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109038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能够减少耐压壳体结构开口处焊缝数量,减少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壳体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舰船工程船体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含大开口新型加强形式的水下耐压结构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水下耐压结构通常在其大开孔处采用部分环肋及辐射肘板的形式对开孔部位进行结构加强。该种加强形式在规范校核时能保证较好的结构强度,但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每个肘板都需要与壳体进行焊接,因此肘板在耐压壳体上增加了多条焊缝,直接导致耐压壳体加强肘板端点处的高应力集中,易造成壳板的开裂。并且这样耐压壳体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也十分依赖于焊接技术和焊缝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耐压壳体大开孔处加强形式所导致的局部高应力及端点应力集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该方法在满足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条件下,实现消除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附近局部高应力的设计方案。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与耐压肋骨,所述耐压肋骨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单位: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单位:mm)、高度为H(单位: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围栏处断开;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2中,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根据参数及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单位:mm;(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计算的值,与Pc进行比较,当时,水下耐压结构开口部位满足强度要求;若强度不满足要求,重新选择环肋以及围栏相关参数进行校核;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Pc为极限压力,单位:MPa;上述方案中,所述步骤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4.1)计算开口区域外的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0:其中:∑AY为肋骨静距,单位:mm3,∑A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4.2)计算肋骨加强结构的计算半径R1(单位:mm):R1=R+f0(4.3)计算肋骨承载宽度Lb(单位:mm):Lb=L1+L其中:L为肋骨间距,单位:mm,L1为开口中心距肋骨距离,单位:mm;(4.4)计算作用在加强肋骨上的压缩力Fc(单位:N):Fc=102·Pc·R1·Lb(4.5)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剖面形心至耐压壳体内缘距离f1(单位:mm);(4.6)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曲力臂eb(单位:mm):eb=-f1+f0(4.7)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弯矩M(单位:N·mm):M=Fc·eb(4.8)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计及围栏的有效面积A’(单位:mm2):A′=A1+Ac其中:A1为加强肋骨剖面面积,单位:mm2;(4.9)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外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f(单位:MPa):其中:Wmin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小剖面模数,单位:mm3;(4.10)计算开口附近加强肋骨壳板内缘处的最大总应力σza(单位:MPa):其中:Wmax为加强肋骨剖面最大剖面模数,单位:mm3;(4.11)对加强肋骨进行强度校核:将σzf与σza的值分别与σs进行比较,当σzf<σs且σza<σs时,加强肋骨结构满足强度要求;若不满足强度要求,重新选择加强肋骨参数进行校核;其中:σs为耐压壳体材料屈服强度,单位:MPa。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应用于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处结构加强设计。针对目前耐压壳体大开孔处加强形式所导致的局部高应力及端点应力集中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加强形式的设计方法。该方法在针对耐压壳体大开口处结构加强形式进行设计时,取消了传统辐射肘板,并增加开口处原环肋剖面模数,将其与开口围栏相连部位进行优化设计,即通过结构优化处理解决耐压壳体上焊缝端处应力集中问题。通过本设计方法能够减少耐压壳体结构开口处焊缝数量,减少应力集中情况,改善壳体开裂的问题,并且在满足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条件下,实现消除水下耐压结构大开口附近局部高应力的设计方案。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的大开口围栏加强结构的中纵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方法设计的大开口附近耐压加强肋骨结构的俯视图。图中:10、耐压壳体;20、肋骨;30、开口围栏;40、加强肋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以某含大开口新型加强形式的水下耐压结构设计方法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但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水下耐压结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10与耐压肋骨20,所述耐压肋骨20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10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500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50mm、高度为H=1000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开口围栏30处断开,如图1;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开口围栏30外表面形成圆弧过度;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1.5;表1.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ξ8.08.28.48.68.8ηξ0.91.01.11.53.0ζ1.351.401.431.471.50(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根据参数及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1.22;表2.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R=4000mm;(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其中: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与耐压肋骨,所述耐压肋骨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单位: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单位:mm)、高度为H(单位: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围栏处断开;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大开口处围栏加强结构尺寸:耐压壳体结构为环肋结构,包括耐压壳体与耐压肋骨,所述耐压肋骨采用T型材,所述耐压壳体上设有开口半径为a(单位:mm)的大开口,所述开口采用厚度为δ(单位:mm)、高度为H(单位:mm)的围栏加强,所述环肋在围栏处断开;步骤2、环肋加强:在距大开口中心左右各1/8周长处对被大开口打断的环肋进行加强,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的厚度,增加面板的宽度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步骤3、校核水下耐压壳体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步骤4、计算并校核加强肋骨结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结构加强为增加腹板10%-15%的厚度,面板宽度增加为1.2-1.5倍与围栏外表面形成圆弧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耐压壳体开口加强结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3.1)计算围栏高度系数ξ:(3.2)计算围栏短边有效高度系数η:其中:c为围栏短端边缘距离耐压壳体中心距离,单位:mm;(3.3)根据计算参数ξ及ηξ的值,查表1得围栏有效高度系数ζ;(3.4)计算相当围栏面积Ac:其中:t为耐压壳体厚度,单位:mm;(3.5)计算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应力集中系数K:根据参数及的值,查表2得孔边壳板应力集中系数K;其中:R为耐压壳体半径,单位:mm;(3.6)对含大开口水下耐压结构在极限压力下的强度进行校核:计算的值,与Pc进行比较,当时,水下耐压结构开口部位满足强度要求;若强度不满足要求,重新选择环肋以及围栏相关参数进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之凡孙占忠田旭军黄国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