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90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5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包括杯体和阻茶器;所述杯体包括杯体上腔体和杯体下腔体,所述杯体上腔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杯体下腔体底端设置有开孔,侧壁上设置有开槽,杯体下腔体内设有吸盘;所述阻茶器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结构,阻茶器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凸边,阻茶器底端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人们日常使用的马克杯加以改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当茶叶放置在阻茶器内部后,开水从水孔进入阻茶器内部冲泡茶叶,水孔防止了茶叶进入杯体上腔体内,使杯体上腔体内的茶叶和茶水得到分离,避免了饮用者喝到茶叶;阻茶器也可旋转,方便普通消费者冲泡茶叶,得到更高的茶汤。

A tea cup for brewing te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a cup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brewing tea, including a cup body and a tea blocker; the cup body comprises an upper cavity and a low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and a chuck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an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a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and a suction cup is arranged in the low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the tea blocker is an opening at the upper end and a closed circle at the lower end. In the tube structure, a convex edge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op of the tea blocker, and a plurality of water holes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bottom of the tea blocker. The utility model is improved by using the mug that people use everyday,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When the tea is placed inside the tea blocker, boiling water enters the tea blocker to brew tea from the water hole, which prevents tea from entering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separates the tea and tea water in the upper cavity of the cup body, and avoids the drinker from drinking the tea. Ordinary consumers brew tea to get higher tea so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
本技术涉及一种茶杯,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
技术介绍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在用茶杯泡茶时,如果把茶叶直接放在杯中,喝茶时茶叶常会被喝进嘴里,人们常在每次喝茶前对着水面吹,希望把飘在嘴边的茶叶吹开一些,这样做一是麻烦,二是茶叶和茶水并不能完全分开,仍然难免喝到一些茶叶。与此同时,在冲泡茶时使用的茶水温度一般较高,为了饮用,刚泡好的茶叶会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冷却,因为茶杯的体积一般较小,质量较轻,在放置过程中因为疏忽常常容易被碰倒,极容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茶水易分离且茶杯不易倾倒的茶杯。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包括杯体和阻茶器,杯体用于盛装茶水,阻茶器用于放置茶叶,阻止茶叶进入杯体内。所述杯体包括杯体上腔体和杯体下腔体,所述杯体上腔体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杯体下腔体底端设置有开孔,侧壁上设置有开槽,杯体下腔体内设有吸盘,所述吸盘底端穿过开孔,顶端连接压杆的中部,所述压杆一端铰接在杯体下腔体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槽。放置杯体后,向下压穿过开槽的压杆,使吸盘向下运动贴紧桌面,排出了吸盘内部的空气,使得吸盘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这样在吸盘外部表面就有极大的压力将吸盘压在桌面上,使得杯体不能在桌面移动,固定在桌面上;需要拿走茶杯时,只需向上拉压杆,使空气流进吸盘内平衡压强,方能拿走茶杯。所述阻茶器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结构,阻茶器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凸边,阻茶器底端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孔,所述阻茶器套设与上腔体的卡槽内,凸边位于卡槽上端,使阻茶器在卡槽内固定;茶叶放置在阻茶器内部,开水从水孔进入阻茶器内部冲泡茶叶,水孔防止了茶叶进入杯体上腔体内,使杯体上腔体内的茶叶和茶水得到分离,避免了饮用者喝到茶叶。进一步的是,所述杯体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柄,便于饮用者拿放茶杯。进一步的是,所述杯体上端设置有杯盖,杯盖顶端设置有盖柄,将杯盖盖在杯体上端,减少茶水的热量散失。进一步的是,所述阻茶器顶端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两端均铰接设置在阻茶器顶端的侧壁上,便于使用者取出阻茶器倾倒泡过后的茶叶。