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1085896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5-11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护坡卷材采用塑料片状材料制成,其包括有用于覆盖坡面的片状基材和用于盛装种植土以种植植物的鱼鳞坑,鱼鳞坑为由片状基材表面朝外开裂形成的口袋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种植土的内坑腔,鱼鳞坑与片状基材为一体结构;鱼鳞坑在片状基材上采用错落式布置形成鱼鳞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片状基材上设置鱼鳞坑结构,施工时卷材可张开,填入种植土,填充后呈四分之一球状固土鱼鳞坑,鱼鳞坑填充种植土后可种植植物,从而能适用于不同护坡条件,尤其是在具有光板、陡峭、水土易流失特征的硬质护坡面上实现固土,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改变周边环境,恢复原有生态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
本技术涉及生态环境建设
,具体涉及一种可在具有“光板”特性的硬质边坡上实现植被恢复的护坡卷材。
技术介绍
中国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在公路、铁路、矿山、水利等工程建设中,经常伴有大量的开挖土石方,而这些土石方开挖破坏了原有植被,造成大量的裸露边坡,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同时也对相应的建设工程造成安全风险。为保证岩质边坡的防护与稳定,边坡表面常用素混凝土喷锚支护。喷锚支护虽然解决了边坡防护问题,但不能恢复边坡植被,这就带来了诸如热岛效应、食物链破坏、视觉污染等问题,不能满足生态护坡的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对岩质及混凝土边坡进行生态改造。通常岩质及混凝土等硬质边坡具有“光板”特性,即不具备植被赖以生长的土壤条件和养分条件,并且坡度一般都较大,雨水极易冲刷坡面,故岩质及混凝土防护的生态恢复成为边坡建设中的研究热点和施工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在具有光板、陡峭、水土易流失特征的护坡面上实现固土,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改变周边环境,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护坡卷材采用塑料片状材料制成,其整体呈现鱼鳞状结构,在卷材的周围边缘处采用超声波针式焊接形成加固结构;该护坡卷材的构造包括有用于覆盖坡面的片状基材和用于盛装种植土以种植植物的鱼鳞坑,鱼鳞坑为由片状基材表面朝外开裂形成的口袋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种植土的内坑腔,鱼鳞坑与片状基材为一体结构;鱼鳞坑在片状基材上采用错落式布置形成鱼鳞状结构。进一步地,所述鱼鳞坑满装状态成型后呈现四分之一球状结构,其开口在上,封闭的边缘在下。优选地,所述护坡卷材采用强化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片状材料制成。进一步地,在片状基材上设置有用于对护坡卷材进行锚钉固定的固定孔,在每一处鱼鳞坑的下方均设有一固定孔,且固定孔就位于鱼鳞坑的正下方,有利于对鱼鳞坑起到支托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鱼鳞坑的开口宽度为其开口直径的一半,且开口呈现水平设置,鱼鳞坑的底面与开口平面形成的夹角与坡面的倾角相当,这样可使护坡卷材在铺设到坡面后,鱼鳞坑的开口还基本上能保护水平状态,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优选地,各鱼鳞坑均匀设置于片状基材上,每一鱼鳞坑具有相同的大小,同一排鱼鳞坑之间的间距为鱼鳞坑开口直径的一半,相邻两排鱼鳞坑之间的间距为鱼鳞坑开口直径的四分之一。进一步地,整个护坡卷材的拉伸屈服强度≥20.0Mpa,护坡卷材边缘处抗拉强度≥150N/cm,护坡卷材中间处抗拉强度≥120N/cm。本技术通过在片状基材上设置鱼鳞坑结构,施工时卷材可张开,填入种植土,填充后呈四分之一球状固土鱼鳞坑,具有强大侧向限制和大刚度的结构体,鱼鳞坑填充种植土后可种植植物,从而能够实现边坡防护、土体拦固、园林绿化、生态修复及水土保持待功能,可适用于不同护坡条件,尤其是在具有光板、陡峭、水土易流失特征的硬质护坡面上实现固土,为植物提供生长环境,改变周边环境,恢复原有生态系统;并且具有材质轻、耐磨损,化学性能稳定、耐老化、耐酸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面示意图;图4为鱼鳞坑的正面示意图。图中,1为片状基材,2为鱼鳞坑,3为内坑腔,4为固定孔,5为坡面。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所述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该护坡卷材采用塑料片状材料制成,其整体呈现鱼鳞状结构,在卷材的周围边缘处采用超声波针式焊接形成加固结构;该护坡卷材的构造包括有用于覆盖坡面的片状基材2和用于盛装种植土以种植植物的鱼鳞坑2,鱼鳞坑2为由片状基材1表面朝外开裂形成的口袋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种植土的内坑腔3,鱼鳞坑2与片状基材1为一体结构;鱼鳞坑2在片状基材1上采用错落式布置形成鱼鳞状结构。所述鱼鳞坑2满装状态成型后呈现四分之一球状结构(投影呈半圆形),其开口在上,封闭的边缘在下。所述护坡卷材采用强化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片状材料制成。在片状基材1上设置有用于对护坡卷材进行锚钉固定的固定孔4,在每一处鱼鳞坑2的下方均设有一固定孔4,且固定孔4就位于鱼鳞坑2的正下方,有利于对鱼鳞坑2起到支托效果。所述鱼鳞坑2的开口宽度为其开口直径的一半,且开口呈现水平设置,鱼鳞坑2的底面与开口平面形成的夹角与坡面5的倾角相当,这样可使护坡卷材在铺设到坡面5后,鱼鳞坑2的开口还基本上能保护水平状态,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各鱼鳞坑2均匀设置于片状基材1上,每一鱼鳞坑2具有相同的大小,同一排鱼鳞坑2之间的间距为鱼鳞坑2开口直径的一半,相邻两排鱼鳞坑2之间的间距为鱼鳞坑2开口直径的四分之一。整个护坡卷材的拉伸屈服强度≥20.0Mpa,护坡卷材边缘处抗拉强度≥150N/cm,护坡卷材中间处抗拉强度≥120N/cm。以上已将本技术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技术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护坡卷材采用塑料片状材料制成,其整体呈现鱼鳞状结构,在卷材的周围边缘处采用超声波针式焊接形成加固结构;该护坡卷材的构造包括有用于覆盖坡面的片状基材和用于盛装种植土以种植植物的鱼鳞坑,鱼鳞坑为由片状基材表面朝外开裂形成的口袋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种植土的内坑腔,鱼鳞坑与片状基材为一体结构;鱼鳞坑在片状基材上采用错落式布置形成鱼鳞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护坡卷材采用塑料片状材料制成,其整体呈现鱼鳞状结构,在卷材的周围边缘处采用超声波针式焊接形成加固结构;该护坡卷材的构造包括有用于覆盖坡面的片状基材和用于盛装种植土以种植植物的鱼鳞坑,鱼鳞坑为由片状基材表面朝外开裂形成的口袋状结构,其内部形成用于盛装种植土的内坑腔,鱼鳞坑与片状基材为一体结构;鱼鳞坑在片状基材上采用错落式布置形成鱼鳞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鳞坑满装状态成型后呈现四分之一球状结构,其开口在上,封闭的边缘在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卷材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片状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鳞坑状护坡卷材及构造,其特征在于: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小军韩征月郜志勇吴丙川尉海荣肖华韩晓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碧城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青海省兴利公路桥梁工程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