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立夸专利>正文

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10341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下模座、下模具、上模具、上模盖、第一移动机构、第二移动机构和第三移动机构;下模座设在底座上;下模座上设有第一移动槽、第二移动槽、第三移动槽和模具槽;第一移动槽设在下模座的左上部;第二移动槽设在下模座的右部;第三移动槽设在下模座的前部;模具槽设在下模座的中部;下模具设在模具槽内,第一移动机构包括第一组件底座、第一驱动组件和弯管模型杆;第二移动机构包括第二组件底座、第二驱动组件和弯管模型连接杆;第三移动机构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模型滑动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冷流道方式能够使产品美观、能够实现弯管的注塑、能够实现防止出现脱模痕迹,减少产品报废。

A Plastic Bend Injection Mol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jection molding technology. A plastic elbow injection device comprises a base, a lower die base, a lower die, an upper die, an upper die cover, a first movable mechanism, a second movable mechanism and a third movable mechanism; a lower die base is arranged on a base; a first movable groove, a second movable groove, a third movable groove and a mould groove are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base; a first movabl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eft upper part of the lower die base; and a second movable groov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part. The right part of the die base; the third moving groove is located in the front part of the lower die base; the die groove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lower die base; the lower die is located in the die groove, and the first mov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component base, the first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elbow model rod; the second mov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second component base, the secon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elbow model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ird mov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third driving component and the die. Type slid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product can be beautiful by means of cold runner, the injection of elbow can be realized, the demoulding trace can be prevented, and the scrap of product can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通过注塑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模具常用于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装入坯料或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制件与坯料分离或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因此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一些外观质量要求较高的管状零件,其要求管壁外侧面上不能存在脱模痕迹。然而现有技术中,生产管状零件的注塑模具,其一般采用上模和下模组成产品的型腔,在开模时,其必然会在产品的分型面上留下开模痕迹,进而会导致产品外观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目前的抽芯技术会经常抽芯偏差从而导致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座(2)、下模具(3)、上模具(4)、上模盖(5)、第一移动机构(6)、第二移动机构(7)和第三移动机构(8);所述的下模座(2)设置在底座(1)上;下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槽(21)、第二移动槽(22)、第三移动槽(23)和模具槽(24);所述的第一移动槽(21)设置在下模座(2)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移动槽(22)设置在下模座(2)的右部;所述的第三移动槽(23)设置在下模座(2)的前部;所述的模具槽(24)设置在下模座(2)的中部;所述的下模具(3)设置在模具槽(24)内,下模具(3)顶面中部设置有下弯管槽(31);下模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1)、下模座(2)、下模具(3)、上模具(4)、上模盖(5)、第一移动机构(6)、第二移动机构(7)和第三移动机构(8);所述的下模座(2)设置在底座(1)上;下模座(2)上设置有第一移动槽(21)、第二移动槽(22)、第三移动槽(23)和模具槽(24);所述的第一移动槽(21)设置在下模座(2)的左上部;所述的第二移动槽(22)设置在下模座(2)的右部;所述的第三移动槽(23)设置在下模座(2)的前部;所述的模具槽(24)设置在下模座(2)的中部;所述的下模具(3)设置在模具槽(24)内,下模具(3)顶面中部设置有下弯管槽(31);下模具(3)顶面上部设置有下进胶流道(32);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6)包括第一组件底座(61)、第一驱动组件和弯管模型杆(63);所述的第一组件底座(61)设置在第一移动槽(21)内,所述的弯管模型块(63)设置在下弯管槽(31)的左部,所述的第一移动机构(6)用于弯管抽芯并与所述的第二移动机构(7)相配合;所述的第二移动机构(7)包括第二组件底座(71)、第二驱动组件和弯管模型连接杆(73);所述的第二组件底座(71)设置在第二移动槽(22)内,所述的弯管模型连接杆(73)设置在下弯管槽(31)的右部,所述的第二驱动组件带动弯管模型连接杆(73)在下弯管槽(31)内移动;弯管模型连接杆(73)与弯管模型杆(63)相连接的形状与下弯管槽(3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的第三移动机构(8)包括第三驱动组件和模型滑动块(81),所述的模型滑动块(81)通过第三驱动组件在第三移动槽(23)内滑动;所述的上模具(4)与下模具(3)相匹配;上模具(4)上设置有与下进胶流道(32)相通的上进胶管套(42),所述的上模盖(5)设置在下模座(2)上,且上模盖(5)与下模座(2)相匹配,上模盖(5)的中部设置有与上进胶管套(42)相连接的进胶管(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具槽(24)上设置有多个下冷却液出口(241),下模座(2)的后部设置有与下冷却液出口(241)相对应连通的下冷却液入口(242);下模具(3)的底部设置有与下冷却液出口(241)相对应的下模具入口,下模具(3)内部设置有多根与下模具入口相连通的下冷却管道,所述的上模盖(5)的后部设置有多个上冷却液入口,上模盖(5)的底部设置有与上冷却液入口相连通的上冷却液出口;所述的上模具(4)的顶面设置有与上冷却液出口相连通的上模具入口(43),上模具(4)内部设置有多根与上模具入口(43)相连通的下冷却管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组件带动弯管模型块(63)在下弯管槽(31)内移动;下模座(2)底部位于第一组件底座(61)下方设置有抬升气缸(201),且抬升气缸(101)带动第一移动机构(6)升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塑料弯管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驱动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立夸王伟丽
申请(专利权)人:杨立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