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振利专利>正文

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90351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换能器,包括:第一换热层、第二换热层和保温层,通过利用燃烧室内的燃烧区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再利用燃烧区产生的热能加热第一换热层内设置的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内用于盛放水,炉膛加热后,所述加热锅内的水随之被加热,所述加热锅内的热水排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设置的换热管道内,所述换热管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通过保温保证热能不会迅速消耗,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设置的间隙可使得加热区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在间隙内来回循环,从而保证热能的损耗减小;同时,在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外部设有保温层,进一步保证热能的损耗率下降,有效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能器
本技术涉及供热
,具体涉及一种换能器。
技术介绍
利用燃烧炉产生热能供人们使用,而燃烧炉在燃烧产生热能供给换能器时,换能器是将燃烧炉燃烧的热能通过将水加热并输送到用热位置,而换能器在运行工作期间会将部分热量通过换能器本身散出,从而导致热能的利用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换能器在运行工作中会将部分热量消耗散出,从而导致热能利用率下降的缺陷。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换能器,包括:第一换热层、第二换热层和保温层,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第一换热层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层设在燃烧室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换热层的空心结构中心与所述燃烧室的燃烧区连通设置,所述保温层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换热层与所述第一换热层之间设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自下而上盘旋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和所述第一换热层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层靠近燃烧区的上方设有加热锅。为减少热能消耗,增大吸热面积,同时提高热能利用率,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二换热层与所述第一换热层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吸热金属板,所述吸热金属板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层的周向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周向内壁固定连接。为方便将热能输出所述换能器,同时有效利用加热炉产生的热能,减少其损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锅的侧面与所述换热管道的入口端连通设置,所述换热管道的出口端连通设有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加热锅的顶部入水口。当初次启动所述加热锅时,为能够快速得到热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加热锅包括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所述第一锅体套设在所述第二锅体外部,且所述第一锅体与所述第二锅体之间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一进水口,所述空腔的右侧下方设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锅体的左侧上方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第一锅体的右侧下方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口和所述第二出水口连通设置。为避免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水出现逆流现象,同时为能够将所述第一锅体和所述第二锅体内发水垢进行清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二进水口的开口端均设有单向阀,所述第一锅体和所述第二锅体的右侧上方均设有注液口,所述注液口通过清洁管道连通,所述清洁管道穿过所述第一换热层并延伸至所述保温层的外侧,且延伸端连通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可拆卸的设在所述保温层的外侧。为保证所述储液箱可以随时取下并注入消除水垢的液体,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清洁管道与所述储液箱连通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挡块的中心设有向所述储液箱一端凸起的顶块,所述挡块的表面间隔设有多个开孔;所述储液箱与所述挡块连通的一端设有出液管,所述出液管设在所述储液箱的下方,所述出液管的开口端的内壁上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上方设有防漏凸台,所述防漏凸台与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弹簧。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利用燃烧室内的燃烧区进行燃烧产生热量,再利用燃烧区产生的热能加热第一换热层内设置的加热锅,所述加热锅内用于盛放水,炉膛加热后,所述加热锅内的水随之被加热,所述加热锅内的热水排出至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设置的换热管道内,所述换热管道在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通过保温保证热能不会迅速消耗,随后再将热水导出所述换热管道并运输至所需位置进行热能使用,所述第一换热层和所述第二换热层之间设有间隙,通过设置的间隙可使得燃烧区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在间隙内来回循环,从而保证热能的损耗减小;同时,在所述第二换热层的外部设有保温层,进一步保证热能的损耗率下降,有效提高热能的使用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换热管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吸热金属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第一锅体和第二锅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储液箱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换能器的防漏凸台结构示意图;其中,1-第一换热层,2-第二换热层,3-保温层,4-燃烧室,5-燃烧区,6-换热管道,7-吸热金属板,8-加热锅,9-导热管,10-第一锅体,11-第二锅体,12-空腔,13-第一进水口,14-第一出水口,15-第二进水口,16-第二出水口,17-单向阀,18-注液口,19-清洁管道,20-储液箱,21-顶块,22-开孔,23-出液管,24-防漏凸台,25-弹簧,26-挡块,27-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实施例1根据图1所示,一种换能器,包括:第一换热层1、第二换热层2和保温层3,所述第一换热层1和所述第二换热层2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层2设在燃烧室4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的空心结构中心与所述燃烧室4的燃烧区5连通设置,所述保温层3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外侧壁上,为保证热能可以顺利输出供人们使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2所示,所述第二换热层2与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设有换热管道6,所述换热管道6自下而上盘旋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和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层1靠近燃烧区5的上方设有加热锅8。为方便将热能输出所述换能器,同时有效利用加热炉产生的热能,减少其损耗,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根据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换热层1靠近燃烧区5的上方设有加热锅8,所述加热锅8的侧面与所述换热管道6的入口端连通设置,所述换热管道6的出口端连通设有导热管9,所述导热管9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加热锅8的顶部入水口。使用时,所述加热锅内注水,所述加热区对加热锅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水再通过换热管道将热水排出至导热管,所述导热管再将热水排至需要使用热能的位置进行使用,例如散热片,所述散热片的两端均设有导热管,其中一端为进水,另一端为出水,当所述散热片将热能消耗后,冷水从出水端流出,并经所述导热管再次流入所述加热锅内,进行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层(1)、第二换热层(2)和保温层(3),所述第一换热层(1)和所述第二换热层(2)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层(2)设在燃烧室(4)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的空心结构中心与所述燃烧室(4)的燃烧区(5)连通设置,所述保温层(3)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换热层(2)与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设有换热管道(6),所述换热管道(6)自下而上盘旋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和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层(1)靠近燃烧区(5)的上方设有加热锅(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换热层(1)、第二换热层(2)和保温层(3),所述第一换热层(1)和所述第二换热层(2)均设为空心结构,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内部,所述第二换热层(2)设在燃烧室(4)的上方,且所述第一换热层(1)的空心结构中心与所述燃烧室(4)的燃烧区(5)连通设置,所述保温层(3)套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外侧壁上,所述第二换热层(2)与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设有换热管道(6),所述换热管道(6)自下而上盘旋设在所述第二换热层(2)和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所述第一换热层(1)靠近燃烧区(5)的上方设有加热锅(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层(2)与所述第一换热层(1)之间间隔设有多个吸热金属板(7),所述吸热金属板(7)一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层(1)的周向外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层(2)的周向内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8)的侧面与所述换热管道(6)的入口端连通设置,所述换热管道(6)的出口端连通设有导热管(9),所述导热管(9)的出口端连通至所述加热锅(8)的顶部入水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锅(8)包括第一锅体(10)和第二锅体(11),所述第一锅体(10)套设在所述第二锅体(11)外部,且所述第一锅体(10)与所述第二锅体(11)之间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振利黄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马振利黄向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