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庄丽雪专利>正文

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1007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6 01:15
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主要是于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使支撑脚架上方前缘突伸适当的长度,于支撑脚架上各设有一握把,并于两侧支撑脚架间设有一连结杆及一伸缩杆,且于伸缩杆中设有一调整装置,以供使用者背向伸缩杆双手握于握把行走,以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该伸缩杆并接有一第二伸缩杆,该支撑脚架及连结杆分别设有反光件,借由并接的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增加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以防止跌落,且可借由该支撑脚架及连结杆所设反光件以构成警示,进而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Postpositioned Row Relying on Dual-purpose Auxiliarie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ear-mounted dual-purpose auxiliary device, which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supporting foot rack on both sides of the body, an appropriate length of the front edge of the supporting foot rack protruding, a grip on the supporting foot rack, a connecting rod and a telescopic ro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foot racks on both sides, and an adjusting device in the telescopic rod for users to grasp the telescopic rod with both hands for walking effectively. The expansion bar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expansion bar, which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reflective parts. By means of the parallel expansion rod and the second expansion rod, the support strength and support area are increased. When the user leans backward, the expansion rod and the second expansion rod can be positioned reliably to prevent falling, and the support foot frame can be supported by the parallel expansion rod and the second expansion rod. And the reflective parts of the connecting rod are set up to form war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function of safety pro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可有效减缓使用者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且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以防止跌落,达到安全防护作用的辅具。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市售的行走辅助器的结构,主要是在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支撑脚架上各设有一握把,并于两侧支撑脚架间设有连结杆及伸缩杆,且于伸缩杆中设有一调整装置。于使用时使用者直接将手部握持于握把上,利用支撑脚架支撑身体重心,再提起本体向前慢行。前述现有行走辅助器虽可带给使用者有效达到复健目的,但其为前置型,从人体工学角度而论,使用者的四肢承受身体重量较大,且易造成关节的磨损,而若使用者于使用时不慎倾倒,由于行走辅助器的支撑力有限,且无较大面积可靠置,因此非常容易因倾倒而跌落,且当夜间或光线不佳使用者借由行走辅助器在外行走时,亦无任何可警示的结构,使得安全性堪虞。申请人有鉴于此,经不断研究、实验,遂萌生设计一种后置型行走辅助器,以减缓使用者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及防止使用中跌落,且可构成安全防护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当使用者于使用行走辅助器时,可减缓使用者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且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以防止跌落,以及可借由反光件以构成警示,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进而提高行走辅具的实用价值。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主要是于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使支撑脚架上方前缘突伸适当的长度,于支撑脚架上各设有一握把,并于两侧支撑脚架间设有一连结杆及一伸缩杆,且于伸缩杆中设有一调整装置,以供使用者背向伸缩杆双手握于握把行走,以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该伸缩杆并接有一第二伸缩杆,该支撑脚架及连结杆分别设有反光件,借由并接的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增加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以防止跌落,且可借由该支撑脚架及连结杆所设反光件以构成警示,进而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前述的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其中该支撑脚架及连结杆所设的反光件,为包覆于支撑脚架及连结杆的反光贴纸。