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108643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温敏性材料由一种含示踪性芯材的胶囊构成,所述胶囊的囊壁由70型氯化石蜡和52型氯化石蜡按3:1~6:1的比例混匀得到的制备原料制成,示踪性芯材包括SF6和工业香精。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直接用于采空区,不需要进行前期布置,简便易行;囊壁的氯化石蜡稳定性好,在常温下可保护囊芯材料长期存于采空区,示踪性芯材易于制取和获得,当采空区遗煤出现高温隐患,环境温度达到或超过胶囊的囊壁软化的临界值时,囊壁融化破裂,并可通过人体嗅觉及SF6检测仪检测到,从而稳定有效地预测煤自燃的现象,避免煤自燃引起的重大事故;金属框架可防止受地质问题的影响遭到破坏,提高系统的容错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敏性材料,具体是一种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应用于厂房内部零部件的转运。
技术介绍
煤自燃是威胁煤炭安全开采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统计,我国已开采煤层中约80%具有较高的自燃倾向性;开采厚煤层的矿井基本上都存在煤自燃问题,平均每年因此封闭的工作面高达100多个;除损毁煤炭资源外,煤自燃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对人员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一些特殊条件下,甚至会诱发瓦斯、煤尘爆炸等重特大恶性事故,导致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因此,实现煤自燃的及时高效预测预报,对于有效防控煤自燃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实现煤自燃灾害的预测预报,目前主要通过在采空区安装布置线路、传感器、束管等方式监测预测煤自燃,对防控煤自燃灾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现有的煤自燃预测预报技术手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由于需要提前在采空区布置传感器及长线路,管理困难,且设备很容易在工作面推进过程中被破坏继而带来财产损失,且一旦破坏后很难重新布置。②布置束管由于线路较长,需要加设保护套管,成本高,且长线路的抽取气体,难以保证在抽取过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含有示踪性芯材且其囊壁能够在设定温度下破裂并释放出内部示踪性芯材的胶囊,所述胶囊的囊壁为具有温敏特性的氯化石蜡层,所述示踪性芯材包括SF6和工业香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材料是含有示踪性芯材且其囊壁能够在设定温度下破裂并释放出内部示踪性芯材的胶囊,所述胶囊的囊壁为具有温敏特性的氯化石蜡层,所述示踪性芯材包括SF6和工业香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囊壁由70型氯化石蜡和52型氯化石蜡按3:1~6: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作为制备原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测采空区煤自燃的温敏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3:1~6:1的比例称取70型氯化石蜡和52型氯化石蜡,将其放在一起缓慢加热至130℃熔化为液态的囊壁材料,利用中空吹塑成型技术将熔融状的氯化石蜡做成空心球体状的囊壁,并在空心球体的顶点中心处预留小孔;步骤二、先通过仪器连通导管向制作好的空心球体中注入SF6气体,充满空心球体内,排净空气,再注入0.25mL的工业香精,然后用熔融的囊壁材料通过滴加方式封闭小孔,并检验空心球体的密闭性以确定不漏气;步骤三、在球体外用金属做一个边长1.2cm的正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绪尧张旺陈良舟姬有仓白成武黄敬宋润权辛海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