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及烹饪器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933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和烹饪器具,其中,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通过阻尼装置来时实现自锁,以使烹饪器具在定义的最大开合盖角度范围内任意角度固定,不受锅盖重量的限制,使用方便。

A Cap Opening and Closing Damping Limiting Device and Cooking Utensi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p opening and closing damp limit device and a cooking appliance, in which the cap opening and closing damp limit device realizes self-locking through a damp device, so that the cooking appliance can be fixed at any angle within the defined maximum opening and closing angle range, and is not restricted by the weight of the pot cover, and is convenient to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及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
,尤其涉及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及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市面上有很多类型的电锅,其中按照锅盖的开合盖形式主要有分体式和连体式,其中,分体式锅盖是和座体分离的,在取出食物时,需将锅盖取下并另找地方放置,用户使用不是很方便,而连体式锅盖是和座体活动连接的,锅盖和座体不用分开,用户使用比较便利,因而这种连体式锅盖的锅越来越普及,具体地,连体式锅盖一般通过转轴铰接在座体上,转轴套装有扭簧,扭簧的两端支脚分别卡在座体及锅盖上,打开锅盖时,锅盖在扭簧作用下弹开并通过自锁结构自锁。常用的连体式锅盖的开合情况有以下几种:1、如普通电饭锅一类,锅盖较轻,锅盖打开时,锅盖的铰接部分和相对铰接部分之间相对转动,开盖自锁是由弹簧及简单零部件间的钩子扣合来实现,开合盖简单,但只适用于锅盖较轻这类情况,当锅盖较重时便不能采用这一结构。2、锅盖较重时像打蛋器、绞肉机、揉面器、炸锅的锅盖,锅盖上有电机、风轮、刀片等附件,这样一来锅盖就会很重,普通的开盖自锁结构便不能支撑某一角度的限位功能,所以这些机器上都有锁头机构来锁住机头;具体地,主要是通过定位销插入两个零部件中间而使其固定不动,开盖后按下开关使定位销穿过两个零件而使其固定,这种固定方式只限于特定的几个角度,不能满足不同客户任意不同角度的需求,而且通常需要增加额外的辅助开关关来实现,操作不方便。基于此,亟需一种能够在任意角度位置实现自锁限位的装置以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及烹饪器具,能够实现锅盖任意角度位置的自锁限位,不受锅盖重量的限制,使用方便。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包括座体及盖设于座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绕所述座体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通过一阻尼装置连接,使得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座体打开后,所述盖体可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其中,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固定部及能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转动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相对运动产生阻尼力。其中,所述盖体和所述座体分别包括相对转动的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所述活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枢轴,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枢轴。其中,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轴内并与所述第一枢轴摩擦接触,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枢轴固定,当所述第一枢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所述第一枢轴带动所述活动部同向转动产生阻尼力,以使所述第一枢轴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其中,还包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活动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底面摩擦接触,所述第二枢轴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连接轴从所述第二内腔中穿过所述第二枢轴后和所述固定部连接固定。其中,所述活动部包括锁板、设置于所述锁板内的滚柱,所述固定部包括传动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枢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锁板内并与所述锁板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活动部还包括压盖,所述锁板朝向所述压盖一端设有第三内腔,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第三内腔开口处,所述第三内腔包括位于所述锁板中心轴线处用于所述传动轴伸入的中间腔体以及位于所述中间腔体周侧并与所述中间腔体连通的侧腔体,所述侧腔体为弧形槽,所述滚柱设置于所述侧腔体中,所述滚柱的侧面与所述传动轴的圆柱面挤压配合以使所述滚柱能够在所述弧形槽的一端向另一端滚动。其中,所述弧形槽的空间从所述弧形槽的一端至另一端逐渐增大,所述弧形槽的一端为距离大端、另一端为距离小端,所述大端和所述小端以所述盖体打开方向顺次设置。其中,所述锁板朝向所述压盖的一端围绕所述第三内腔开设有锁板连接孔,所述压盖朝向所述锁板的一端对应所述锁板连接孔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插入所述锁板连接孔中。其中,所述压盖的中心对应所述中间腔体开设有压盖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压盖孔伸入所述中间腔体中。其中,所述连接轴包括限位销,所述传动轴的内部开设有限位销孔,所述限位销插入所述限位销孔中配合,以使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连接轴还包括连接轴本体,所述连接轴本体的一端连接有法兰板、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销,所述第二内腔的内部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二枢轴的第一通孔,所述连接轴本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法兰板位于所述第二内腔中并与所述第二枢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传动轴的外周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用于抵住所述压盖。