前述的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其中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设有可沿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滑动的内杆,并于该内杆设有一具弹性的珠形扣件,并于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设有通孔,使该内杆于滑动后,借由珠形扣件扣持于通孔构成定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使用者于使用行走辅助器时,可减缓使用者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且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以防止跌落,以及可借由反光件以构成警示,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进而提高行走辅具的实用价值。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伸缩杆调整装置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图5是本技术的收折状态图。图中标号说明:1、本体11、支撑脚架111、反光件12、握把121、突伸部13、连结杆131、反光件14、伸缩杆141、内杆142、珠形扣件143、通孔144、橡胶套15、第二伸缩杆151、内杆152、橡胶套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本体1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11,支撑脚架11上各设有一握把12,使支撑脚架11上方前缘突伸适当的长度,以形成弯弧状的突伸部121,该两侧的支撑脚架11的下方,可供伸缩调整长度,可配合不同身高使用者,适当调整支撑脚架11的高度,进而可调整该本体1的整体高度。该两侧的支撑脚架11间设有一连结杆13及一伸缩杆14,使两侧的支撑脚架11以该伸缩杆14两端为支点可沿该伸缩杆14转动,且于伸缩杆14中设有一调整装置(容后叙述)。该伸缩杆14并接有一第二伸缩杆15,该支撑脚架11的适当位置及连结杆13分别设有反光件111、131,于本实施例,该反光件111、131,为包覆于支撑脚架11及连结杆13的反光贴纸。借由前述构件的组合,构成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于使用时供使用者背向伸缩杆14双手握于握把12行走,以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以及借由并接的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增加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以防止跌落,且可借由该支撑脚架11及连结杆13所设反光件111、131以构成警示,进而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清参阅图2,为本技术的伸缩杆调整装置结构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于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设有一可沿该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滑动的内杆141、151,并于该内杆141设有一具弹性的珠形扣件142,并于该伸缩杆14设有通孔143,使该内杆141、151于滑动后,借由珠形扣件142扣持于通孔143构成定位,且于按压珠形扣件142使其脱离通孔143时,可构成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的伸缩调整。前述的调整装置,为使操作更为方便,于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与内杆141、151的衔接段,分别以橡胶套144、152套置,以利于手部按压。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使用时,使用者背向伸缩杆14直接将手部握持于握把12上,利用支撑脚架11支撑身体重心,再提起本体1向前慢行。相较于传统的前置型行走辅助器,本技术可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且当夜间外出时,可借由该支撑脚架11及连结杆13所设反光件111、131以构成对来车的警示,进而达到安全防护的作用。请参阅图4,为本技术的另一使用状态图。如图所示,本技术于使用中,使用者将手部握持于握把12上,利用支撑脚架11支撑身体重心,再提起本体1向前慢行时,若不慎身体向后倾倒,由于本体1设有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以构成较高的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以防止跌落,以达到安全防护的目的。且当使用者在使用中如果呈现疲累时,可借助后置两支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为助靠休息,以减缓疲累。请参阅图5,为本技术的收折状态图。敬请配合图2,如图所示,本技术当不使用或搬运时,可借由对调整装置的珠形扣件142、152,使其脱离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的通孔143、153,来达到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的缩合,再旋转两侧的支撑脚11向内弯曲收合,以利于收藏或搬运。本技术较的传统行走辅助器,其至少具备以下的优点:1、本技术的后置型与传统型的结构,从人体工学角度,在使用上可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自体重量较不费力。2、本技术的后置型反向使用,但也可前行使用,使用者在使用中如果呈现疲累时,可借助后置两支伸缩杆14及第二伸缩杆15为助靠休息,减缓疲累。3、本技术的后置型在使用上较无压力,人体结构为连动性,手肘与膝盖为相对应,故后置型的压力,对手肘的影响较传统型来的小。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于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于支撑脚架上各设有一握把,并于两侧的支撑脚架间设有一连结杆及一伸缩杆,且于伸缩杆中设有一调整装置,于使用时供使用者背向伸缩杆双手握于握把行走,以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杆并接有一第二伸缩杆,借由并接的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增加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以防止跌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置型行靠两用辅具,于本体两侧各设有一支撑脚架,于支撑脚架上各设有一握把,并于两侧的支撑脚架间设有一连结杆及一伸缩杆,且于伸缩杆中设有一调整装置,于使用时供使用者背向伸缩杆双手握于握把行走,以有效减缓四肢承受身体重量,降低关节的磨损,其特征在于:该伸缩杆并接有一第二伸缩杆,借由并接的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增加支撑强度及支撑面积,当使用者向后倾时,得以靠置于该伸缩杆及第二伸缩杆,以防止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丽雪
申请(专利权)人:庄丽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