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9329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1: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磁阀装入料盘中,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至10

A Demagnetization Method of Solenoid Val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涉及一种去磁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
技术介绍
电磁阀(Electromagneticvalve)是用电磁控制的工业设备,是用来控制流体的自动化基础元件,属于执行器,并不限于液压、气动;用在工业控制系统中调整介质的方向、流量、速度和其他的参数。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电磁阀(材质为00Cr17Si2Mo)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具有磁性,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去磁操作。现有的去磁方法通常会导致金属表面产生色斑,而且去磁率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磁阀装入料盘中,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至10-2Pa;(b)用35~45min由室温升温至630~670℃,保温25~35min;接着用30~50min升温至880~920℃,保温35~45min;再用8~12min升温至970~990℃,保温35~45min;最后用8~12min升温至1045~1065℃,保温160~200min;(c)用220~260min随炉冷却至430~470℃;以3~5bar的压力向所述真空炉内充入氮气,以用50~70min冷却至室温。优化地,步骤(a)中,先对真空炉抽真空至300Pa,再打开罗茨泵抽至80Pa,最后打开高真空阀使真空度抽到10-2Pa。优化地,步骤(a)中,所述真空炉的电磁阀容量达200kg/炉。优化地,步骤(c)中,随炉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冷或/和风冷。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电磁阀的去磁方法,通过采用特定的升温曲线过程和降温曲线过程相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电磁阀表面产生异常颜色,而且去磁率达100%。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磁阀装入料盘中,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至10-2Pa;(b)用35~45min由室温升温至630~670℃,保温25~35min;接着用30~50min升温至880~920℃,保温35~45min;再用8~12min升温至970~990℃,保温35~45min;最后用8~12min升温至1045~1065℃,保温160~200min;(c)用220~260min随炉冷却至430~470℃;以3~5bar的压力向所述真空炉内充入氮气,以用50~70min冷却至室温。通过采用特定的升温曲线过程和降温曲线过程相配合,能够有效避免电磁阀表面产生异常颜色,而且去磁率达100%。步骤(a)中,先对真空炉抽真空至300Pa,再打开罗茨泵抽至80Pa,最后打开高真空阀使真空度抽到10-2Pa,这样能够保证真空炉内真空度的稳定而避免对产品质量产生影响。步骤(a)中,所述真空炉的电磁阀容量达200kg/炉。步骤(c)中,随炉冷却过程中的冷却方式为循环水冷或/和风冷。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进行去磁操作前先进行以下工作过程:(1)工装(即料盘)装备:检查工装无变形、开裂;工装内物遗留零件、杂物;工装干净无油污、灰尘;(2)将料架整齐放置在真空炉装料区;(3)将工装放在料架上,装料(阀芯和壳体套接后用垫片阻隔),使得零件(阀芯、壳体和垫片的组合体)按整齐的方式放在工装内(尺寸1为450×340×30mm的工装,装载的零件数量为400件;尺寸2为440×260×30mm的工装,装载的零件数量为315件),这样最终真空炉根据规格的不同按以下方式装载:755炉型,尺寸1的工装装载量为每炉16盘;966炉型,尺寸2的工装装载量为每炉30盘(容量达200kg/炉;装料过程中,掉落的零件作为废品,应轻拿轻放,避免磕毛碰伤),这样不同零件置于同一炉中进行处理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而后续的去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打开水循环、气压阀(显示数值为0.6MPa);挡板阀打开抽真空,至300Pa时打开罗茨泵抽至80Pa,最后打开高真空阀使真空度抽到10-2Pa,开始加热;(b)温度控制仪设置温度,开始设置工艺参数:用40min由室温升温至650℃,保温30min;接着用40min升温至900℃,保温40min;再用10min升温至980℃,保温40min;最后用10min升温至1055℃,保温180min;程序结束;(c)用240min随炉冷却至450℃;打开手动充气阀,以4bar的压力向真空炉内充入氮气(99.999%),启动风机,用60min冷却至室温。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各步骤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不同,具体为:(a)打开水循环、气压阀(显示数值为0.6MPa);挡板阀打开抽真空,至300Pa时打开罗茨泵抽至80Pa,最后打开高真空阀使真空度抽到10-2Pa,开始加热;(b)温度控制仪设置温度,开始设置工艺参数:用35min由室温升温至670℃,保温35min;接着用30min升温至920℃,保温45min;再用8min升温至990℃,保温35min;最后用8min升温至1065℃,保温200min;程序结束;(c)用220min随炉冷却至430℃;打开手动充气阀,以5bar的压力向真空炉内充入氮气(99.999%),启动风机,用50min冷却至室温。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各步骤保温温度和保温时间不同,具体为:(a)打开水循环、气压阀(显示数值为0.6MPa);挡板阀打开抽真空,至300Pa时打开罗茨泵抽至80Pa,最后打开高真空阀使真空度抽到10-2Pa,开始加热;(b)温度控制仪设置温度,开始设置工艺参数:用45min由室温升温至630℃,保温25min;接着用50min升温至880℃,保温35min;再用12min升温至970℃,保温45min;最后用12min升温至1045℃,保温160min;程序结束;(c)用260min随炉冷却至470℃;打开手动充气阀,以3bar的压力向真空炉内充入氮气(99.999%),启动风机,用70min冷却至室温。对比例1本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b)中,用同样的时间由室温直接升温至1055℃,保温180min。对比例2本例提供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它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一致,不同的是:步骤(b)中,用同样的时间先由室温升温至900℃,保温40min;再用同样的时间升温至1055℃,保温180min。对实施例1-3、对比例1-2中制得的电磁阀进行性能测试,其结果列于表1中。表1实施例1-3、对比例1-2中电磁阀的性能测试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对比例1对比例2外观表面无异色表面无异色表面无异色表面有黄斑表面有黄斑去磁率100%100%100%90%92%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磁阀装入料盘中,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至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阀的去磁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磁阀装入料盘中,置于真空炉内,抽真空至10-2Pa;(b)用35~45min由室温升温至630~670℃,保温25~35min;接着用30~50min升温至880~920℃,保温35~45min;再用8~12min升温至970~990℃,保温35~45min;最后用8~12min升温至1045~1065℃,保温160~200min;(c)用220~260min随炉冷却至430~470℃;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贻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凯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