进一步的是,所述吸盘为喇叭状,吸盘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压杆的中部,吸盘为喇叭状,其固定方法为将吸盘的喇叭口的底面正对桌面,向桌面的方向按压即可将其固定。进一步的是,所述杯体和杯盖的制作材料均为玻璃、陶瓷或金属,材料易得且便于批量生产。进一步的是,在开槽所在的竖直截面内,开槽的高度为压杆高度的2-4倍,压杆一端铰接在杯体下腔体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槽,开槽内的压杆能在开槽的竖直方向活动,便于拉压吸盘,使杯体固定或放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利用人们日常使用的马克杯加以改进,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杯体下端的吸盘及压杆结构,能够有效地防止茶杯倾倒,避免因茶杯倾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能够很方便地实现茶杯的取用,在加强茶杯固定的同时很好地考虑了茶杯的移动;当茶叶放置在阻茶器内部后,开水从水孔进入阻茶器内部冲泡茶叶,水孔防止了茶叶进入杯体上腔体内,使杯体上腔体内的茶叶和茶水得到分离,避免了饮用者喝到茶叶;阻茶器也可旋转,方便普通消费者冲泡茶叶,得到更高的茶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未加杯盖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杯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阻茶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吸盘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杯盖示意图;图中:1、杯体;11、杯体上腔体;111、卡槽;12、杯体下腔体;121、开孔;122、开槽;13、手柄;2、阻茶器;21、凸边;22、水孔;23、提手;3、吸盘;4、压杆;5、杯盖;51、盖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请参照图1-6所示,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包括杯体1和阻茶器2。所述杯体1包括杯体上腔体11和杯体下腔体12,所述杯体上腔体11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11。所述杯体下腔体12底端设置有开孔121,侧壁上设置有开槽122,杯体下腔体12内设有吸盘3,所述吸盘3底端穿过开孔121,顶端连接压杆4的中部,所述压杆4一端铰接在杯体下腔体12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槽122。所述阻茶器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结构,阻茶器2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凸边21,阻茶器2底端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孔22,所述阻茶器2套设与上腔体11的卡槽111内,凸边21位于卡槽111上端。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所述杯体1外侧壁上设置有手柄13。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所述杯体1上端设置有杯盖5,杯盖5顶端设置有盖柄51。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所述阻茶器2顶端设置有提手23,所述提手23两端均铰接设置在阻茶器2顶端的侧壁上。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所述吸盘3为喇叭状,吸盘3顶端通过螺纹连接在压杆4的中部。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所述杯体1和杯盖5的制作材料均为玻璃、陶瓷或金属。作为本技术的优化方案,在开槽122所在的竖直截面内,开槽122的高度为压杆4高度的2-4倍。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对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在冲泡茶叶时,首先拾取适当茶叶将茶叶放置在阻茶器2的内部;然后往杯体上腔体11内倾倒开水,使水位在杯体上腔体11深度的2/3左右,开水从水孔22进入阻茶器2内部冲泡茶叶,水孔22防止了茶叶进入杯体上腔体11内,使杯体上腔体11内的茶叶和茶水得到分离,得到更高的茶汤;最后是盖上杯盖5,向下压压杆4,使吸盘3吸住桌面,固定住茶杯,防止茶杯倾倒伤人。当需要移动茶杯时,只需向拉压杆4,使空气流进吸盘3内平衡压强,方能拿走茶杯。泡完茶后,只需手拉提手23,即可取出杯体上腔体11内的阻茶器2,倾倒泡过后的茶叶。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和阻茶器(2);所述杯体(1)包括杯体上腔体(11)和杯体下腔体(12),所述杯体上腔体(11)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11);所述杯体下腔体(12)底端设置有开孔(121),侧壁上设置有开槽(122),杯体下腔体(12)内设有吸盘(3),所述吸盘(3)底端穿过开孔(121),顶端连接压杆(4)的中部,所述压杆(4)一端铰接在杯体下腔体(12)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槽(122);所述阻茶器(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结构,阻茶器(2)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凸边(21),阻茶器(2)底端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孔(22),所述阻茶器(2)套设与上腔体(11)的卡槽(111)内,凸边(21)位于卡槽(111)上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1)和阻茶器(2);所述杯体(1)包括杯体上腔体(11)和杯体下腔体(12),所述杯体上腔体(11)内侧壁上设置有卡槽(111);所述杯体下腔体(12)底端设置有开孔(121),侧壁上设置有开槽(122),杯体下腔体(12)内设有吸盘(3),所述吸盘(3)底端穿过开孔(121),顶端连接压杆(4)的中部,所述压杆(4)一端铰接在杯体下腔体(12)内侧壁上,另一端穿过开槽(122);所述阻茶器(2)为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圆筒结构,阻茶器(2)顶端侧壁上设置有凸边(21),阻茶器(2)底端的侧壁上均匀分布有多个水孔(22),所述阻茶器(2)套设与上腔体(11)的卡槽(111)内,凸边(21)位于卡槽(111)上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冲泡茶叶的茶杯,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品武何倩张倩倩邹锦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