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108870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主要目的是用于降低触控装置的能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方案为: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使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通过检测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存在信息。

Touch control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触控显示设备已经逐步的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人们通过触控显示设备可以更好的实现人机交互功能,提高了对显示设备控制的方便性。触控显示设备的触控方式主要为电容式、电阻式等,现有技术的触控方式中,通常需要在显示屏幕内设有触控传感器,并匹配相对应的外部电源驱动,由于通过外部电源来提供电能,进而增加了显示设备的能耗,导致了显示设备能耗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主要目的是用于降低触控装置的能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使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通过检测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存在信息。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于所述第二发电层的一侧设有显示面板。可选地,所述第二发电层为第一偏光片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层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极层靠近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片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层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可选地,所述第一发电层靠近于所述第二发电层的第一面为粗糙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发电层靠近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第二面为粗糙表面。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呈矩阵排布的第一电极单元,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与所述第一电极单元一一对应的第二电极单元,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在其对应的所述第二电极单元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内,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电极单元均通过所述检测电路连接于对应的第二电极电源。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层包多个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二电极层,多个所述第一电极条和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条相互交叉设置,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电极条均分别通过所述检测电路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电极条。可选地,还包括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连接于所述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还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强度信息,所述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电流强度信息和所述电流存在信息,并根据所述电流强度信息和所述电路存在信息输出对应的控制信号。可选地,多个所述隔离柱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互分离。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所述的触控装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用于降低触控装置的能耗,而现有技术中,触控设备的触控方式主要为电容式、电阻式等,而这些触控方式都需要在触控装置内设有触控传感器,并匹配相对应的外部电源驱动,由于通过外部电源来提供电能,进而导致了触控装置能耗过高的问题。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使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通过检测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上述的第一发电层和第二发电层能够形成摩擦纳米发电极,当触控按压上述的触控装置时,根据摩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能够将按压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使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产生电流,而检测电路能够检测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信息,以判断触控位置,这样就不需要外部驱动电源的设置,降低了触控装置的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为达成预定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触控装置和显示设备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如图1所示,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衬底基板1,所述衬底基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2,所述第一电极层2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3,所述第一发电层3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2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4,所述第一发电层3和所述第二发电层4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5,使所述第一发电层3和所述第二发电层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4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6,所述第一电极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6还连接于检测电路7,所述检测电路7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2和所述第二电极层6之间的电流存在信息。其中,衬底基板1可以置于触控装置的外表面,主要用于保护触控装置内的多种功能层;上述的触控装置在使用时,需要使触控装置内的其他功能层发生弹性形变,为了使其弹性形变更加方便,上述的衬底基板1可以由柔性材质制成,另外,上述触控装置都应用于在显示屏幕上,为了可以透过触控装置观看到显示屏幕,上述衬底基板1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综上所述,衬底基板1可以由聚酰亚胺等透明聚合物制成。其中,第一电极层2作为触控装置的一个电极层,主要用于传递产电能,为了便于应用在显示屏幕上,第一电极层2可以由透明材质制成,例如:氧化铟锡、聚乙烯二氧噻吩、碳纳米管、石墨烯、银纳米线等;第一电极层2背离于衬底基板1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3,第一发电层3同样可以由透明聚合物材质制作,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等;而第一发电层3背离于第一电极层2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4,而第二发电层4背离于第一发电层3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6,其中,第二发电层4同样可以由透明的聚合物材质制成,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聚四氟乙烯等,而第一发电层3的材质与第二发电层4的材质可以为不同材质制成的,并且第一发电层3的材质与第二发电层4材质对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使第一发电层3和第二发电层4对于电子束缚能力的差别越大越好,这样可以提高第一发电层和第二发电层垂直接触时摩擦起电的电荷量,以便检测电路可以更加准确的检测到第一发电层和第二发电层之间的感应电流。第二发电层4和第二发电层4之间可以设有多个隔离柱5,通过多个隔离柱5的支撑,可以使第一发电层3和第二发电层4之间具有间隙,间隙距离可以为5μm~50μm,而相邻两个隔离柱5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5mm-40mm,其中,隔离柱5可以为弹性隔离柱5,其材质可以为多种样式,例如:透明硅凝胶颗粒、弹性树脂等,其主要作用是为第一发电层3、衬底基板1和第一电极层2提供弹性恢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使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通过检测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存在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基板,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背离于所述衬底基板的一侧设有第一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电极层的一侧设有第二发电层,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多个隔离柱,使所述第一发电层和所述第二发电层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发电层背离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还通过检测电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层,所述检测电路用于检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流存在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背离于所述第二发电层的一侧设有显示面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电层为第一偏光片层,所述第一偏光片层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极层靠近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偏光片层,所述第二偏光片层作为所述显示面板的上偏光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电层靠近于所述第二发电层的第一面为粗糙表面,和/或,所述第二发电层靠近于所述第一发电层的第二面为粗糙表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宗元包亚洲何海龙韩伟鹏马传辉徐田雨龙君安喜君杨刚宋勇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