转动环(2)并通过滚珠轴承(20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2)底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内杆(23),且第四伸缩内杆(23)上套接第三弹簧(24),所述第四伸缩内杆(23)底部套接第四伸缩外杆(25),所述第四伸缩外杆(25)底部固定连接毛刷板(1),且毛刷板(1)底部安装刷毛(101),所述毛刷板(1)底部中心处安装第一移动轮(102),所述转动环(2)一侧固定杆(22)上顶部与底部各安装两个第一伸缩内杆(4),且第一伸缩内杆(4)另一端套接第一伸缩外杆(5)上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内杆(4)上套接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打磨片(7),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靠近底部处各固定连接第一把手(501),另一个所述固定杆(22)一侧通过万向轴(21)连接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一侧安装壳体(8),所述壳体(8)内安装电机(9),且电机(9)转轴穿过壳体(8)固定连接转动块(20),所述壳体(8)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三伸缩外杆(16),且第三伸缩外杆(16)底部套接第三伸缩内杆(18),所述第三伸缩内杆上套接第二弹簧(17),所述壳体(8)一侧中心处固定连接活塞杆(10);所述电缸(11)一侧安装活塞杆(10),所述电缸(11)另一侧固定连接第二把手(12),所述电缸(1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外杆(13),且第二伸缩外杆(13)底部套接第二伸缩内杆(14),所述第二伸缩内杆(14)底部固定连接底座(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由弯曲的输油管道内壁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安装的固定杆(22)、万向轴(21)、电机(9)和电缸(11),以及安装于固定杆(22)顶部与底部的第一伸缩外杆(5)、第一伸缩内杆(4)和打磨片(7);其中,所述固定杆(22)安装有两个并通过万向轴(21)连接;两个所述固定杆(22)一端均安装一个转动环(2)并通过滚珠轴承(201)进行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环(2)底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内杆(23),且第四伸缩内杆(23)上套接第三弹簧(24),所述第四伸缩内杆(23)底部套接第四伸缩外杆(25),所述第四伸缩外杆(25)底部固定连接毛刷板(1),且毛刷板(1)底部安装刷毛(101),所述毛刷板(1)底部中心处安装第一移动轮(102),所述转动环(2)一侧固定杆(22)上顶部与底部各安装两个第一伸缩内杆(4),且第一伸缩内杆(4)另一端套接第一伸缩外杆(5)上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伸缩内杆(4)上套接第一弹簧(3),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板(6),且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打磨片(7),两个所述第一伸缩外杆(5)靠近底部处各固定连接第一把手(501),另一个所述固定杆(22)一侧通过万向轴(21)连接转动块(20);所述转动块(20)一侧安装壳体(8),所述壳体(8)内安装电机(9),且电机(9)转轴穿过壳体(8)固定连接转动块(20),所述壳体(8)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第三伸缩外杆(16),且第三伸缩外杆(16)底部套接第三伸缩内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嘉兴李贤政向川董犇梁嘉伟王雨晴冯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