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500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该大功率全向天线包括外罩、振子组件以及接口组件;外罩呈中空管状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底端开口的内腔;振子组件包括在内腔中同轴延伸设置的振子管和内置于振子管中的同轴电缆芯线;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件、底盖、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及同轴设于振子管中的中心导体,底盖与外罩的底端开口处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实现绝缘连接;接口件设于底盖外侧面,且穿设底盖后与中心导体的一端电连接,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与同轴电缆芯线电连接;振子管的底端与底盖之间,以及接口件与底盖之间均为绝缘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在不影响天线增益和频率带宽的宽带特性的同时,从而实现天线的互调指标。

A High Power Omnidirectional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
本技术涉及天线
,特别涉及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在一些常规通信系统领域,为了实现信号的全方位覆盖,需要采用全向天线,而且对全向天线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对于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同轴馈线式类型的交叉换位馈电全向天线来说,其通常采用天线底盖和天线外罩的金属套管直接接触固定的方式,在实际使用时,电流从天线的接口处进入,此时,电流就可以通过底盖与金属套管接触,从而容易产生交调,使得天线不能满足互调指标使用要求,对天线的信号覆盖产生干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旨在不影响天线频率带宽的宽带特性及天线增益的同时,实现天线的互调指标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大功率全向天线包括外罩、振子组件以及接口组件;所述外罩呈中空管状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底端开口的内腔;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在所述内腔中同轴延伸设置的振子管和内置于所述振子管中的同轴电缆芯线;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件、底盖、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及同轴设于所述振子管中的中心导体,所述底盖与所述外罩的底端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实现绝缘连接;所述接口件设于所述底盖外侧面,且穿设所述底盖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芯线电连接;所述振子管的底端与所述底盖之间,以及所述接口件与底盖之间均为绝缘连接。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为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嵌设于所述底盖的周缘与所述外罩的开口处的内壁面之间。可选地,所述底盖的周缘凸设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外罩的开口处的内壁面之间嵌设有所述绝缘环,所述外罩与所述法兰部通过第一螺接件对应穿设螺接,且所述第一螺接件上套设有第一绝缘套。可选地,所述振子管的底端边缘向外凸出形成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与所述底盖的内侧面螺接,所述连接凸缘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接口件与所述底盖的外侧面连接处设有绝缘接头垫,所述接口件通过第二螺接件对应穿设所述绝缘接头垫而与所述底盖绝缘螺接。可选地,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多个振子单元,所述振子单元均包括所述振子管以及内置于所述振子管中的所述同轴电缆芯线,所述同轴电缆芯线为标准50Ω电缆中不含电缆外绝缘层和外导体的光身电缆芯线;多个所述振子单元沿所述内腔的轴向方向组成轴向直线阵排列的天线阵列,所述振子单元重复迭加构成串联式交叉换位馈电,且每一所述振子单元中的所述同轴电缆芯线均呈交叉换位馈电设置;两相邻的所述振子单元之间的间隔处设有绝缘子。可选地,所述绝缘子由聚四氟乙烯材质制成。可选地,每一所述振子单元中的所述振子管的长度为λg/2,所述振子管与所述同轴电缆芯线之间填充有填充介质,所述λg为在填充所述填充介质后的中心频率波长。可选地,所述填充介质为珍珠泡棉。可选地,所述大功率全向天线还包括扼流管,所述扼流管套设于所述天线阵列前端的振子管上。可选地,所述外罩包括套管与玻璃钢管,所述套管的底端开口连接有所述底盖,所述套管的顶端与所述玻璃钢管的底端胶粘连接封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相较于目前常见的天线底盖与天线外罩的金属套管直接接触固定的天线结构设置,在电流从接口件进入本大功率全向天线后,由于在底盖与外罩的底端开口处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且振子管的底端与底盖之间,以及接口件与底盖之间均为绝缘连接,故电流就可避免与导电的外罩接触,从而达到阻隔直接接触电流,避免产生交调的作用,于此同时,同轴电缆芯线通过中心导线与接口件电连接,从而可为电流提供完整的走向,使得天线能顺利完成信号接收和发射的功能。换言之,这样绝缘的设置可使得在外罩上没有直接接触的电流传输,电流只在内腔中的振子组件表面传输,如此,就可以实现满足互调指标的目的,同时并不影响天线频率带宽的宽带特性和天线增益特性,并能超越常规的具有同轴线式交叉换位馈电振子结构的大功率全向天线的宽带特性,具有低互调、功率容量大、增益高、水平面全向、损耗小、效率高、性能稳定可靠等优点,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有利于批量生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大功率全向天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外罩11内腔12套管13玻璃钢管21振子单元211振子管212同轴电缆芯线22绝缘子23填充介质31接口件32底盖321法兰部322第一螺接件323第一绝缘套33第一绝缘隔离件34中心导体35第二绝缘套36绝缘接头垫4扼流管37绝缘片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出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参照图1至图4,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该大功率全向天线包括外罩1、振子组件以及接口组件;外罩1呈中空管状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底端开口的内腔11;振子组件包括在内腔11中同轴延伸设置的振子管211和内置于振子管211中的同轴电缆芯线212;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件31、底盖32、第一绝缘隔离件33、以及同轴设于振子管211中的中心导体34,底盖32与外罩1的底端开口处设有第一绝缘隔离件33以实现绝缘连接;接口件31设于底盖32外侧面,且穿设底盖32后与中心导体34的一端电连接,中心导体34的另一端与同轴电缆芯线212电连接;振子管211的底端与底盖32之间,以及接口件31与底盖32之间均为绝缘连接。在此需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本大功率全向天线具体可适用于UHF频段的PDT、TETRA等公共安全专网通信系统,其具体的频率范围为330~470MHz,频率带宽为25MHz,增益范围为8~9±1dBi,水平面波瓣宽度为360°,垂直面波瓣宽度范围为18~13°,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呈中空管状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底端开口的内腔;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在所述内腔中同轴延伸设置的振子管和内置于所述振子管中的同轴电缆芯线;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件、底盖、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及同轴设于所述振子管中的中心导体,所述底盖与所述外罩的底端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实现绝缘连接;所述接口件设于所述底盖外侧面,且穿设所述底盖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芯线电连接;所述振子管的底端与所述底盖之间,以及所述接口件与所述底盖之间均为绝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罩,所述外罩呈中空管状设置,并具有沿轴向延伸且底端开口的内腔;振子组件,所述振子组件包括在所述内腔中同轴延伸设置的振子管和内置于所述振子管中的同轴电缆芯线;以及,接口组件,所述接口组件包括接口件、底盖、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及同轴设于所述振子管中的中心导体,所述底盖与所述外罩的底端开口处设有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以实现绝缘连接;所述接口件设于所述底盖外侧面,且穿设所述底盖后与所述中心导体的一端电连接,所述中心导体的另一端与所述同轴电缆芯线电连接;所述振子管的底端与所述底盖之间,以及所述接口件与所述底盖之间均为绝缘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隔离件为绝缘环,所述绝缘环嵌设于所述底盖的周缘与所述外罩的开口处的内壁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周缘凸设有法兰部,所述法兰部与所述外罩的开口处的内壁面之间嵌设有所述绝缘环,所述外罩与所述法兰部通过第一螺接件对应穿设螺接,且所述第一螺接件上套设有第一绝缘套。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功率全向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子管的底端边缘向外凸出形成有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凸缘与所述底盖的内侧面螺接,所述连接凸缘与所述底盖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套;所述接口件与所述底盖的外侧面连接处设有绝缘接头垫,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茂盛陈福利沈平元卢益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健博通电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