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9136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37
一种薄膜检测装置,涉及薄膜检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板A、安装板B、连接杆A、连接架、导向辊、放料辊、透光度检测机构、厚度检测机构、端子、触杆、薄膜、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收料辊,所述透光度检测机构包括电源、射灯以及光源感应器,所述厚度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块A、弹簧、安装架、压轮、顶板、连接杆B以及连接块B,所述连接块A的一侧连接于安装板A的底部,连接块A的另一侧连接于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架上,安装架上以安装架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铰接有两个压轮;该薄膜检测装置能够对薄膜的透光度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同时在检测该薄膜厚度时,不需要立刻对薄膜过厚的位置进行裁剪,厚度检测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检测设备的
,尤其是一种薄膜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薄膜广泛用于生活及生产中,是包装领域不可缺少的材料。在生产薄膜的企业中,通过热塑成型、切割之后的塑料,往往都是直接裹在辊轮上。也有一些薄膜袋生产企业,直接将材料拿过来生产袋子进行后续工序,但是因为一些问题,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需要进行检查。而现今薄膜检测通常都是通过人工的肉眼来对薄膜透光度来进行筛选,而这样的检测方式的误差较大,不适于工业化上的薄膜检测中,同时,在检测该薄膜厚度时,其只能在当时的能找到该过厚的薄膜的位置,当检测完毕后就无法准确地得知哪个薄膜的部分为过厚状态,需要当时就对过厚的薄膜就行裁剪,检测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其能够对薄膜的透光度进行有效且准确的检测,同时在检测该薄膜厚度时,不需要立刻对薄膜过厚的位置进行裁剪,厚度检测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包括安装板A、安装板B、连接杆A、连接架、导向辊、放料辊、透光度检测机构、厚度检测机构、端子、触杆、薄膜、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收料辊,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A、安装板B、连接杆A、连接架、导向辊、放料辊、透光度检测机构、厚度检测机构、端子、触杆、薄膜、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收料辊,所述安装板A位于安装板B的正上方,安装板B的两侧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组导向辊,安装板B正下方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根连接杆A,其中一根连接杆A上连接有放料辊,另外一根连接杆A上连接有收料辊,所述薄膜从薄膜检测的输出方向分别连接于放料辊、两个导向辊以及收料辊,两个连接杆A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的侧部,安装板B上还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A、安装板B、连接杆A、连接架、导向辊、放料辊、透光度检测机构、厚度检测机构、端子、触杆、薄膜、升降机构、控制机构以及收料辊,所述安装板A位于安装板B的正上方,安装板B的两侧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组导向辊,安装板B正下方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上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根连接杆A,其中一根连接杆A上连接有放料辊,另外一根连接杆A上连接有收料辊,所述薄膜从薄膜检测的输出方向分别连接于放料辊、两个导向辊以及收料辊,两个连接杆A的底部分别连接有连接架的一端,连接架的另一端连接于升降机构的侧部,安装板B上还以安装板B的中轴线为轴心对称设有两组厚度检测机构的一端,两组厚度检测机构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安装板A的底部,安装板A的底部中心位置上设有透光度检测机构的一端,透光度检测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板B的顶部中心位置上,所述透光度检测机构包括电源、射灯以及光源感应器,所述电源安装在安装板A内并通过导线连接于射灯,射灯安装在安装板A的底部中心位置上,射灯的正下方设有光源感应器,光源感应器安装在安装板B的顶部中心位置,所述厚度检测机构包括连接块A、弹簧、安装架、压轮、顶板、连接杆B以及连接块B,所述连接块A的一侧连接于安装板A的底部,连接块A的另一侧连接于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安装架上,安装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彪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环友高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