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683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支架以及若干个具有侧梁的活动车位,还包括配电箱、第一导线、充电桩、第二导线以及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桩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支架的出口端的立柱上,所述充电桩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相连,所述充电插座安装在所述活动车位的侧梁上,所述充电桩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相连。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隐患小以及充电桩无需占用相邻两个车位之间的空间的优点。

A Three-dimensional Garage with Charging P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
本技术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插座压板,具体涉及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
技术介绍
立体车库可以实现在有限的空间内存放更多的车辆,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现有的立体车库均配备多个充电装置。由于立体车库的活动车位在车辆入库和出库时会频繁的左右上下移动,这会带来不少难题。现有的立体车库充电方案主要有两种:1、通过长导线连接车辆和车库外的充电桩,这种连接安全隐患巨大,如果在充电过程中误操作移动车辆出库,会造成拉扯电线,引起安全事故。2、在每个移动车库的侧梁上装一个充电桩,立体车库的相邻两个车位间距一般都很窄(0.5-0.6米),在间距内装一个充电桩占用车位间距空间,影响人员通过。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安全隐患大以及充电桩占用相邻两个车位之间的空间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支架以及若干个具有侧梁的活动车位,还包括配电箱、第一导线、充电桩、第二导线以及充电插座,所述充电桩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支架的出口端的立柱上,所述充电桩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相连,所述充电插座安装在所述活动车位的侧梁上,所述充电桩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相连。优选的,还包括PG头、波纹软管以及钢管,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PG头,所述波纹软管与所述钢管通过PG头相连,且所述波纹软管与钢管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线的外周。优选的,所述钢管为L形结构。优选的,所述充电插座包括充电接口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安装在所述侧梁上,所述充电接口安装在所述充电座内。优选的,所述充电座包括充电座本体以及上盖,所述上盖的一端与所述充电座本体铰接,所述上盖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座本体可拆卸式相连。优选的,所述充电座本体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弹性卡块,所述弹性卡块靠近所述充电接口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延伸至所述充电接口的上方的卡齿,所述上盖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容纳所述卡齿的容纳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本技术提出的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中,充电桩安装在立体车库支架的出口端的立柱上,充电桩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相连,充电插座安装在活动车位的侧梁上,充电桩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相连。使用时,将车辆停到活动车位上,再将充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辆充电接口和侧梁上充电插座,然后操作活动车位至合适的位置,最后操作立体车库支架的出口端的立柱上的充电桩来给汽车充电。这样即使充电过程中误操作移动车辆出库,也只会是充电线的一端与汽车充电接口或充电插座脱离,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且充电桩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相连,充电桩无需占用相邻两个车位之间的空间,不影响人员通过。因此,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安全隐患小以及充电桩无需占用相邻两个车位之间的空间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立体车库支架,2—活动车位,3—配电箱,4—充电桩,5—充电插座,6—PG头,7—波纹软管,8—钢管,51—充电接口,52—充电座,521—充电座本体,522—上盖,523—弹性卡块,524—卡齿,525—容纳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支架1以及若干个具有侧梁21的活动车位2,还包括配电箱3、第一导线、充电桩4、第二导线以及充电插座5,充电桩4安装在立体车库支架1的出口端的立柱上,充电桩4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3相连,充电插座5安装在活动车位2的侧梁21上,充电桩4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5相连。使用时,将车辆停到活动车位2上,再将充电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车辆充电接口和侧梁21上充电插座5,然后操作活动车位2至合适的位置,最后操作立体车库支架1的出口端的立柱上的充电桩4来给汽车充电。这样即使充电过程中误操作移动车辆出库,也只会是充电线的一端与汽车充电接口或充电插座5脱离,大大降低安全隐患;且充电桩4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5相连,充电桩4无需占用相邻两个车位之间的空间,不影响人员通过。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PG头6、波纹软管7以及钢管8,第二导线穿过PG头6,波纹软管7与钢管8通过PG头6相连,且波纹软管7与钢管8分别套设在第二导线的外周。波纹软管7和钢管8可以有效的保护第二导线,防止其受到外力作用而损坏。PG头6用于连接波纹软管7与钢管8。如图1所示,钢管8可以为L形结构或弧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钢管8为L形结构。这样占用空间小。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充电插座5包括充电接口51和充电座52,充电座52安装在侧梁21上,充电接口51安装在充电座52内。充电座52包括充电座本体521以及上盖522,上盖522的一端与充电座本体521铰接,上盖522的另一端与充电座本体521可拆卸式相连。上盖522用于盖合充电接口51。防止在不充电时,水、杂物等落充电接口51内,引发安全事故。如图2所示,可拆卸式相连的方式有多种,本实施例中,充电座本体521上设有竖直向上延伸的弹性卡块523,弹性卡块523靠近充电接口51的一侧侧壁上设有延伸至充电接口51的上方的卡齿524,上盖522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容纳卡齿524的容纳槽525。上盖522盖下的过程中,上盖522的一侧端部会挤压弹性卡块523,使得弹性卡块523向远离上盖522的一侧倾斜,上盖522再向下盖合至完全盖住充电接口51,弹性卡块523会恢复成竖直向上的状态,卡齿524会卡入容纳槽525中,这样上盖522就盖住了。打开时,先一只手将弹性卡块523的顶部向远离上盖522的一侧掰直至卡齿524离开容纳槽525,然后另一只手打开上盖522即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支架(1)以及若干个具有侧梁(21)的活动车位(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箱(3)、第一导线、充电桩(4)、第二导线以及充电插座(5),所述充电桩(4)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支架(1)的出口端的立柱上,所述充电桩(4)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3)相连,所述充电插座(5)安装在所述活动车位(2)的侧梁(21)上,所述充电桩(4)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5)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包括立体车库支架(1)以及若干个具有侧梁(21)的活动车位(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配电箱(3)、第一导线、充电桩(4)、第二导线以及充电插座(5),所述充电桩(4)安装在所述立体车库支架(1)的出口端的立柱上,所述充电桩(4)通过第一导线与配电箱(3)相连,所述充电插座(5)安装在所述活动车位(2)的侧梁(21)上,所述充电桩(4)通过若干个第二导线分别与若干个充电插座(5)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PG头(6)、波纹软管(7)以及钢管(8),所述第二导线穿过所述PG头(6),所述波纹软管(7)与所述钢管(8)通过PG头(6)相连,且所述波纹软管(7)与钢管(8)分别套设在所述第二导线的外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充电桩的立体车库,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8)为L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让祥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吉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