其中,还包括压板,所述压板包括压板本体,所述压板本体的中部开设有台阶孔,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台阶孔且所述限位环卡入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上。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烹饪器具,包括盖体和座体,还包括所述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中,所述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的所述第一枢轴固定于所述盖体的后端底部,所述第二枢轴固定于所述座体的后端顶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及具有其的烹饪器具,包括连接于盖体的第一枢轴和连接于座体的第二枢轴,第一枢轴能绕其中心轴线相对于所述第二枢轴转动,还包括一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活动部和固定部,活动部和第一枢轴连接,固定部和第二枢轴连接,当第一枢轴转动时,带动活动部与固定部配合产生阻尼力,以使第一枢轴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从而能够实现锅盖任意角度位置的自锁限位,不受锅盖重量的限制,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烹饪器具的盖体打开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阻尼装置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2中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中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一;图6是图2中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二;图7是图2中的连接轴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中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一;图9是图2中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二;图10是图2中的传动轴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2中的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2中的锁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盖体;200-座体;300-阻尼装置;10-第一枢轴;11-第一内腔;12-第一枢轴连接孔;13-枢轴配合面;14-滑块;20-第二枢轴;21-第二内腔;22-第二枢轴连接孔;23-第一通孔;24-滑槽;25-第二通孔;30-连接轴;31-连接轴本体;32-法兰板;33-限位销;34-法兰连接孔;40-压板;41-压板本体;42-台阶孔;43-压板连接孔;44-护板;45-台阶面;50-传动轴;51-限位环;52-圆柱面;53-限位销孔;60-压盖;61-压盖孔;62-限位柱;70-锁板;71-中间腔体;72-锁板配合面;73-侧腔体;74-小端;75-大端;76-锁板连接孔;80-滚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12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参照图1及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用于烹饪器具。该烹饪器具包括座体200及盖设于座体200的盖体100。参阅图2所示,盖体100盖设于座体200上并可绕座体200旋转实现打开或关闭,盖体100与座体200之间通过一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连接,盖体100打开时,可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包括座体及盖设于座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绕所述座体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通过一阻尼装置连接,使得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座体打开后,所述盖体可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包括座体及盖设于座体上的盖体,所述盖体绕所述座体打开或关闭,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座体之间通过一阻尼装置连接,使得所述盖体相对于所述座体打开后,所述盖体可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装置包括固定部及能与所述固定部相对转动的活动部,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座体上,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盖体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活动部相对运动产生阻尼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和所述座体分别包括相对转动的第一枢轴及第二枢轴,所述活动部固定于所述第一枢轴,所述固定部固定于所述第二枢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枢轴内并与所述第一枢轴摩擦接触,所述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枢轴固定,当所述第一枢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时,所述第一枢轴带动所述活动部同向转动产生阻尼力,以使所述第一枢轴停留在任意角度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内腔,所述活动部位于所述第一内腔中,所述活动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内腔的内底面摩擦接触,所述第二枢轴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内腔,所述连接轴从所述第二内腔中穿过所述第二枢轴后和所述固定部连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包括锁板、设置于所述锁板内的滚柱,所述固定部包括传动轴,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二枢轴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伸入所述锁板内并与所述锁板配合、另一端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盖体开合阻尼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部还包括压盖,所述锁板朝向所述压盖一端设有第三内腔,所述压盖盖设于所述第三内腔开口处,所述第三内腔包括位于所述锁板中心轴线处用于所述传动轴伸入的中间腔体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祖根
申请(专利权)人: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