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拧紧力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163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拧紧力传感器,包括螺母和盖板,所述螺母和盖板焊接,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型梁,所述环型梁的内缘向外凸起形成凸环,所述环型梁内部设有应变片,所述凸环内部形成底部贯通孔,所述环型梁的上方设有形变腔,所述螺母本体的顶面向下设有顶部贯通孔,所述形变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部贯通孔的底部和底部贯通孔的顶部连通,所述盖板包括环形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内缘设有向上凸起的盖板凸环,所述盖板本体的直径大于环型梁的直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小于凸环的外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大于凸环的内径,所述盖板凸环与凸环抵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直接测试螺纹拧紧力,避免了厚度局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拧紧力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拧紧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在一些特殊工业环境下,需要对螺母螺栓拧紧力进行监控,防止螺母松脱,或者对螺母的拧紧力有特殊要求,必须达到某一个固定值,比如铁路轨道,风力发电等场合,对螺栓螺母的拧紧力有严格的要求,一旦螺母松脱,将会照成严重后果。传统的防止螺母松脱方法,就是派质量巡检员工定期检查螺母,但是这种方法不但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往往会造成漏检,检验不到位等情况。传统的螺纹拧紧力通过力矩扳手换算成螺纹拧紧力,这种方法往往误差大,而且不能直接测量到拧紧力大小。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是将螺栓和螺母间的垫片设计成一个垫片传感器,这样样可以有效的直接测试到螺纹的拧紧力和检测拧紧力大小纺织松脱,但是将一个垫片设计成力传感器,由于结构和电路原因的大小局限性,垫片一般设计厚度肯定大大超过国标尺寸,所谓垫片其实成为了垫块,在一些局限空间,不允许垫片很厚,这种垫片式力传感器就不能胜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直接测试拧紧力且无厚度限制的拧紧力传感器。本技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拧紧力传感器,包括螺母和盖板,所述螺母和盖板焊接,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拧紧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和盖板,所述螺母和盖板焊接,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型梁,所述环型梁的内缘向外凸起形成凸环,所述环型梁内部设有应变片,所述凸环内部形成底部贯通孔,所述环型梁的上方设有形变腔,所述螺母本体的顶面向下设有顶部贯通孔,所述形变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部贯通孔的底部和底部贯通孔的顶部连通,所述盖板包括环形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内缘设有向上凸起的盖板凸环,所述盖板本体的直径大于环型梁的直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小于凸环的外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大于凸环的内径,所述盖板凸环与凸环抵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拧紧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母和盖板,所述螺母和盖板焊接,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所述螺母本体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环型梁,所述环型梁的内缘向外凸起形成凸环,所述环型梁内部设有应变片,所述凸环内部形成底部贯通孔,所述环型梁的上方设有形变腔,所述螺母本体的顶面向下设有顶部贯通孔,所述形变腔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部贯通孔的底部和底部贯通孔的顶部连通,所述盖板包括环形的盖板本体,所述盖板本体的内缘设有向上凸起的盖板凸环,所述盖板本体的直径大于环型梁的直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小于凸环的外径,所述盖板凸环的外径大于凸环的内径,所述盖板凸环与凸环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奥奈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